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柘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柘树cudraniaCudrania tricuspidata,别名柘桑。桑科柘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乳汁,高达8m左右。树皮灰褐色,薄片状剥落,小枝黄绿色,具枝刺。叶互生,菱形至卵形,全缘或端具2~3裂。雌雄异株,头状花序腋生,花期5月。聚花果球形、肉质,橘红色,9~10月成熟。产中国华北至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喜光,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尤适生于钙质土壤。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可植为刺篱、园景树或用于土山护坡、绿化荒山等。秋季红果累累,十分美丽。 柘树tricuspid cudraniaCudrani a tricuspidata(Carr.) Bur.,又称柘刺、柘桑。桑科,葨芝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枝刺。叶互生,卵形至倒卵形,长3~11 cm,全缘或2~3裂。花单性,雌雄异株,头状花序。聚花果球形,径约2.5 cm,橘红色或橙黄色。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常见于荒坡、灌丛及山野。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为喜钙树种。木材供器具用材。树皮供造纸或制绳索。叶可养蚕。果可食及酿酒。根药用。 柘树桑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又称柘刺、柘桑。高10m。小枝枝刺长0.5~2cm。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cm,宽3~6cm,先端渐尖,不裂或3裂。花雌雄异株,头状花序,腋生。聚花果径2.5cm,肉质,红色。花期5~9月,果期8~11月。产黄河流域以南广大省、自治区。四旁常见树种。民间用作篱墙,茎皮纤维造纸。叶可饲蚕,果食用。根皮是止痛、消炎中药。柘属植物10种,中国产4种。除本种外,分布于东南、西南各省、自治区的毛柘藤、柘藤和构棘,均为藤本或攀援灌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