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味羌活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味羌活汤 【方源】: 《此事难知》卷上引张元素方。 【异名】: 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冲和汤(《医统》卷十四)、神解散(《寿世保元》卷二)、羌活散(《嵩崖尊生》卷十五)。 【组成】: 羌活一两半 防风一两半 苍术一两半 细辛五分 川芎一两 香白芷一两 生地黄一两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 【用法】: 上 【功用】: 解利伤寒。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酸痛,口中苦而微渴,苔薄白,脉象浮或浮紧者。 ❶ 《伤寒全生集》:感冒风寒,非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四时时疫,脉浮紧,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之表证。 【宜忌】: 《医方考》:阴虚气弱者慎用。 【加减】: 中风行经者,加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并三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 【方论选录】: ❶ 《医方考》: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方。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 【临证举例】: 风寒感冒 《福建中医药》(1964;5∶13):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风寒感冒患者149例,经复诊及随访者120例。结果:有效者112例,占93.33%;无效者8例,占6.67%;有反应者9例。其诊断依据为:以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痛、肢体痠痛为主证,其次结合脉浮、舌苔白、鼻塞、咳嗽、纳差等作为诊断风寒感冒之依据。作者指出:本方对风寒外束,病在阳经,寒重热轻无汗者,取效频捷,且对痹证有一定疗效。 【备考】: 《洁古家珍》载此方,有方名而无内容,方见《此事难知》。本方改为丸剂,名“九味羌活丸”(见《中国药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