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直学士 枢密直学士官名。宋、辽时置。《续资治通鉴·宋纪一》: “以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辽史·百官志三》: “枢密直学士,圣宗统和二年 (公元984年)见枢密直学士郭嘏。” ☚ 枢密副使 枢密都承旨 ☛ 枢密直学士见“密学”(2122页)。 枢密直学士官名。五代后唐始置,宋沿置,简称“枢直”,与观文殿学士并充皇帝侍从,备顾问应对。元祐初以枢密直学士充签书枢密院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称述古殿直学士。辽于南枢密院亦置枢密直学士,属南面朝官,地位在知枢密院副使事之下。参见“南枢密院”。 枢密直学士职事官名、职名。
职能宋初签署枢密院事,于宣徽院置厅事;并备顾问、应对,崇政殿朝会侍立。后多为侍从官外任守臣带职(《宋会要·职官》7之19、《长编)卷4丙午、《宋史·职官志》2《枢密使》)。
品位正三品(《分纪》卷15)。班位在翰林学士之下,为诸阁直学士之冠(《石林燕语》卷2、《宋会要·职官》7之19)。
编制太宗朝二员。大中祥符五年八月十八日定员六人(《长编》卷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