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柴氏四隐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柴氏四隐集

柴氏四隐集

诗词文合集。三卷。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撰。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今属浙江)人。嘉熙间为太学上舍。淳祐六年(1246),上《丙丁龟鉴》,得罪。景炎二年(1277),授国史编修。随亨(1230—?)字刚中,官至知建昌军。元亨字吉甫,历官朝散大夫。元彪字炳中,尝官察推。宋亡,俱不仕。人称柴氏四隐,遂以此名集。本书卷一收望诗六十一首,词十一首,文三篇,卷二收随亨诗二十八首,卷三收元彪诗三十三首,词八首,文一篇。望在世时,有诗集《台州道衣集》、《咏史诗》、《凉州鼓吹》行世。其后以兵燹散佚,元至正四年(1344),从子季武搜其遗存者刻之,名曰《秋堂集》。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嘉庆十七年(1812)手写本,所据为知不足斋校正本,该本所据又为明刊本。1914年,李之鼎为校刻之,收入《宋人集》,补词二首。清写本文字胜李本。元彪有《袜线集》,已佚。随亨、元亨集名皆不可考。望兄弟所作,感慨凄惋,如望之《即事》、《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随亨之《宿袁州枫林邸》,元彪之《和姜元哲中秋有感韵》,“读之可为下泪”(望墓铭)。大体“诗派在晚唐,以律体为胜”(李之鼎跋)。柴望事迹详苏幼安所撰墓铭,随亨等三人,《宋史翼》卷三四有传。本书有《四库全书》本。

☚ 千家诗   诗家鼎脔 ☛

柴氏四隐集

三卷。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撰。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宋理宗嘉熙年间官太学上舍。淳祐六年(1246)元旦,皇帝下诏求直言,柴望因《丙丁龟鉴》奏百忤权臣贾似道,下狱。后放归。景炎二年(1277),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宋亡,不仕。随亨 (1220—?) 字刚中,号瞻屺。柴望弟。宝祐四年(1256)进士,历知建昌军事。元亨 (约1265年前后在世)字吉甫,生卒年不详。与随亨同举进士,历官朝散大夫,荆湖参制。元彪(约1270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臞居士,尝官察推。柴氏兄弟为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宋亡以后,兄弟俱遁迹不仕,时称柴氏“四隐”。柴望所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凉州鼓吹》。柴元彪所著有《袜线集》。柴随亨、元亨著作散佚。其集名皆不可考。明万历中,其十一世孙复贞等搜罗遗稿,元亨之作已复存。因合望、随亨、元彪诗文共为一集,仍以“四隐”为名,因其旧称。世所行者仅望《秋堂》 一集,而实非足本。钱塘(今浙江杭州)吴允嘉始得刻本钞传。又据《江山志》及《吴氏诗永》,益以集外诗五首,遂为完书。其诗格颇近晚唐,无宋人权桠之习。随亨、元彪所作,差逊其兄。然亮节高风,萃于一门。虽遗编零落,而幽忧悲感之意托诸歌吟者,往往犹可考见。存之足以励风教,正非徒以文章重。有 《四库全书》 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