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山水记》
日本清水茂著。载日本中国《文学报》第2期(1955年)。清水茂为日本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家及研究家,京都大学文学科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唐宋古文研究。本文共分六节,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本文中着重论析柳宗元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他被流放到永州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密不可分的。作者指出:表面上看,永州诸作好像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写的,实际往往是作者的自我叙述,自我表现,不过常以曲折隐蔽的形态表现罢了。例如《祭兄衡州温文》即是如此,而《永州八记》、《愚溪对》等描写山水的散文作品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把描写山水的作品当作柳宗元的生活和思想表现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发现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而且也是充满着他对自己的不当境遇的无限愤慨。作者指出,政治生活的经验,特别是贞元二十一年的王叔文事件,对柳宗元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具体分析有关描写永州山水的九篇文章时,作者认为,柳宗元笔下的愚溪既清又美,然而不被人们所承认,说明在与都城远隔万里的永州却有被人见弃的山川之美,其含意是很清楚的。柳宗元正是把“山川的遭遇当作自己的遭遇”,从而才创作出《愚溪对》这类暗含自我怨闷的文章来。为了证明此一观点,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柳宗元在柳州的作品和他在永州写的山水记中所包含着的对社会的尖刻批评相比,那么在柳州的作品就全然失去了这种尖刻性了。其原因可能是这样:虽然柳州比永州更远,但柳宗元在柳州是做着与员外司马大不相同的刺史,是实际可以行使职权的实职官,这时他重返政治中枢也有了希望。《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一文,一点没有足以反映柳宗元生活和思想的语句,而完全是关于山水的论述,这正如茅坤所批评:“全是叙事,不著一句议论感慨,却淡宕风雅。”这是很可以说明问题的。作者的结论是:如果我们认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都不过是山川美景的客观的论述,都不过是心平气和地放情于山川之乐的描写,那是不正确的,柳宗元在永州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确寄托着他流放生活的感慨,也暗示着他的政治主张的正义性。
在本文最后,作者认为在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特别困难的是《乞巧文》以下骚体文学的寓言意义以及在游记中柳宗元如何认识山水美表现山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