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柏罗丁论德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柏罗丁论德性 柏罗丁论德性柏罗丁(Plotinos205—270)古罗马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埃及。曾受东方波斯教和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响。约40岁时到罗马创办一学院,因此名声大振,集聚了许多门徒。他的著作有其门徒波菲利编辑的《九章集》。柏罗丁继承了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是世界万物本源的哲学思想,但它把宗教引入柏拉图的“理念论”,使柏拉图的“理念”最终成为神,而世界万物(连人在内)都是神的创造物。柏罗丁从他的这种哲学理论出发,论述了“德性”。他认为,恶普遍存在于世界中,人的灵魂要想摆脱它,就必须使自己脱离这个世界,进到入神状态,从而回到神,与神合一,因为神是最高德性之本性,是至善的直接体现。人的灵魂一旦与神合一,它便有了德性,便是纯洁的、公正的和虔诚的,便具有了明智。但是,“当灵魂与肉体相混时,它是在一种恶的情况中,就变成限被动的”,所以灵魂要摆脱恶就必须与肉体分开而单独行动,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善良而有德性的。灵魂要摆脱肉体的束缚变成有德性的,必须经过一个清涤过程,即把一切人的本性的欲望从人的精神中清涤出去,使灵魂得以净化。柏罗丁认为,每一种德性都是双重的,既在精神中,又在灵魂中。在精神中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德性,而是精神的能力,在灵魂中的才是由精神能力带来的德性。灵魂由于德性而泰然自若。有德性的人不是要过一个好人的生活,而是要过神的生活;不是要与好人相似,而是要与神相似。 ☚ 安顿尼诺论“合平本性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