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蜜中毒poisoning by date honey蜜蜂在枣花流蜜期因吸食钾离子含量高,且含生物碱的枣花蜜,而导致的一种成年蜂中毒症。在中国,多见于华北和西北地区。发病期10~20余天,患病者多为采集蜂,病重的蜂群,工蜂死亡率可达30%以上,对采蜜和生产蜂王浆都有严重影响。 病因 过去认为系枣花蜜期天气干旱、酷热、蜂群缺水等原因所致,后查明枣花蜜中钾离子含量过高并含有生物碱,是引起蜜蜂中毒的病因。西方蜜蜂比中蜂发病重。 引起此病的枣树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种植最多。枣花花期5~6月,泌蜜最适温度28~33℃;花期如气候干旱,蜜汁浓稠,蜜蜂发病即重。花期如天阴多雨,空气湿度大,枣树地水肥充足,枣树生长旺盛,蜜汁稀而丰富时,蜜蜂发病则轻。当枣花流蜜期行将结束,蜜蜂转向采集荆条或其他蜜源时,病情逐渐好转。 这种病还与枣树品种、地理条件有关。蜜蜂采集大枣花蜜容易患病,采集酸枣花蜜发病不明显,甚至不发病;在气候干旱高燥时,山区发病较重;低洼湿润、水位高的平原较轻。 症状 在发病期中,炎热干旱的中午前后病情重,死蜂多。病蜂开始腹部膨大,不停地抽搐,肢体失去平衡,发抖,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无力飞翔,在场地上爬行,跳跃,就地迅速旋转或翻筋斗,跌入坑凹处死亡。病蜂死亡后,喙伸出,翅竖起,全身缩成钩状。被踩踏时,常“啪啪”作响。 防治 主要措施有:❶架设凉棚,使蜂群遮荫,或将蜂群放在树荫处,防止烈日直晒; ❷扩大蜂巢(加继箱),放大巢门,加强通风; ❸及时取蜜,并将摇蜜后的空脾灌以凉水,加入蜂巢,以增湿降温; ❹在框梁上和蜂路间洒冷水或洒2‰的淡盐水,同时在场地上经常洒冷水,在场外增设喂水器; ❺用甘草水或生姜水配制糖浆,逐脾喷洒,每天1次,连续5~7天; ❻每天傍晚用酸性饲料(在1:1的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或醋酸)饲喂蜂群,可减轻发病; ❼枣花的花粉少,采集枣花蜜时,宜选有粉源的场地,或在进入枣花场地之前,先贮存大量粉脾,供蜂群繁殖之用,以保持应有的.群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