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定楚辞序
楚辞论名篇。宋黄伯思(1079—1118)作。伯思字长睿,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邵武(今属福建)人。《宋史》本传载:“有《文集》五十卷,《翼骚》一卷。”此文载《东观余论》,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考释“楚辞”典实和名源,指出“楚辞虽肇于楚”,而命名则“始于汉世”,名称“楚辞”之因,在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第二部分说明校定《楚辞》的原委以及所据之本;第三部分考察《楚辞》篇卷和诸“序”之次,申言所见旧本有不同于历来相传之貌,有增扬雄《反骚》于《九叹》之后为十八篇者;第四部分叙其将柳宗元《天对》分章辨事附于屈原《天问》;第五部分言所编《屈原传》至陈说之《序》为一册,名曰《翼骚》。黄氏《校定楚辞序》考“楚辞”名源,揭示“楚辞”的地域文化特征,首创其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又言所见18篇之旧本,更为少闻,足补文献之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