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桑 虫sāng dù chóng《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桑 .jpg) 虫(2)。药名。 【基原】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幼虫。 【别名】蝤蛴(《诗经》),蝎、桑蠢、虮屈(《尔雅》),桑蝎(《干金方》),桑虫(《本草图经》),蛀虫(《本草纲目》),桑蚕(《景岳全书》),铁炮虫(《动物学大辞典》),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性味】甘,平,有毒。 ❶《别录》:“味甘,无毒。” ❷《本草纲目》:“甘,温,无毒。” ❸《玉楸药解》:“味苦,气平。” 【归经】 ❶《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❷《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痕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 ❶《别录》:“主心暴痛,金疮肉生不足。” ❷《本草拾遗》:“桑蠹,去气,补不足,治小儿乳霍。” ❸《日华子本草》:“治胸下坚满,障翳瘀膜,风疹。” ❹《本草纲目》:“治小儿惊风,口疮,风疳;妇人崩中,漏下赤白,堕胎下血,产后下痢。”“柳蠹虫,功同桑蠢。” ❺《握灵本草》:“治痘疮倒靥用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二钱;或入丸、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