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寒害cold injury of fruit tree热带果树和亚热带常绿果树, 遇0℃以上、5℃以下低温时受到的伤害。柑橘、香蕉、檬果、菠萝常有低温寒害发生。中国春季, 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寒流, 往往可以到达长江流域,甚至华南沿海, 使气温骤降至5~10℃以下, 如持续时间较久, 能使多数亚热带、热带果树造成寒害。 受害机理 不耐寒的果树, 一旦遇到低温, 细胞膜的类脂, 就由液晶态转向凝态, 膜结合酶随之趋向钝化, 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影响三膦酸腺苷的产生,妨碍蛋白质的合成,使原生质流滞缓,导致代谢紊乱; 另一方面, 增加了细胞内溶质的外渗,随之水分也外渗,使细胞处于生理缺水状态,叶片萎蔫, 影响光合作用;低温还可以促进乙烯的发生, 继而加强呼吸, 使组织内的CO2浓度升高, 氧分压下降, 加速营养消耗, 处于匮乏状态。如低温时间短, 这种生理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移至常温下, 低温致害现象即可逐步消失, 恢复正常。若低温时间过久, 这些生理紊乱现象, 则不可逆转, 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出现寒害。例如香蕉在5℃条件下,历经5天, 细胞呼吸完全被抑制, 就不能再完成后熟过程; 柠檬在0℃下8周,或5℃下12周,则呼吸作用即可永久破坏。 防护措施 主要有: ❶亚热带果树在北界 (最冷月平均5℃线)栽植时, 宜选择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和较耐寒的品种, 如柑橘中的温州蜜柑、朱橘等; ❷控制秋梢或晚秋梢的生长, 增加贮藏营养的积累, 提高细胞液浓度, 有利于柑橘等果树抵抗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