092 桑羊互养
是明清时期嘉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太湖地区自从宋元以来,盛产湖羊。湖羊以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羔皮优美等特点,著称于世。湖羊之所以能具有这些优点,是和冬季枯草期喂饲枯桑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枯桑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在穷冬初春的时候,用枯桑叶喂羊,可使湖羊在缺乏青草的枯草期,仍然能膘肥体壮。据沈氏《农书》记载:“养湖羊十一支,每日吃草四十斤,每年共计一万五千余斤……每年净得肥壅三百担。”由于“羊壅宜于地(桑地)”,所以这一地区多以羊粪壅桑。而用羊粪壅桑,对提高桑叶的产量,有显著效果。正像沈氏《农书》中所说的:“壅地,果能一年四壅……每亩采叶八九十个,断然必有,比中地一亩产四五十者,岂非一亩兼二亩之息”。可见,以桑叶喂羊,以羊粪壅桑,这种桑羊互养关系,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