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柑橘类种质资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柑橘类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 ofcitrus fruits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柑橘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多数学者对柑橘类植物划定的范围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柑橘族(Citrea)、柑橘亚族(Citr-inae)中典型柑果的一组植物。又称真正柑橘果树组植物,共6个属,即金柑属(Fortunella)、澳沙檬属(Er-emocitrus)、枳属(Poncirus)、多蕊橘属(Clymenia)、澳橘檬属(Microcitrus)和柑橘属(Citrus)。其中在经济上最重要的是柑橘属, 起源中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一带, 其次是金柑和枳2属, 起源中心在中国。其他3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地区, 在经济上不占重要的地位。 柑橘属间杂种
属间杂种比较重要的还有澳沙檬与酸橙的杂种沙酸橙(Eremoradia); 与甜橙的杂种沙甜橙(Eremora-nge);澳橘檬与金柑的杂种金橘檬(Faustrim)等。多样的种质使利用时增加了选择机会,但又带来了收集、保存的困难。柑橘植物的种子多具多胚性,多个珠心胚一个合子胚,而且珠心胚占优势,合子胚往往败育。因此, 不论是有性杂种或是体细胞突变而来的变异, 即使是通过种子繁殖也大多能保留下来。 主要柑橘种质资源 对柑橘属植物的分类参照曾勉的意见, 分为以下几类: 大翼橙类 中国有红河橙(C. hongheensis)、马蜂柑(C.hystrix DC.)、宜昌橙(C. ichangensis Swingle)等, 翼叶特大, 汁泡具芳香油点, 种子单胚。红河橙、宜昌橙为中国原产, 野生分布。这类柑橘有许多天然野生类型。有的已用作砧木,如香橙(C. junos(Sieb.)Tanaka)、菲律宾大翼橙(C. macrophylla Wester)是柠檬的砧木。 枸橼柠檬类 有枸橼(C. medica L.)、柠檬 (C.limon Burm.f.)、㰀檬 (C.limonia Osbeck)和来檬(C.aurantifolia Swingle)等。翼叶小或几不具翼叶,汁胞味酸, 除作酸果柑橘栽培外, 多用作砧木。一种起源于杂种的粗柠檬, 有强大根系, 耐旱, 抗衰退病等病毒病, 但容易感染根腐病和线虫, 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广泛用于甜橙、葡萄柚和橘类的砧木。高产, 但果实品质差, 不适于作生产鲜果的砧木。檬在中国南方用作柑橘砧木。来檬有三倍体类型, 果实无核,是热带地区的主要酸果用柑橘;也可作酸橙或葡萄柚和橘柚的砧木, 其表现与粗柠檬相似。一种墨西哥来檬,可作为柑橘病毒的指示植物,将拟鉴定的柑橘枝条嫁接在它上边, 可以在较短期间内看出是否染有衰退病等病害。 柚类 有柚(C.grandis Osbeck)和葡萄柚(C.paradisii Macf.),柚原产中国, 葡萄柚有人认为是柚与甜橙的杂种。柚果特大, 种子单胚, 品种极多, 是很有潜力的种质资源。无酸类型的品种有沙田柚、梁平柚、垫江柚等。甘酸类型的品种有文旦、晚白柚。另产生有许多无核的类型。柚和葡萄柚作为柑橘砧木,都不理想。 橙类 中国原产有甜橙(C.sinensis Osbeck)和酸橙(C.aurantium L.), 甜橙是世界上主栽的柑橘种类, 各地长期栽培选择出许多品种和品系, 除普通甜橙外, 尚有果实无核的脐橙、果肉具红斑的血橙。普通甜橙在中国品种(系)很多, 无酸型的有新会橙、柳橙, 甘酸型的有锦橙、先锋橙, 以及从橘类嵌合体中选出的福建改良橙等。作为砧木,甜橙应用已不多,酸橙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砧木。酸橙为深根性植物, 是甜橙、葡萄柚和橘的砧木, 果实品质优良, 缺点是不抗衰退病, 易受线虫为害。中国浙江的枸头橙是很有希望的抗衰退病砧木资源。 宽皮柑橘类 花单生, 皮可剥离,种子胚绿色,有异于以上各类。为中国原产, 品种极多, 是宽皮柑橘类的宝库。椪柑(C.reticulata Blanco)以中国为中心,西至伊拉克, 东到菲律宾, 广泛栽培。红橘 (C.tan-gerina Hort.ex Tanaka)是四川和福建的主栽品种。乳橘(C.kinokuni Hort.ex Tanaka)果小、味甜、少核, 是江西、浙江等地的主要品种。天然杂种很多,如温州蜜柑(C.unshiu Marc.), 果实无核, 丰产,味佳,在中国和日本普遍栽培。蕉柑(C.tankan Hayata),广东、广西南部普遍栽培。克里曼丁 (C. clementinaHort.)是地中海地区主栽的柑橘, 广泛利用其作杂交亲本。宽皮橘类作为砧木在中国应用较广。红橘、土柑、香柑和建柑在四川都是甜橙较好的砧木。美洲用Cleoptra为砧木, 嫁接橘、橘柚和葡萄柚, 在佛罗里达州表现良好。在巴西则用酸橘为甜橙的良好砧木。 柑橘属近缘植物 主要指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真正柑橘果树组植物中除柑橘属以外的5属植物。这些近缘属植物中, 除百蕊橘属外, 已进行利用和评价的有: 金柑属 中国原产, 约6种,1变种。有种子单胚种和多胚种, 发现有自然四倍体资源。果小,皮可食,一年开花多次, 耐寒, 童期较柑橘属短, 实生苗对土壤缺铜较敏感。是具明显休眠期和果皮油性状的种质。 枳属 原产中国, 为落叶树,极耐寒,能耐—26℃低温, 抗柑橘线虫病, 流胶病和衰退病, 但不抗裂皮病并对高氯及石灰过量的土壤敏感, 是世界重要的砧木之一(见图)。已选出了许多已命名的砧木无性系。日本已选育出30个以上的枳无性系, 可分为大花型和小花型两类, 各无性系间没有很大差异。中国枳的变异类型和天然杂种资源极丰富。枳橙砧在很多地区已经取代了酸橙砧, 许多选择系已命名, 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接穗品种的表现各异。除枳橙外, 枳还有许多与其他柑橘类的杂交种。与橘的杂种(Citrandarin),与酸橙的杂种, 与柠檬的杂种(Citremons), 与甜橙的杂种(Citranges),与金柑的杂种(Citrangeguats)等。曾用它们中的选择系试作柑橘类的砧木, 只有与葡萄柚杂交的枳柚(Citrumelos)能用于经济生产, 其余均不如枳橙有希望。 1. 花枝; 2. 果枝; 3. 种子 澳沙檬属 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米干县地区, 童期长达10年以上, 本属是抗寒, 极早熟, 有明显休眠期的种质资源。澳沙檬属植物很容易和柑橘属植物杂交,但它与柑橘属植物间的嫁接亲和力很差;它们间的杂种与柑橘却能够嫁接成活,有希望作为砧木资源。 澳橘檬 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雨林地带及新几内亚。是常绿小灌木。汁泡味极酸, 离生, 不耐寒, 某些品系抗蚊孔线虫和流胶病、童期短。如巴布亚澳指檬(M.papuana), 在温室条件下一年生的实生苗就能开花结果。 美国的研究表明, 樱桃橘属(Citropsis)、柑果子属(Hespeyethusa)、澳橘檬属、黄皮属(Clausena)、多蕊橘属(Clymenia)、酒饼簕属(Atalantia)和多籽橘属(Pleiospermium)是最有希望从中得到柑橘新砧木的几个属。试图用柑橘属的亲缘种作为种质进行育种较有希望。但是由于漫长的世代, 无配子生殖和杂合性等等因素使柑橘杂交育种不能很快收效,常受挫折,施文格等已经育有上百个杂种,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作为砧木用。亲缘更远些的, 如樱桃橘属、山小橘属(Clycosmis)、蠔壳刺属(Severinia)与柑橘属及澳橘檬属的杂交没有取得成功。澳沙檬已经与酸橙、橘、甜橙、金柑和澳橘檬属杂交成功。 柑橘种质资源研究 资源调查与采集 随着近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野生柑橘种质资源及古老栽培类型损失严重。加速柑橘种质资源的调查与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1981年11月,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 在日本筑波召开了柑橘专业组会议, 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法国、日本、西班牙、美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会议, 会后已组织两次地区性的国际协作调查, 即1983年东南亚柑橘种质资源调查和1985年尼泊尔山区柑橘种质资源调查。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柑橘起源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陆续开展包括柑橘在内的果树资源调查。80年代广泛开展了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中, 柑橘资源的考察列为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在西藏、四川、广西、湖南、云南、江西等地发掘了一批柑橘原始野生类型,有的新种已鉴定,并采集了一批地方品种资源。同时还进行了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工作。 分类整理 柑橘属的分类主要有两大分类系统。柑橘类植物, 特别是柑橘属的分类在亚属的划分、分类等级、种地位的确定方面分歧很大。以确定的种类来看,施文格(W.T.Swingle)确定柑橘属共16种。田中长三郎于1954年定为150余种,1977年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162种。这两大分类系统分歧的焦点在于对种的理解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1961年美国的哈德森 (R.W.Hodgson)提出了居间分类方案, 主要是以施文格的分类系统为基础, 承认了田中的部分种。分类系统的分歧, 要求在以往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寻找鉴定亲缘关系的科学方法和新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致力于柑橘器官精油和其他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电子显微镜下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同工酶分析、电子计算机的数值分类等研究和应用。 保存 建立种质资源圃保存柑橘种质资源是研究和利用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确定四川重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为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该圃现保存柑橘种质资源1200份。其任务是:❶妥善保存柑橘种质资源; ❷获得生物学性状和对环境条件反应的客观评价; ❸提供蜡叶及各类器官标本; ❹提供杂交育种亲本及各类试材; ❺提供纯正无危险病虫害的繁殖材料。柑橘种质资源的保存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应有助于解决目前尚未被认识各种问题, 除了广泛地保存柑橘种质资源, 特别要注意收集具有特殊抗性或丰产、优质的种质。 柑橘是多年生植物, 幼龄期长, 主要靠嫁接繁殖保存品种特性, 不适于使用种子保存。柑橘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是采用栽植保存。同时开展对其他保存方式的研究。为获得符合遗传特性而又不带危险病毒类病害的资源材料,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建立合理的繁殖保存程序。 评价和数据处理 评价是柑橘种质圃重要的日常科技工作, 评价的结果及其数据处理是柑橘种质圃档案工作的基础, 也是种质资源利用的依据。柑橘种质资源的评价, 设两级评价制度, 即由种质资源圃负责的基本评价和由利用单位经进一步试验和利用作出的利用评价。后者进一步评价所得到的数据应反馈给种质资源圃编入数据档案系统。基本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形态特征和开花结果习性, 抗逆性, 遗传性状和基因鉴定及生化分析等。利用评价包括使用单位的自然条件及植株生长结果表现, 果实品质, 抗逆性, 砧木试验, 育种利用结果等。为便于国际交流,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于1985年提出了 《柑橘数据处理主字码目录》供各国家在数据处理中试行修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