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柑橘吉丁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柑橘吉丁虫citrus buprestids幼虫蛀害柑橘主干或枝条的皮层和木质部,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枯死,是柑橘枝干的重要害虫。鞘翅目,吉丁虫科。常见的有柑橘爆皮虫,柑橘溜皮虫和六点吉丁虫。 图1 柑橘爆皮虫 柑橘溜皮虫 学名Agrilus sp.。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四川等省区。寄主植物为柑橘类。成虫体长10毫米左右,黑色,微带金属光泽,头顶两复眼间的凹陷刻纹呈两个清晰的多环同心椭圆。前胸背板上的横列皱纹较粗。鞘翅黑色,密布细小刻点,端部1/3处有清晰白斑,末端的小齿较爆皮虫更为细微、卵扁椭圓形,乳白色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23~N6毫米,扁平,乳白色,头部小。前胸背板大,近圓形,中、后胸缩小。腹部各节呈梯形,后缘显较前缘为宽,腹末具一对钳状突(见图2)蛹纺锤形,体长9~12毫米,黄白色。在浙江,四川和福連年生1代,以幼虫在枝条木质部中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成虫出洞。成虫出现期不整齐,因此产卵,孵化及幼虫蛀入木质部的时间也不一致。卵产于树枝表皮外面,常仃绿褐色保护物覆盖。幼虫孵化后,蛀入树枝皮层为害,初期被害处可见流胶,以后幼虫自枝条上部向下蛀食,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形成虫道,枝条树皮剥裂。若围绕树枝蛀害则枝条养分不能运送而枯死。虫道末端形成螺旋状,有时在中段也出现一个螺旋状,末龄幼虫在最后一个螺旋处蛀入木质部越冬。蛀入孔新月形,羽化孔D字形。
图 2 柑橘溜皮虫 六点吉丁虫 学名 Chrysobothris succedaneaSaunders。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湖南和浙江。成虫体长约11毫米,黑褐色,每一翅鞘上有3个金属青色圆斑。末龄幼虫体长18毫米,前胸宽大,较其他各体节大得多。前胸背板和腹板密生小刺突,背板具V形沟,腹板中央有一不完全的纵沟。腹部末端无坚硬的钳状突。幼虫为害状与柑橘爆皮虫相似,但虫道较粗短。 柑橘吉丁虫的防治方法是:❶冬、春成虫出洞前剪除虫害枯枝,砍除烧毁虫多枯死的橘树。 ❷用小刀削除枝干流胶处的初期幼虫,或用刀刮去流胶处一层薄皮,涂80%敌敌畏或20%亚胺硫磷乳剂加水(1:3),以触杀皮层内的幼虫。 ❸春季成虫出洞前,上一年虫害发生严重的树,用稻草从树干基部自下而上边搓边捆,紧密捆扎,并涂刷泥浆。可阻止成虫出洞和产卵,且有助树体伤口愈合。 ❹成虫发生期树冠喷洒敌敌畏,敌百虫,亚胺硫磷或乐果乳剂,或在树干涂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