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觉民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县,亦作闽侯、侯官(均今福州)人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州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进庄应大学,攻哲学,精通日、英、德文,在日加入同盟会,与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情同兄弟,称为“三林”。宣统三年(1911年)春。同盟会筹划广州起义,林在福建组织几十位革命战士赴义,并给父亲、妻子写下了有名的《绝命书》,誓“光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绝命书》感情深挚,痛言为国牺牲虽“百死而不辞”。起义时,领先攻两广督署,受伤被俘。受审时毫无惧色,慷慨宣传革命主张,数日后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其著、译有《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六国比较宪法论》。 林觉民
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十四岁进全闽高等学堂,接触到外国资本主义文明和进步思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学习一年日文后入庆应大学,攻读哲学及英语、德语。此间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十月(1910年11月)孙中山和同盟会主要骨干黄兴、赵声等人筹划在广州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次年初春,在日本的同盟会员得黄、赵自香港的来信后,遂即回国。后写《绝命书》给妻子:以天下人为念,甘愿牺牲我的生命和你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永远幸福。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他随同黄兴往攻督署,举枪冲锋,一直攻入署内,激战中受伤被俘。在关押中大义凛然。遂从容就义。遗体与死难烈士共七十二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岗。 林觉民1887—1911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学习,1905年赴日本留学,在庆应大学学文学、哲学。留日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于四月组织福建同志赴广州参加起义。在黄花岗之役中,他率领敢死队袭击总督衙门,受伤后被俘,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五岁。起义前夕,曾写三封“绝笔书”。在《致父老书》中,说明了亡国的危险,希望父老奋然觉醒,齐起救亡。在《禀父书》的四十一个字里,阐明了自己一死,虽会累及父亲、妹弟吃苦,但却对全国同胞有益,请求宽恕。还“泪珠和笔墨齐下”地给他的妻子陈意映写了《与妻书》。两人感情甚笃,林曾以自己的感受和见闻写过一篇《厚爱》,被时人称为“理义公正,才情高绝”之文。在《与妻书》中,缅怀革命大业,说服妻子理解他“为天下人谋家福”的志向;指出几万万同胞正受煎熬,无时不在受生离死别之苦,不革命就无法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嘱咐妻子教育孩子“以父志为志”,继承革命事业。三封“绝笔书”表现了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爱情与事业关系上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堪为后人之楷模。 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Lin Juemin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毕业后赴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遗有《绝笔书》,表达其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 ☚ 秋瑾 苏曼殊 ☛ 林觉民1887—1911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战斗中受伤被害。起义前夕作《绝笔书》勉励人们起来复兴祖国,另有译、著《六国比较宪法论》、《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 林觉民1887~1911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十月(1910年11月)孙中山和同盟会主要骨干黄兴、赵声等人筹划在广州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次年回国。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他随同黄兴往攻督署,举枪冲锋,一直攻入署内,激战中受伤被俘。在关押中大义凛然,从容就义。遗体与死难烈士共72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岗。 林觉民1887~1911Lin Jueminmodern proser. Works: Original Love,Letter to My Father,Letter to My Wife,etc.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近代民主革命者。福建闽侯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四岁时进福建高等学堂,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毕业后留学日本入庆应大学文科学习哲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春,接到黄兴、赵声的通知,旋回国约集福建同志筹备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晚广州起义发动,在黄兴的率领下,他和方声洞等近二百人首先攻入总督衙门,发现两广总督张鸣歧已经潜逃,旋分路去接应其他几路起义军,途遇清巡防营,在激烈的巷战中不幸受伤被俘,英勇就义。遗有《绝笔书》,感情深挚,充满舍身救国的革命精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