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川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桃川宫 桃川宫背江南向。始建于晋,原名桃源观,唐初规模渐大。北宋末修五百仙人阁,桃川万寿宫,此后即名桃川宫。据史书载,桃川宫分为上、中、下三宫,“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仅落脚柱石就达1330根,有“华夏第二宫”之称。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日日有众多香客膜拜,为中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明末皆毁于兵火,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建,规模远胜于前。 ☚ 缆船洲 空心杉 ☛ 桃川宫 桃川宫位于桃源县桃花源。始建于晋代,唐初规模渐扩大。宋代淳化元年 (990) 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名为望仙阁。政和元年 (1111) 建桃川万寿宫,因地势之高下新建“景命万年殿”、经楼、钟楼及斋寮、廊庑凡一千三百余楹,分上、中、下三宫,钦赐 “桃川万寿宫”额,设提点掌之。自宋迄明,香火最盛,相继建“灵仙之府”、“遇仙桥”等,殿阁宏伟,古木参天。明万历三十七年 (1609),分巡湖北道郭显忠于桃花山顶建大士阁,即今桃花观。邑人罗其鼎又建渊明祠,并于祠前植桃千树。明末,滨沅水的桃川宫毁于兵火。清初重建宫宇,但规模远不及前。香火日益冷落,殿宇倾塌。20世纪60年代桃花源林场设此,新植林木,满目葱茏; 70年代起始重修桃花源牌坊、集贤祠、桃花观等。1993年修复竣工的桃川上宫,规模远胜于前。宫为歇山式古典建筑,占地面积1749平方米,面阔58.2米,进深27米,宫高24.8米,气势雄浑,四周雕花石栏围护,盘龙石柱,宫内五踩、七踩、九踩斗拱,最大者斗口宽240毫米,殿内有“三清”、“四御”等神态迥异的神像80余座。道观宏敞,古木垂荫,仙气缭绕,望之蔚然深秀,被誉为“江南第一宫”。 ☚ 会真观 白衣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