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觉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觉民1887—1911

福建闽县,亦作闽侯、侯官(均今福州)人
同盟会员。辛亥广州起义烈士。
字:意洞
号:天外生、抖飞

林觉民1887—1911

近代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州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进庄应大学,攻哲学,精通日、英、德文,在日加入同盟会,与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情同兄弟,称为“三林”。宣统三年(1911年)春。同盟会筹划广州起义,林在福建组织几十位革命战士赴义,并给父亲、妻子写下了有名的《绝命书》,誓“光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绝命书》感情深挚,痛言为国牺牲虽“百死而不辞”。起义时,领先攻两广督署,受伤被俘。受审时毫无惧色,慷慨宣传革命主张,数日后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其著、译有《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六国比较宪法论》。

林觉民

双杰传——方声洞林觉民传乐茞军(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79年8月版
118页
黄花遗址——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绝笔书 福建日报1959年6月5日
回忆林觉民烈士
革命的情操——从林觉民的绝笔书谈起
岗上黄花分外香——记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
林觉民烈士
郑坦
实元
张斌
福建日报1961年10月8日
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羊城晚报1981年3月25日
林觉民烈士 解放军报1981年3月29日
碧血殷殷红 黄花岁岁香——忆大哥林觉民
“为天下人谋永福”——林天立谈祖父林觉民烈
林秀慧
文肃
福建日报1981年9月24日
工人日报1983年1月10日
“儿告大罪,儿今死矣”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传
天啸生少年先锋1926年1卷1期
中兴周刊1934年53期
中兴周刊1934年63期
广播周刊1935年31期
黄花岗烈士的壮语与悲歌(上、下)
发扬大爱的林觉民烈士
七十二烈士——林觉民
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林觉民传略
遗书前后
林觉民小传
林觉民伉俪情深
林觉民
易大德
心园
侯悟
袁定中
徐国地
范能船
潘兴富
王培尧
陈永康
*中国一周1968年936、937期
*今日中国1975年55期
*励进1977年379期
人物1980年3期
福州历史与文物1981年1期
*今昔谈1981年1期
中学历史1983年2期
*中外人物专辑第2辑第179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162页
林觉民范启龙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2辑第
5页,民国人物传第4卷第1页
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
林觉民
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黄花岗烈
士林觉民
刘子青
张敏孝
苏贵民
翟厚良
*中国历代人物评传(下册)第299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91页
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第430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344页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林觉民与他的遗书
在决定祖国命运的紧急关头
林觉民传(附绝笔书二)
林觉民
林觉民及其绝笔书
正平
孟昕伯
邹鲁
王健民
陈凡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第340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探索第169页
中国国民党史稿第5册第1336页
*民族英雄及革命先烈传记(下册)第87页
*尘梦集第241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林觉民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传
林觉民(附林觉民赴义前别妻书)
李志等
严如平
戴晋新
迟钝
张相文
近代爱国者人物剪影第253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第132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7册第267页
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发展第545页
南园丛稿卷八
*革命人物志第2集第445页
闽县烈士林觉民事略郑贞文闽贤事略初稿第184页

林觉民

闽都骄子:林觉民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故居辟为福州辛
亥革命纪念馆
云 北 管伯华
李方诗等主编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323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277页
林烈士觉民事略
林觉民(1887—1911)
失 名
王玉华 陈 仲
辛亥人物碑传集第105页
近现代福州名人第276页

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十四岁进全闽高等学堂,接触到外国资本主义文明和进步思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学习一年日文后入庆应大学,攻读哲学及英语、德语。此间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十月(1910年11月)孙中山和同盟会主要骨干黄兴、赵声等人筹划在广州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次年初春,在日本的同盟会员得黄、赵自香港的来信后,遂即回国。后写《绝命书》给妻子:以天下人为念,甘愿牺牲我的生命和你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永远幸福。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他随同黄兴往攻督署,举枪冲锋,一直攻入署内,激战中受伤被俘。在关押中大义凛然。遂从容就义。遗体与死难烈士共七十二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岗。

林觉民1887—1911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学习,1905年赴日本留学,在庆应大学学文学、哲学。留日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于四月组织福建同志赴广州参加起义。在黄花岗之役中,他率领敢死队袭击总督衙门,受伤后被俘,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五岁。起义前夕,曾写三封“绝笔书”。在《致父老书》中,说明了亡国的危险,希望父老奋然觉醒,齐起救亡。在《禀父书》的四十一个字里,阐明了自己一死,虽会累及父亲、妹弟吃苦,但却对全国同胞有益,请求宽恕。还“泪珠和笔墨齐下”地给他的妻子陈意映写了《与妻书》。两人感情甚笃,林曾以自己的感受和见闻写过一篇《厚爱》,被时人称为“理义公正,才情高绝”之文。在《与妻书》中,缅怀革命大业,说服妻子理解他“为天下人谋家福”的志向;指出几万万同胞正受煎熬,无时不在受生离死别之苦,不革命就无法摆脱这种悲惨命运;嘱咐妻子教育孩子“以父志为志”,继承革命事业。三封“绝笔书”表现了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爱情与事业关系上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堪为后人之楷模。

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Lin Juemin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毕业后赴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遗有《绝笔书》,表达其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

☚ 秋瑾   苏曼殊 ☛

林觉民1887—1911

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战斗中受伤被害。起义前夕作《绝笔书》勉励人们起来复兴祖国,另有译、著《六国比较宪法论》、《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

林觉民1887~1911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十月(1910年11月)孙中山和同盟会主要骨干黄兴、赵声等人筹划在广州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次年回国。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他随同黄兴往攻督署,举枪冲锋,一直攻入署内,激战中受伤被俘。在关押中大义凛然,从容就义。遗体与死难烈士共72人合葬于广州黄花岗。

林觉民1887~1911Lin Juemin

modern proser. Works: Original Love,Letter to My Father,Letter to My Wife,etc.

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近代民主革命者。福建闽侯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四岁时进福建高等学堂,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毕业后留学日本入庆应大学文科学习哲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春,接到黄兴、赵声的通知,旋回国约集福建同志筹备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晚广州起义发动,在黄兴的率领下,他和方声洞等近二百人首先攻入总督衙门,发现两广总督张鸣歧已经潜逃,旋分路去接应其他几路起义军,途遇清巡防营,在激烈的巷战中不幸受伤被俘,英勇就义。遗有《绝笔书》,感情深挚,充满舍身救国的革命精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