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伍德1889-1943Collingwood Rabin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之一。1908年入牛津大学求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彭布鲁学院和牛津大学主讲哲学。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形而上学论》、《心灵的思辨》、《新利维坦》等。他提倡一种“绝对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包括从低到高的三种形式:(一)功利伦理学,它把人的行为视作达到目的手段,这是科学的伦理特性;(二)义务的或具体的伦理学,它认为行为由与客观世界的道德秩序相一致的行动意志所决定,这是历史的伦理特性;(三)绝对的伦理学,在这种形式的伦理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区别及抽象法律消失了,这是哲学的伦理学特性。绝对的伦理学是伦理学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对较低层次的伦理学的纠正和完善。 柯林伍德 柯林伍德1889—1943Collingwood,George Rabin英国历史哲学家。受教于牛津大学,任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他认为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它不仅要考虑历史事件的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用“剪刀加浆糊”的方法研究历史是不可取的。自然科学基于观察与实验所肯定的经验事实,而历史科学则基于反思所肯定的心灵事实。人类的历史是思想的行为,只有认识了人的思想,才能理解历史。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转化的历程,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以今天的思想水平去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过去的思想。柯林伍德主张把传统的流水账式的历史学变成真正人道主义的科学历史学。如同17世纪的哲学对自然科学进行清理一样,20世纪的哲学应该对历史学进行一场彻底的清理。主要著作有:《艺术哲学》(1925)、《牛津英国史》(1936)、《形而上学论》(1940)、 《新利维坦》(1942)、 《历史的观念》(1946)。 ☚ 汤因比 结构主义 ☛ 00000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