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Zhuō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黑龙江之嫩江县、浙江之椒江县及余姚市、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桌读音zh·uo(-),为uo韵目,属e—o—uo韵部。竹角切,入,觉韵。 ❶桌子,一种日用家具。如:饭桌。 上一条: 卓 下一条: 槕 桌〔zhuo〕jid bex. 桌面 〔zhuo mian〕ghobpaot jid bex. 桌子 〔zhuo·zi〕jid bex. 桌ㄓㄨㄛzhuō四4768①名筵席。闽语。福建厦门〖 〗。食~赴宴‖菜~素席。广东揭阳〖 〗。伊预备做二只~请公亲他准备做两席酒席请调解人。②动逼迫。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佢去做生活。   桌*槕zhuō❶桌子 △ 圆~|八仙~。 ❷表示计量 △ 一~酒席。 ❸姓。 桌❶桌子:~布︱~灯︱~面︱~椅︱方~︱圆~︱书~︱课~︱饭~︱餐~︱供~。 ❷量词,以桌为单位计饭菜或人:两~菜︱一~人。 桌zhuō❶ 桌子:桌布│方桌儿│课桌儿。 ❷ 量词,用于记桌数:两桌客人│十桌酒席。 桌zhuō桌布 桌灯 桌面 桌球 桌椅 桌子 方桌 供桌 炕桌书桌 圆桌 桌面上 八仙桌 桌椅板凳 圆桌会议1 桌zhuo〈量〉 ❶用于摆满一张桌子的量的东西:他点了一~菜,怎么吃得了|屋里堆了一~书。 ❷用于一定规格的成桌的饭菜,酒席:他叫了一~菜|定了一~海参席|他结婚在馆子里包了五~酒席|今天的午饭一百元一~。 ❸用于人,坐满一张饭桌的人称为一桌人,通常为八个或十个:包了十桌席,来了十一~人|还有半~人坐哪儿? 桌(同)案 几 桌zhuō❶桌子:~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六·139) ❷量词:(探春)一面遣人去传柳家的进来,吩咐他内厨房中快收拾两~酒席。(六二·1454)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家具部 > 坐卧具 > 桌 桌 zhuō 本作“卓”,通稱“桌子”。飲食、讀寫以及陳設物品的用具。似几案而高大,置於地上,多與椅凳等配套使用。漢代已見雛形,唐以後使用漸趨廣泛。形制繁多,如長桌、方桌、圓桌等。按,几案漸高大而成桌,與古人由跪坐改爲垂足而坐的生活習慣有關。宋·徐積《謝周裕之》詩:“兩卓合八尺,一爐暖雙趾。”《五燈會元·張九成居士》:“尚擧馬祖陞堂,百丈卷席話詰之,敍語未終,公推倒卓子。”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隱》套:“瓦盆中濁酒連糟飲,卓兒上生瓜帶梗割,直吃的樂樂酡酡。”《水游傳》第四回:“安排整頓許多金銀酒器,設放在桌上。”又第二十九回:“武松看了,瞅着醉眼,徑奔人酒店里來,便去櫃身相對一副坐頭上坐了,把雙手按着桌子上。” 
桌子(宋代) 桌*△槕zhuoD7C0 ❶桌子。一种日用家具,下面有腿,上面可放东西:饭~/书~/办公~。 ❷量词。用于以桌计的人数或饭菜:一~酒席/三~客人。 ❸〈文〉与“卓”同(见《广韵》)。 ❹姓。 桌子 桌子桌(木~;石~;书~;方~;圆~;五抽~) 台(~子;柜~;圆~;写字~) 卓 案几 几案 皇帝专用的桌子:御案 龙案 御书案 狭长的桌:案(案桌;书~;条案;香~;雪~) 榻(榻子) 条机 条桌 矮或小的桌:几(几棐;隐几;长~;凭~;重~;辈~;竹~;窗明~净) 机(隐机) 矮脚桌 齐眉席齐眉案 放茶具等用的几:茶几 可以错综分合的茶几:燕几 长条形的桌子:几桌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 狭长形的桌子:案桌 案几 几案 高足的桌子:高几 玉饰的矮桌:玉几 玉案 椅前搁脚的小几:脚凳 踏床 床脚踏 古代床前的小桌:桯 古代经筵进讲时讲官放书用的几案:讲案 供吃饭用的桌子:饭桌 食案 食桌 食床 长方形的食桌:春台 大会发言或教室讲课用用的桌:讲桌 学习用的桌:书桌 书案 课桌 雪案 设有灵位的桌:灵桌
另见:摆放 学习 ☚ 家具 坐具 ☛
集合体量 集合体量表示十二、一百、五百的量:打(一~铅笔) 刀(一~纸) 令(一~纸) 用于成捆、成包、成组的量:捆 抱 束(一~鲜花) 包(一~药) 袋(一~米) 套 挂 副(全~武装) 堂 份(一~厚礼) 组(一~电池) 用于成行、成串、成堆的量:行(一~秀字) 排(一~白杨) 列(一~火车) 串(一~钥匙) 挂(两~鞭炮) 堆(一~土) 迭(一~纸) 簇(一~花) 沓(一~纸) 用于成绞、成团、成卷的量:绞(一~头绳) 股 绺(五~长髯) 团(一~线) 卷(一~纸) 用于重叠或聚集的量:层(~~;多~;千~;上~;下~) 重(~~;九~;双~) 摞(一~书) 复(~裙) 沓(一~纸) 窝(一~洋芋)群(一~羊) 涂的层:衣(糖~) 两层的:夹(~层;~衣) 双重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夹层 一层又一层:重重(~包围) 用于用各种物件装的量:袋(一~米) 包(一~衣服) 篼(一~梨) 箩(一~米) 篮(一~菜) 盒(一~饼干) 箱(一~珠宝) 听(一~香烟) 摊(~子;一~) 用于装载运送的量:担(一~柴) 挑(一~土) 驮(一~板) 用于款项或大批货物的量:宗(一~款项) 笔(一~钱;三~账) 批(一~货) 其他的集合体量:宗(一~心事) 笼(一~猪肝) 席(酒~;一~话) 桌(办一~) 撮(一~盐) 捧(一~枣) ☚ 某种事物的量 单位1 ☛
人数 人数人头 一个人:一人 一夫 一手(~操办) 一介 个人 单人(单人独手)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男半女 寸男寸女 独自一人:孤(~雁) 孑(~居;孑身;茕茕~立) 独(独个;独身;独自;~夫;单身独自;单头独颈)匹(~夫) 一身 光身 光杆 只身 无家无室 衾影独对 孤孤单单一个人:孤身一人 没有帮手,孤零零的一个人:光杆司令 几个人:二三子 二三君子 很少的几个人:区区之众 人数由少到多不断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一人传十 一桌的人:桌(满~皆醉) 达到规定的人数:满员
另见:人多 ☚ 人数 人口 ☛ 桌棹zhuō❶一种日用家具,上面可以放东西。如:书桌,饭桌,八仙桌。 ❷量词。如:1桌酒席;这些人可以坐3桌。 桌zhuōⅠ (桌子) desk; table: 餐 ~ dining table; 书 ~ writing desk; 有活动盖板的办公 ~ rolltop desk Ⅱ : 一 ~ 菜 a table of dishes; 5 ~ 客人 five tables of guests (at a dinner party) ◆桌布 tablecloth; spread; table cover; 桌灯 desk lamp; table lamp; 桌端排版系统 Desk Top Publishion (DTP); 桌面 top of a table; table top; 桌面儿上 on the table; aboveboard; in public; 桌椅板凳 tables, chairs, benches, stools — furniture; 桌子 table; desk 桌desk;table 办公~office desk/课~desk/谈判~negotiating table/坐到谈判~边sit at (or come to)the negotiating table /圆~会议round-table conference 桌《説文》所無zhuō[旨(卓省,聲意符) + 木(意符)→桌(桌子,上有平面,下有支柱,用以放物,做事的傢俱。以桌數計的酒席〈十桌酒〉,坐滿一桌的人數〈四桌客人〉。以用途分類的桌〈餐桌、書桌、檯球桌〉。)]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你不來取,好歹可以留著擦桌子。” 桌槕zhuō(10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曰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桌〔槕〕zhuō10画 卜部 (1) 桌子,一种家具: ~椅|饭~|书~|办公~。 (2) 量词: 一~菜|三~客人|酒席摆了四十~。 桌槕zhuō小篆作卓。从匕(bǐ,即人)在“早”的日上。高义(如:卓越、卓然)。我国唐代以前席地而坐,无椅凳。有矮几(jī),无桌。现在日本许多风俗习惯还保留。宋代以后有桌子,感觉高得多了,所以叫卓。《鲁迅日记》把桌写成卓,就是写它的本字。如:夜卧未半小时即见蜰虫(臭虫)三四十,乃卧卓(桌)上以避之(见《日记》第1页)。宋代《朱子语类》写作棹。当桌椅的桌字用。就是和读zhào当船桨讲的棹字形同。读zhuō音时晋代当树名。约在明代书中才有桌字。实际从卓字变来,下面在十字下两旁加一撇一捺,正好成了木字,但上面一小竖一横一个日字,就不好解释了。1947年出版的旧《辞海》说桌是卓的俗字,指几(jī)案。桌是一种日用家具,上面可以放东西。如:书桌|饭桌。转为量词。如:一桌酒席|这些人可以坐三更。现代又增木旁作槕。叠床架屋,如梁樑例。现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 桌★常◎常zhuō桌,形声,从木,卓省声,本义为桌子,引申为量词,用于酒宴、饭菜等。 桌〈量〉(1)用于成桌摆放的饭菜。 《金》二四: 爹临去,好意分付小厮,留下一~菜,并粳米粥儿与他吃。 《醒》四一: 众人只见坟上有一顶四人青轿,又有两个女人,又见有几~祭品。又七二: 那日棚内约有三十~酒席不止,真也是极忙的时候。 (2) 用于箱、柜、橱等。只;口。 《聊·翻》七: 先抬上两~箱子,占着俺的。又 《禳》三: 一~破柜扫扫土,棉花车子落落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