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果园喷灌sprinkle irrigation in orchard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将水射至空中, 形成细小水滴来 灌溉果园的技术措施。喷灌又称人工降雨。喷灌的基本原理, 是水在压力下通过管道, 经由喷头进入一个有快速接头的轻便型可移动管路, 管路上按一定间距装有喷头。喷头类型很多, 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各种压力、间距、流量、配水方式和水流特性的喷头, 从而使这种灌溉方式能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果园条件。从传统的地面灌溉发展到喷灌, 是灌溉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可以作到适时适量向土壤供水。30年代起, 喷灌只在较小范围内应用, 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在喷灌系统的改进上有了很大发展, 诸如喷头及其结构与水力学特性不断改善; 快速连接的轻便水管更耐用; 接头在广泛的压力范围内可以更安全可靠地工作;水泵的设计更适合于系统的水力学特性。已有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果园喷灌系统。 技术指标 喷灌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喷灌强度、水滴直径和喷灌均匀度。❶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 或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以毫米/分、或厘米/小时表示。喷灌时,应该不产生地表径流, 才能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和不致冲刷土壤。因此, 必须使喷洒到地表的水能及时渗入到土壤中去,即平均灌溉强度应与土壤透水性相适应,喷灌强度不应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 这是喷灌的一个重要技术要求。 ❷水滴直径。喷洒在地面或果树叶面上的水滴大小, 以毫米为单位。水舌在空气阻力和内部涡流作用下, 分散成水滴的过程, 是逐渐变化和不均匀的。水滴太大, 易破坏土壤表层团粒结构, 造成土壤板结; 水滴太小, 在空中损耗大,且易受风的影响。因此, 必须根据果树种类、树龄大小和土壤性质, 通过调节工作压力和喷头类型,来选择恰当的水滴直径,一般以1~3毫米为宜。 ❸喷灌均匀度。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用均匀系数K表示。K值越大,水量分布越均匀, K的最大值为1时, 各点喷灌强度完全一样。喷灌均匀度与喷头结构、工作压力、喷头排布形式、喷头间距、喷头转速的均匀性、竖管倾斜度、地面坡度和风速风向等因素有关。一般以选择适当的喷头或喷头组合排列形式来调节均匀系数。 喷头按其工作压力和射程大小可分为3种: ❶低压喷头(近射程喷头)。工作压力1~3千克/厘米2, 喷水量小于10米3/小时,射程20米以内; ❷中压喷头(中射程喷头)。工作压力3~5千克/厘米2, 喷水量10~40米3/小时, 射程20~40米; ❸高压喷头(远射程喷头)。工作压力5千克/厘米2以上,喷水量40米3/小时以上,射程大于40米。低压喷头和中压喷头因耗能少,而且喷灌质量高, 应用最多。 果园喷灌系统 由水源、进水管、水泵站、输水管道、竖管、喷头(或喷嘴)等组成(见图)。整个喷灌系统分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3种类型。水泵从水源取水并加压, 经由压力输水管道系统(由干管、支管、竖管以及管道附近等组成)送到果园, 由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 散成细小水滴, 像降雨一样均匀洒布在灌溉地段上。按喷头的结构形式与水流的形状, 又可分为旋转式、固定式和孔管式3种。 
果园喷灌系统(固定式)示意图 喷灌经济效益 主要有: ❶省水。单位面积上用水量约为地面灌溉的1/4; ❷保土。喷灌强度可以控制, 减少地面径流引起的土、肥流失现象, 避免渍水和盐碱化,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 ❸调节果园小气候。霜前喷灌,可利用湿土热容量防止晚霜对果树的危害;花前3~4个星期连续喷灌, 可使果树延迟开花, 避免晚霜的影响; 夏季喷灌, 可降低叶温、气温和土温,避免高温对果树的伤害, 不仅能提前采收果实, 而且可促进果实着色和提高产量; ❹经济利用土地, 节省劳力。可省去田间灌溉渠道, 充分利用土地, 且便于机耕, 利于实现果园机械化, 还可把果园喷灌与喷药结合进行, 从而大大节省劳动力, 在相同条件下, 喷灌所需劳动量仅为地面灌溉的1/5~1/4。喷灌设备的投资虽比传统灌溉方式高, 但从喷灌取得的效益, 却是传统灌溉方式所不及的, 从发展来看, 喷灌具有广阔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