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栀子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梔子 > 梔子花
梔子花  zhīzǐhuā

即梔子。古常將“花”“木”並舉。《三才圖會·草木·梔子花》:“梔子一名越桃,結子,可染黄。佛書有薝蔔花,即梔子也。一種花小而千葉出,福建謂之水梔。《酉陽雜俎》: 諸花少六出,惟梔花六出。”

栀子花

栀子花

象征纯洁可爱,有朝气。

☚ 金盏花   银莲花 ☛

栀子花capejasmine

Gardenia jasminoides,别名栀子、黄栀子。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染色体数2n=2x=22。高1~3m;枝干丛生,小枝绿色;叶对生或3叶轮生,通常椭圆状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4cm,全缘,具光泽;花大,白色,具浓香,单生枝顶,花冠高脚碟状,径4~5cm,花期6~9月;果实卵形至椭圆形,橙黄色,具5~9纵棱,11月果熟。常见的变种、类型有大花栀子(f.grandiflora),花大,重瓣,径7~10cm;玉荷花(var. fortuneana),花较大,径7~8cm;水栀子(var. radicans),又名雀舌栀子。植株矮小,枝匍匐平展,叶倒披针形,花较小,重瓣;单瓣水栀子(f. simpliciflora),与水栀子近似,但花为单瓣;斑叶栀子花(var. aureovar-iegata),叶具黄色斑纹。
产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越南、日本也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淮河以北地区多行盆栽,冬季移入温室越冬。喜光,也耐阴,强光直晒易焦叶;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要求相对湿度在70%以上;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pH值5~6的酸性土壤,不耐干旱瘠薄,也忌低洼积涝。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易萌芽,耐修剪。繁殖以扦插和压条为主。嫩枝扦插在夏、秋季进行,插后遮荫并保持湿润,约20多天便可生根;若用全光照自动喷雾插床扦插或用水插法(即将插穗下部浸入水中),10~15天就可生根。压条多在春季进行,一般用2~3年生枝,当年6~7月即可切离母株,分栽培养。此外,还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均以春季进行为宜。北方栽培需注意改良水土,生长期宜经常浇以用硫酸亚铁配制的矾肥水,平时多施有机液肥并保持空气湿润。
栀子花四季长青,花大洁白,芳香浓郁,在园林中久已栽培,可成片丛植或植为花篱,或于疏林下、林缘、庭前、路旁以及山石旁散植;也可盆栽或制做盆景;花可作切花,也适合作襟花、胸花及簪花。果、叶、根可入药;花可提芳香油。
同属中见于栽培观赏的还有狭叶栀子花(G.stenophylla),叶条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花白色,芳香,径2.5~3.5cm,果黄色或红黄色,产中国广西、广东,越南也有分布。

栀子花

药名。出 《滇南本草》。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花。分布我国南部和中部。苦,寒。入肺、肝经。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煎服: 3~5朵。焙干为末,吹鼻治鼻衄。本品含挥发油。

栀子花

栀子花

亦名蕃栀子、 蔔花。 中国史籍所见西域植物。《诸蕃志》卷下: “栀子花出大食哑巴闲、罗施美二国,状如中国之红花。其色浅紫,其香清越,而有酝藉。土人采花晒干,藏之琉璃瓶中。 花赤希有, 即佛书所谓蔔是也。 ” 《岭外代答》卷7: “蕃栀子出大食国, 佛书所谓蔔花是也。海蕃干之,如染家之红花也。今广州龙涎所以能香者,以用蕃栀故也。”

☚ 指甲花   蕃栀子 ☛

栀子花zhī zǐ huā

《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栀子(2)。药名。
【基原】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Ilis的花。原植物参见“栀子”条。
【别名】薝卜花(《酉阳杂俎》),山栀花(《本草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功用主治】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