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桃源山景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桃源山景区

桃源山景区

位于桃花源风景名胜区西北部,西临沅水。面积2.5平方公里。道教胜地,自西晋至晚明为桃花源风光主体。仙话“牧羊童子黄闻智降鲇鱼精” 源出此地。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籤》 中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 “白马玄光天”,是大地名山间仙人所居胜境。西晋末叶,山上始建桃源观。中唐逐渐扩大,北宋时而称极盛。后景点景观大部被毁,至清代终冷落不堪。1992年始按原貌恢复。区内主要景点有仙源山庄、中日友谊亭、樱花亭、天宁碑院、清风桥、仙径亭、登仙径、沦鼎池、桃川万寿宫、空心杉、炼丹台、水府阁、功德亭、问津亭、黄闻山庄、后门洞、缆船洲等。景观以 “桃川仙隐”为主题,表现出古木寒宫美。天宁碑院名承唐代天宁书院,1992年建。坐西朝东,错落于塔巴堰畔,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三梯布局,由牌坊、碑屏、碑石、碑亭、碑廊、碑室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为江南第一大碑院。院内悬萧克书 “水府阁”、舒同题“桃花源”、周而复题“天宁碑院” 等匾额,立江泽民题字和历代名人书法家诗文书画题刻百余通,荟桃花源文化之精华,集民间石艺之大成,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殿堂。桃川万寿宫始建于晋,名桃源观。唐初规模渐大。北宋淳化元年 (990),当地官府奉诏于江边建500仙人阁,名为望仙阁。政和元年 (1111) 又大兴土木,在山中大修道观,建成规模宏大的上、中、下三宫,“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仅落脚柱石就达1330根。宋徽宗钦赐 “桃川万寿宫”。后又增建武当行宫、三清殿、龙虎殿等。数十座宫、阁、楼、亭组团布局,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气势磅礴。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万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于观中,一时香火之盛,独步天下,人称 “华夏第二宫”,成为当时全国四大道教胜地之一。元末皆毁于兵火。1993年重建上宫,建筑面积1749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外观精美,内部华丽,规模远胜于前。宫前有空心古杉2株,主干硕大,树空中茂,枝叶婆娑,系明代遗存,蔚为奇观。水府阁又名黄闻阁,始建于明代,传为黄洞源、黄道真二人闻道处。明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曾祀杨泗将军。1961年遭毁。1992年重建。新阁高36.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四层楼阁,重檐歇山顶,34脊36角,雕梁画栋,壮观非凡。底层副廊环匝,嵌兽头望柱70根,雕花栏板67块。16根廊柱均衬垫汉白玉柱础,上饰黄闻镇妖图案。楼阁高踞黄闻山顶,托危岩,临阔水,与高举阁南北相望。登临西眺白鳞洲 (又名白鲢州、白麟洲),沅水曲环,重峦夹峙,沅江十八蹬横卧洲前。洲上柳林茂密,田园如画。每逢夕阳西下,平洲古渡,渔歌阵阵,远树村舍,炊烟袅袅,牧笛声声。扬帆渔舟沐浴在落日余晖、烂漫晚霞之中,泛出一片绛红之光,雅称“渔村夕照”,为古潇湘八景之一。最为奇特的是秋冬朗日下午时分,白鳞洲尾的沅江主、支流中各现一轮红日,又与天上红日形成“三日同辉”奇观。

☚ 秦人村景区   沅水风光带 ☛
000144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