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果树生态因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果树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s of fruittree对果树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的环境条件。温度(热量)、水分、光照、土壤与空气组分等是直接生态因子; 风、海拔高度、坡向与坡度等则是间接生态因子。 表1 一些果树适栽地区年平均温度(℃)
低温 低温对果树的影响依其各个不同生长期的耐寒性而异, 同时也与降温速度、低温极值、降温季节、持续时间以及降温后温度回升速度等因子有关。果树休眠期内可以忍受较低的气温, 落叶果树地上部一般可耐-25~-30℃的低温, 地下部一般只耐-10~-12℃的低温; 而常绿果树在相对休眠期只能忍耐短期的-5~-7℃低温。冬季, 降温过早、过骤的降温使果树冻害严重, 持续低温比断续相同的低温更易使果树受冻。苹果虽可耐-30~-32℃暂短低温, 但最冷月平均低于-10℃就有冻害, 低于-12℃或旬平均低于-14℃就有严重冻害。在中国, 这一等温线相当于温带落叶果树与寒带落叶果树的自然分界线, 界南适于苹果、白梨、山楂、桃、杏、葡萄等栽培, 界北则只能栽培耐寒小苹果、秋子梨、越橘、醋栗等果树。 零下低温使果树组织的细胞内部或细胞间隙结冰,造成细胞失水, 原生质凝聚而不能复原, 细胞膜受损伤, 最终造成局部冻害或整体死亡。当气温缓慢下降时, 果树会产生适应能力, 体内淀粉转化为糖, 细胞液浓度提高, 并自动适度地减少水分等。此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也有适应性的改变, 提高了抗寒力。因此, 通过减少水分和氮素供应, 增施磷、钾肥, 或喷布抑制生长的调节物质等措施, 可以使果树有接受抗寒“锻炼”的基础。 落叶果树有自然休眠期, 这是果树抵御低温条件的一种生态适应性表现。打破休眠, 必须有一定的低温积累(见低温要求)。休眠期内在0℃以下低温的影响下, 可增加树体的抗寒力。在自然休眠初期抗寒力与休眠同时发展, 以后随低温作用延长, 植物脱离自然休眠, 如继续低温就进入被迫休眠, 这时抗寒力在低温作用下仍有增长; 但随着温度的增高,生长开始,果树的抗寒力才急剧下降。落叶果树发芽后, 如遇持续8~10小时的≤0℃的低温, 就会发生冻害, 特别是花期气温变化频繁的地区, 常使梨、杏、梅等的花器受害, 导致小年或绝产; 热带果树低温在0~5℃间, 就会受害, 称为寒害。 高温 超过果树各器官所能忍受的高温时, 光合作用下降而呼吸作用增强,当后者大大超过前者时,果树处于生理“饥饿”状态, 持续一定时间就会受害甚至死亡; 高温加速蒸腾, 与根系吸水失去平衡, 导致果树落花、落果, 发生萎蔫, 继而成为永久凋萎, 不能复原。超过50℃的气温还可使蛋白质凝固,生命中止。土温超过20℃时, 吸收根的发生加快,木栓化也加快;高于25℃后, 生根受抑制, 木栓化进程更快, 根的吸收表面积大幅度下降, 根组织细胞内的酶遭破坏, 根的整个代谢过程停止。高温还使苹果等果实着色不良,果肉松绵, 成熟提前, 贮藏性下降。突然高温易使果实、叶片甚至树皮遭受灼伤和开裂, 这与水分供不应求、蒸腾减弱的过程有关。干旱地区果树对高温的生态适应有多种表现, 如叶面多毛、厚鳞或革质化, 表面光滑, 蜡质发达; 或枝干木栓化发达, 可以反射光线, 阻止导热。或叶片与光平行排列, 以减少受光受热面积, 同时使细胞液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增加抗热能力。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显著的地区, 果树的果实品质特别良好, 如‘砀山酥梨’在黄河故道地区,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仅10~12%, 在陕北黄土高原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5%左右。落叶果树在白天高温(20~25℃)条件下光合效率最高, 常绿果树约在20~30℃时光合效率最佳。夜间低温可以减少呼吸的消耗;夜间温度高,不利于营养积累, 生长趋于中止。昼夜温差在10℃以上,且夜温在15℃左右时, 苹果果实增大快, 色泽好,品质佳; 如果昼夜温度均较低, 可因积温不足而使果实变小。此外, 如白天高温, 日照充足, 光合产物大量积累, 而夜间气温下降过低, 在10℃左右时, 会减弱山梨糖醇酶的活性, 使苹果果实内山梨糖醇不能进入细胞, 而在细胞间隙积聚, 产生水心病; 如低温持续时间长, 这种过程便不能逆转, 水心病严重, 以致造成果实在贮藏期的腐烂。中国西北地区及西南高山地带苹果等果树的果实品质, 一般虽比东南沿海地区的好, 但水心病往往也重。 温度的季节变化 地球上亚热带、温带与寒温带的广大地区都有冷热季节之分。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果树的萌芽、生长、开花、芽的分化、结实、成熟与休眠,这种关系通常以物候期表示。同一果树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萌芽、开花、成熟并不一致。例如桃的同一品种的始花期, 在广东沿海与江西赣州相差达50天; 国光苹果果实成熟期, 辽南在10月中下旬, 而湘西提早到8月中旬。果树生命活动对温度的反应均有其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过低或过高都会使生命活动受阻或中止, 乃至死亡。不同物候期要求不同的适温, 如金丝小枣开花要求日平均温度18℃以上, 而花粉发芽则要求24℃左右,低于此限就会花而不实。因此, 一地区温度的季节变化, 对果树在该地区能否栽培和丰产、优质是极为重要的。 水分 水分以不同相态(气、液、固)、数量和持续时间对果树产生影响。水既是树体和果实的组成部分及光合作用的原料, 又是无机营养进入树体时的介质和载体, 而且还是维持蒸腾的基质。果树的整个生命过程, 都必须保持其水分的平衡。这一过程既与外界温、湿、光、风等生态因子有关, 也与果树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有关。蒸腾系数通常是指形成一定干物质所需要的水量(需水量)。主要果树的平均需水量如表2。果树在低温、高湿条件下, 需水量比高温、干旱时小。果树的需水量不等于降水量和灌水量。降水分布季节并不总与需水季节相吻合,即或吻合而降水强度过大, 会有地表径流和向土壤深层渗漏的损失, 漫灌也有此现象。此外, 平时还有地表的蒸发,杂草的消耗等。因此,降水或漫灌实际只有30~40%可供利用,合理灌溉和保墒是干旱缺水地区果树生产上的重要技术措施。 表2 主要果树的需水量及耐旱涝力
土壤水分 水和空气在土壤中是相对共存体。水多则气少, 反之亦然。果树根系吸水时, 主要依赖呼吸释放的能量, 水多气少反而不利吸水。例如苹果根在土壤含氧量5%、葡萄6~7%、桃8%以上时, 才能正常呼吸和吸水。水分过多, 会增加土壤中嫌气细菌的活动, 积累对果树有害的还原性化合物如甲烷、硫化氢、乙烯等, 影响根的功能, 乃至中毒、腐烂, 导致果树死亡。水涝的危害还可因高温条件而加剧, 处于流水状态下的果树根系, 氧气时有补充, 因此不致于很快受害。另外, 不同果树对少氧状态的忍受力与涝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也不同, 例如杜梨、葡萄、椰子和香蕉在积水中能存活15~30天, 排涝后可以迅速恢复生长; 而桃树受涝3~5天即可窒息死亡。 土壤水分过少, 吸水速度抵偿不了蒸腾失水, 这种情况下果实最先失水, 以补偿叶片的失水; 补偿不足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合成酶的活性受抑制,生长停顿。因此, 缺水最先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若土壤失水缓慢, 根系会向下层伸展, 以取得水分维持生命。 果树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一般以营养生长初期和果实开始迅速生长期为需水临界期, 这时缺水对果树生长结果影响极大,此时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适。果树需水最多是叶面积最大, 气温最高的时期。果实接近成熟时,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宜。 大气湿度 蒸腾是果树水分平衡的一种主要形式,与温度和大气湿度有直接关系。正常的蒸腾率有利于果树的生长结果。蒸腾失水可以换取二氧化碳气体,又使叶片细胞液浓度增高而加强根的吸水力(吸泵原理)。蒸腾还降低叶片和枝干表面的温度, 免受灼伤。暂时的干旱,果树在一定限度内可以产生生态保护性适应,如叶片和新梢中半纤维素增加,淀粉加速转化为糖,细胞液浓度增高,气孔关闭, 加强呼吸而降低光合作用,内部调节补充水分等。所以, 暂时的干旱或中午的萎蔫, 对果树不会造成危害。如果大气长期干旱, 土壤水分又不能及时补给, 会使果树永久凋萎,造成落叶,甚至枝干死亡。长期处于大气干旱的果树, 如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的阿月浑子、扁桃等, 都有共同的旱生形态结构, 即强大的根系; 叶片有厚的蜡质保护层, 可以反射阳光; 气孔小而深陷, 蒸腾量小等。生理机能上, 耐旱果树细胞内亲水胶体、多糖物质和脂肪等含量高, 能增强组织的保水能力; 根细胞的渗透压往往大于一般果树5~8倍: 合成酶的活性也较强, 能在干旱下继续进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但大多数果树是中生植物, 既无旱生构造, 又无耐涝能力, 在大气干旱或过湿时, 易受害。 光 阳光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光以光强、光质和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果树产生生态效应。日光强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弱, 依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 山地南坡比北坡光强, 夏季比冬季强, 中午比早晚强。光质, 在高纬度地区长波光多于短波光,低纬度地区反之; 海拔升高短波光增多,夏季和一天的中午也有类似现象。日照时间, 赤道地区年周期几无变化, 而高纬度地区冬夏的变化很大。不同果树对光强、光质和日照时间的要求也不相同。绝大多数落叶果树是阳性植物, 对光的要求高,其中桃、扁桃、杏、枣、阿月浑子等最喜光, 苹果、梨、樱桃、葡萄、柿、栗等也要求较充足的光照, 山楂、核桃、山核桃、猕猴桃等次之; 亚热带常绿果树相对较耐荫,如柑橘、杨梅、枇杷等; 热带果树中的椰子和香蕉习惯于强光下生长结果, 而菠萝喜光又惧强光。 光强 果树主要利用的是直射光,在5000~50000勒克斯(lx)的光强时, 能满足大多数果树的要求。光强太低,光合效率低; 光强太高, 超过光饱和点, 光合产物也会减少, 而且会因水分不足, 气孔关闭, 光合受阻,果树开始受害。果树对光量的利用,还涉及受光叶面积的空间分布。一般以树冠内下部受光量为自然光强的30%为有效光合的下限。树冠覆盖率低于85%时, 果园的漫射光尚可补充树冠内下部叶片的受光量。 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果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具有不同功能。一般, 380~710毫微米的光对果树光合有益。其中, 长波的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新梢节间伸长;蓝光有助于蛋白质和有机酸形成;短波的紫外光与青光对节间伸长有抑制作用, 但可促进芽的分化, 还有助于花色素的合成, 使有色果实的色泽更加艳丽。所以, 高山、晴天有助于改善果实品质。 日照长度 除草莓、黑穗状醋栗在短日照下形成花芽外, 大多数果树花芽分化不要求短日照, 也不像一、二年生植物对日照长短很敏感。强的光照和长时间的光照, 由于对生长的一定抑制作用而间接地促进花芽形成。年日照时数, 对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 如年日照低于1500小时,或果实成熟前月日照不足150小时的地方,果实花色素形成受阻, 不宜发展红色苹果品种。此外, 光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中国西部高海拔和北部高纬度低温地区, 充足的光照可使一些原来积温不得满足的果树品种获得较高品质、成熟度高的果实, 如青海循化、新疆喀什和霍城等地的红星苹果达到优质水平。 土壤 土壤是果树生长发育的基地, 果树从土壤中不断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土壤的温度、空气、酸碱度以及微生物等对果树影响很大。土壤本身是个复杂的因子, 其中水、肥、气、热等是果树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土壤物理状况 不同土壤由不同的土粒组份构成,形成不同的保水、通气和肥力状况。沙土透气性好,根系容易从中获得必要的氧气, 也易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但持水力差, 易使根系缺水, 不利于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容易流失; 沙土白天增温快, 夜间散热降温也快, 土壤昼夜温差大。粘土持水力强, 土温变幅小较肥沃; 但透气性差, 特别是雨涝时, 根系呼吸受抑制, 活动终止, 甚至腐烂死亡。壤土, 既有一定的通透性, 又有较强的保水力, 是各种果树的理想土壤。 土壤酸碱度 土壤溶液的酸碱度, 用pH值表示。它直接影响矿质盐类的溶解度, 从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不同果树有其不同适应范围的土壤pH值(表3)。 表3 主要果树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
在表列范围内, 可以通过不同砧木的选择, 以扩大适应范围。如在土壤pH值7以上的地区,苹果以山荆子为砧木会出现黄化, 改用海棠砧则会改善黄化现象。 土层厚度 土壤的深浅对不同果树的生长也有明显的生态效应。根系分布深度与土层深浅及其下层透气性优劣有关。根系深, 地上部相应高大; 反之, 树冠矮小。核桃、桃等在浅薄土层中生长不良, 寿命短,产量低,这与地下水位过高时相类似。干旱条件下,土层浅则根系水平分布大大超过垂直分布, 但抗旱能力差。 土壤肥力 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易于吸收的无机盐类, 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 被认为是果园稳产优质的必须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不仅肥力高,而且物理性状好,各种土壤环境因子稳定。土壤中无机营养元素主要是磷、钾、钙、镁、铁、锰、硼、锌等。 土壤盐类 土壤中有害盐类主要是碳酸钠和硫酸盐。果树的耐盐力弱, 一般以总含盐量不超过0.20~0.30%为宜。与此相关的是地下水矿化度, 如每升水中含盐超过3克时, 果树开始受害, 超过10克则多数果树不能生长。在降水量小于土表蒸发量的地区,防止果园次生盐碱的发生,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影响果树生态型的间接生态因子主要有:❶地势。包括海拔高度、小地形、坡度、坡向等, 其中海拔高度对果树生长发育最为重要,大致与纬度的变化相似。在北半球每升高120米,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000米以下, 垂直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6~0.8℃, 光强平均增加4.5%, 紫外线增加3~4%。温带落叶果树在低纬度的平地,不能顺利通过休眠, 但在800~1000米以上的山区则可正常生长, 且品质有所改进。海拔愈高, 长枝减少, 花芽增加, 叶片变小、增厚, 唯果实变小; 但超过一定高度后, 则因气温过低, 云雾量大, 日照减少,不利因素增多,就不适于优质果大量生产。 ❷地形。低凹的地形, 由于冬、春冷空气下沉、积聚, 果树易受冻害。山口风大,使果树加速蒸腾, 不利于果树生长。山地坡谷自下而上常有逆温层, 反而可以减轻果树冻害; 湖泊、江河等水域附近的果园, 由于水面热容量高, 气温年较差小, 有利于果树防寒越冬; 多雾天气, 果实着色受影响。不同的地形是通过影响果园的光、温、湿等条件,间接地对果树产生综合生态效应。了解不同地形果园的小气候特点, 在果树栽培上趋利避害, 可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