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桃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桃梗

用桃木雕刻成的木偶。比喻生活无着、四处漂泊的人。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打算去秦国做官,许多人竭力劝阻,然而孟尝君不改初衷。纵横家苏秦给他讲了一则故事:“我经过淄水时,听到一个泥人正在同一个桃木刻成的木偶人争论。木偶瞧不起泥人,于是轻蔑地说:‘大水一来,你就会变成一堆烂泥的。’泥人反讥道:‘大水一来,你就会四处漂泊,到时候连故乡也回不去的。’”孟尝君听后终于打消了去秦的念头。(见《战国策·齐策三》)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桃梗
桃梗  táogěng

亦稱“桃人”。古代歲除時的一種厭勝物。古俗以爲鬼畏桃樹,因削桃木爲人形,立於門側,用以驅鬼辟邪。《戰國策·齊策三》:“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上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漢·應劭《風俗通·祀典·桃梗》:“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

桃梗táo gěng

桃木刻成的偶像。《战国策·齐策》:“有土偶人与~~相与语。”

桃梗

古代避邪之物。汉应劭《风俗通·祀典》载: 传说古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善于捉鬼,兄弟两人常于度朔山桃树下检阅百鬼,百神因此畏惧桃梗(桃树之枝根),先秦间,东方齐鲁等国,因此用桃根、桃枝雕刻成木偶,俗称“木偶人”或“土偶人”,《战国策·齐策》就曾记载苏秦告诉孟尝君,说他在淄上看到一个“土偶人”,并且“与桃梗相与语”。秦汉间,民间已普遍用桃梗类东西来祛灾避邪,并渐之集中于“元旦”之日行之,《风俗通·祀典》云:“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辈,冀以御凶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