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实象acorn weevil柞树果实害虫之一。属鞘翅目,象虫科,学名为Curculio arakawaiMatsumura et Kono,别名柞实象、橡实象甲。能为害柞树果实的象虫还有榛实象。 形态 成虫体长7~10毫米,虫体红褐色,被灰黄褐色鳞毛,鞘翅具棕褐色不规则斑纹。雌虫头管较长,触角着生在基部1/3处,第1索节略长于第2索节,柄节长度大致等于索节基部4节之和。雄虫头管短粗,触角着生在头管的中部;阳茎顶端有3个突起。卵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头部黄褐或红褐色。虫体弯曲,多皱褶,白色带微黄。蛹白色体长8毫米,各节生有刚毛,额上的4根刚毛排列呈八字形。 习性 一年发生1代或二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在辽宁省宽甸县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土后进行补充营养,主要取食幼嫩的果实。成虫具有假死性,受惊时从树上坠落,一般在傍晚交尾,成虫寿命24~28天,8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8月中旬~9月初为产卵盛期,成虫将卵产在果实内,然后将产卵孔堵塞。一粒果实内一般产卵1粒,最多7粒,卵经4~8天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先在子叶表面蛀食,虫道暗褐色,然后蛀入果内部。幼虫历经3次蜕皮,取食13~23天后老熟,脱出果实在土下4~25厘米深处越冬。 分布、为害 栎实象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江西、江苏等省,为害蒙古柞、辽东柞、尖柞、槲、栓皮栎等树种的果实。被成虫食害的幼果日后脱落成畸形。幼虫蛀食果实,食去胚芽和子叶,被害率一般在20~50%,有的年份被害率达94%。 防治 用60℃温水浸种5分钟或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用二硫化碳或溴甲烷熏蒸果实,每立方米25~30毫升,在23℃下熏蒸24小时,或用磷化铝,每立方米用药75克,在23~25℃下熏蒸24小时以上,药杀1、2龄幼虫的效果良好。但是对果实内部的3、4龄幼虫防治效果不够显著,因此应自蒙古柞果实成熟脱落期,采取振动柞树使其提前脱落,即时采收,即时处理。 栎实象acorn weevilCurculio arakawai Mats. etKono,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成虫体长7.9~8.9 mm,赤褐色,头管细长而前端向下弯曲,前胸背板有3条浅色纵纹。末龄幼虫体长11~13 mm,乳白色,体肥胖,弯曲,多皱褶。年生1代,少数两年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为害麻栎、板栗等多种壳斗科树木。幼虫蛀食果实,影响种子发芽,并引起种子发霉腐烂。以喷洒药剂毒杀成虫,熏蒸药剂毒杀种实内幼虫为主要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