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叶药名。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il.或大叶桉E.robusta Smith等的叶。我国西南部和南部都有栽培。苦、辛,凉。入肺、胃、脾、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杀虫。 ❶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肠炎,痢疾,间日疟,泌尿系感染,丝虫病,钩虫病。煎服:9~15g(鲜品15~30g)。 ❷治小儿头疮、烧烫伤、神经性皮炎、疥癣。煎水洗;丹毒、蜂窝织炎、深部脓肿、带状疱疹,创伤感染,水煎服,并用20%溶液湿敷。本品有刺激性,临产妇忌服;消化道溃疡病人慎用。蓝桉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桉叶素、蒎烯、莰烯、蓝桉醇(Globulol)、表蓝桉醇、喇叭醇、番橙烯等。还含大果桉醛、蓝桉醛、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白杨素等。并含桉树素(Eucalyptin)、芸香苷、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等。大叶桉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蒎烯、桉叶素、α-水芹烯。还含大叶桉二醛、3β-羟基乌苏-11-烯-28-酸-13 (28) 内酯、三十烷醇等。又含大叶桉酚 (Robustaol) A及B、熊果醇(Uvaol)、黄酮类化合物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绿脓杆菌、福氏及宋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桉叶油在试管内有抗结核菌作用。浸剂和桉叶油内服有祛痰作用。大叶桉叶可使动物血压下降。挥发油阻断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等。 桉叶ānyè中药名。见《药材资料汇编》。别名桉树叶。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globulus Labill. 或大叶桉E. robusta Smith 等的叶。我国西南部和南部有栽培。苦、辛,凉。清热, 解毒, 杀虫。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丝虫病, 煎服: 3 ~ 9 克, 鲜品15 ~ 30 克。治小儿头疮、烧烫伤、神经性皮炎、疥癣, 煎水洗; 丹毒、蜂窝组织炎、深部脓肿、创伤感染, 水煎服, 并用20% 溶液湿敷。本品有刺激性, 临产妇忌服。本品含挥发油、桉树素、芸香苷、槲皮苷、槲皮素等。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绿脓杆菌、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等。桉叶油在试管内有抗结核作用。浸剂和桉叶油内服有祛痰作用。 桉叶 桉叶桉叶,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或大叶桉E. robusta Smith等的叶。原植物在我国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均有栽培。 本品味苦、辛,性凉。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丝虫病、钩虫病以及化脓性感染等疾患。感冒、流感、咽喉炎、扁桃体炎,单用本品水煎服,或与桑叶、野菊花、板蓝根配合应用,有疏风清热利咽喉之效。本品用治消化道、泌尿道感染引起的疾患,如肠炎腹泻,以桉叶研末服,腹痛甚者,可配芍药、甘草、木香止痛; 痢疾除煎服外,亦可用煎液保留灌肠,如与马齿苋、地锦草、穿心莲配用,则疗效更佳。肾盂肾炎、膀胱炎,配石苇、海金砂煎汤服。桉叶尚有杀虫作用,可用治丝虫病、钩虫病,以本品水煎服。用于外疡及皮肤疾患,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如治痈肿、丹毒、创疡感染、带状疱疹,除内服外并可用煎液湿敷。湿疹、脓泡疮、疥癣、神经性皮炎、稻田皮炎,煎水洗,亦可与苦楝树皮、天名精等配合应用。烧烫伤,用煎液作创面湿敷或喷雾,有防治感染和去腐生肌作用。他如急性结膜炎,可取桉叶用水蒸馏制成眼药水滴眼。对霉菌性阴道炎,先用桉叶溶液冲洗阴道,再塞桉叶棉栓。如外阴有湿疹或瘙痒,可用桉叶软膏外搽。煎服,9~15g。本品有刺激性,临产妇忌服,消化道有溃疡者慎用。 实验研究: 蓝桉叶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1,8-桉叶素,还含蒎烯、香橙烯、别香橙烯、石竹烯、松香芹醇、蓝桉醇、表蓝桉醇、喇叭醇和具有消炎作用的蓝桉醛等十多种。又含桉树素、白杨素、槲皮素及其3-葡萄糖甙、槲皮甙、芸香甙、金丝桃甙等黄酮类和没食子酸、咖啡酸、原儿茶酸、阿魏酸、龙胆酸等。大桉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α-蒎烯、1,8-桉叶素、α-水芹烯等。还含没食子酸、大桉叶酚甲等。 提取物可降低动物血压,降压作用是由于释放组胺所致,降压有效成分可能为一种鞣质。没食子酸在试管内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桉叶油在试管内尚能杀死阴道滴虫。 蓝桉叶提出的桉叶油有一定的抗结核作用,吸入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 绣球防风 石椒草 ☛ 00001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