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格底林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派教職(附) > 格底林耶 格底林耶 gédǐlínyē 阿拉伯文Kadiri—yah的音譯。我國伊斯蘭教四大門宦之一。起源於波斯人阿布杜·卡迪爾·吉拉尼所創之卡迪里教團。清康熙年間由阿布·董拉希傳入我國甘肅、寧夏、青海穆斯林中,隨即分化爲數個門宦。該派在教乘上同於一般穆斯林,虔信伊斯蘭教根本信仰,遵循《古蘭經》和聖訓,奉行“天命五功”。各門宦以著名拱北爲傳教中心。主持拱北事務者稱爲“當家人”,道統傳承實行“傳賢制”。門宦領袖稱爲“道祖”,也稱做“真人”。該派主要分佈在甘肅、陝西、寧夏、青海、四川等地。 格底林耶亦作“嘎的林耶”、“尕底林耶”等。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大能者”。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相传清康熙(1662—1722)时由花哲·阿布杜·董希拉将伊斯兰教苏非派教义传入中国,遂以苏非派始祖卡迪尔的名字命名。在发展中受到佛教禅宗和道教“修道成仙”说影响。教义方面虽遵循《古兰经》和《圣训》,但对伊斯兰教教律、教法则多所改造。主张“参惮悟道”,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亘古不变的,故提倡脱离现实,游山访师, 苦修苦炼,以求“返本还原”,登仙成佛。教内人员分“出家人”(包括道祖和勤炼人)和“俗人”。前者巡游筑道或居住拱北修行,后者包括阿訇和教徒, 不履行修道的戒律和功课,仅是信“道”者。传至第七辈道祖后,分为两支,形成临夏大拱北和海原韭菜坪两个中心,由“勤炼人”充当首领。主要分布甘肃临夏,四川阆中、广元, 宁夏海原、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部分回、东乡、保安等族中。 格底林耶 格底林耶亦称“嘎的林耶”、“尕底林耶”。回族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意译,原意为“大能者”。据传清康熙(1662—1722)时由花哲·阿布杜·董拉希将伊斯兰教苏菲派教义传入中国时,遂以苏菲派始祖卡迪尔的名字命名。在发展中受到佛教禅宗和道教的“修道成仙”说的影响。教义方面虽遵循《古兰经》和《圣训》,但对伊斯兰教教律、教法则有所改造。主张“参惮悟道”,并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的,亘古不变的,故提倡脱离现实,游山访师,苦修苦炼,以求“返本还原”,死后进入天堂。教内人员分“出家人”(包括道祖和勤炼人)和“俗人”。前者巡游筑道或居住拱北修行,后者包括阿訇和教徒,不履行修道的戒律和功课,仅是信“道”者。传至第7辈道祖后,分为两支,形成临夏大拱北和海原韭菜坪两个中心,由“勤炼人”充当主持。其教徒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四川阆中、广元,宁夏海原、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一带。 ☚ 穆夫提门宦 哲合林耶 ☛ 格底林耶参见“嘎的林耶”(245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