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柿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柿蒂

柿蒂shìdì

┃┃ 宋《梦粱录》载,杭州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指其织纹而言。后代指杭州绫子。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夽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 赵带   轻云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柿蒂
柿蒂  shìdì

柿科植物柿的宿存乾燥花萼。呈蓋狀,中部厚,邊緣四裂,向上反捲,易碎。棕紅色,有稀疏短毛。主治咳逆,嘔噦,血淋。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果菜米部·柿蒂》:“煮服之,止噦氣。”清·黄宫繡《本草求真·柿蒂》:“柿蒂,雖與丁香同爲止呃之味,然一辛熱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熱兼濟之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柿》:“〔附方〕咳逆不止,濟生柿蒂散:用柿蒂、丁香各二錢,生薑五片,水煎服。或爲末,白湯點服。”

柿蒂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 的宿存花萼。主产河南、山东。苦、涩,平。入胃经。降气止呃。
❶治呃逆,噫气,气膈反胃。煎服: 5~10g。
❷治血淋。烧存性研末服,每次3~6g。本品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无羁萜、熊果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山柰酚、槲皮素、三叶豆苷、金丝桃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柿蒂提取物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有镇静作用。

柿蒂shìdì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柿子把、柿萼。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L. f. 的宿存花萼。主产于河南、山东。苦,涩平。入胃经。降气止呃。治呃逆。煎服:4. 5 ~9 克。本品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及鞣质等。

柿蒂

柿蒂

柿蒂,又名柿钱、柿丁、柿萼。始载于《本草拾遗》。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f.的宿存花萼。主产于河南、山东省; 此外,福建、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亦产。
本品味苦、涩,性平。归胃经。功能降逆止呃。主治呃逆、噫气、膈气反胃、血淋等证。可单用本品煎水服,或与旋复花、代赭石、刀豆子合用,有加强降逆止呃的作用。呃逆虽有寒热虚实之别,但均可以本品随病情之不同而配伍应用。如胃寒呃逆,可配丁香、生姜; 胃热呃逆,可配黄连、竹茹; 体虚呃逆,可加人参; 饮食痰气呃逆,可于苍朴二陈汤内加柿蒂数枚煎服。《滇南本草》尚用治气膈反胃。《奇效良方》柿蒂散,以干柿蒂烧存性为末服,用治血淋。此外,近有用柿蒂与明矾、冰片等药配制成滴耳油滴耳,治疗慢性中耳炎有效。煎服,5~12g。
实验研究: 柿蒂含三萜类物质: 齐墩果酸、熊果酸、19-羟基熊果酸、无羁萜、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黄酮类物质: 山柰酚、槲皮素、三叶豆甙、金丝桃甙、黄芪甙、异槲皮甙。还含丁香酸、香荚兰酸、没食子酸、硬脂酸、棕榈酸、琥珀酸等。

☚ 荔枝核   刀豆 ☛

柿蒂

calyx and receptacle of a persimm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