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松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松鼠sōngshǔ哺乳动物,外形略像鼠而较大,尾巴蓬松而长。生活在松林中,善跳跃,喜吃松子和核桃等。 松鼠【同义】总目录 松鼠松狗 鼠类 鼠类鼠(松鼠;田鼠;仓鼠;竹鼠;巢鼠;沙鼠;黄鼠;灰鼠;银鼠;花鼠;飞鼠;跳鼠;豚鼠;姬鼠;麝鼠;鼢鼠;袋鼠;负鼠;石鼠;鼫鼠) 鼩(树鼩;麝鼩) 鼫 鼯(鼯鼠;鼯猴) 鼱(鼩鼱) 鼷 鼪 鼲 鼵 鼦(鼦鼠) 蠝 鸓 鼮 鼢 飞生 ☚ 猴子 家畜 ☛ 松鼠fur squirrelSciurus vulgaris L. ,又称灰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以及欧洲各地。体形细长,体长18~26 cm;尾长而蓬松,常超过体长之半。冬毛为灰褐色;耳端具黑色的毛簇。夏毛红色或黑褐色。林栖,在树上或树洞内营巢。嗜食松子和其他核果,也食嫩枝、幼芽,昆虫和鸟卵等,对林区有一定的危害。每年约产仔3次,每胎4~6仔。毛皮轻而暖,可制裘,经济价值很高。 松鼠啮齿目松鼠科的1个种。中国分布有3个亚种。尾毛蓬松,耳端有1簇黑褐色长毛。雌性体长215~272mm,体重270~500g,雄性体长210~255mm,体重330~455g,前肢趋长,前足掌裸,掌垫2指垫3;后足趾垫4。乳头4对。尾长170~262mm。栖息于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巢离地面约3~10m。平时多1~2只活动,但在食物极端贫乏时,有结群迁移现象。秋季食量可达60g/次。1~2月发情,延续2周,妊娠期35d,年产仔2~3次。新生母兽每胎产3~6仔,经产母兽每胎产5~10仔。仔兽经8~9个月达性成熟。 松鼠 松鼠songshuSciurus vulgaris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1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耳廓直立,冬季耳廓顶端的黑灰色毛簇极为显著。夏季跖部部分裸露,冬季生有密毛。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为山林害兽。吃食时,以后肢坐在树枝上,用前肢握食。春秋各换毛一次。年产1~2窝,每产4~6仔。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和内蒙古南部的东陵,尤以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中最多。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毛皮可制皮衣,尾毛可以制笔。 图388 松鼠 ☚ 啮齿目 花鼠 ☛ 松鼠 松鼠Songshu啮齿目松鼠科动物的统称。身体细长,尾长大多与体长相等。后肢与前肢等长或长于前肢,前足掌裸露,爪锐利成钩状。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门齿无齿根,可终生生长;无犬齿;上颌每侧有前臼齿2个、臼齿3个,下颌每侧有前臼齿1个、臼齿3个。颧骨较大,构成颧弓的前半部。额骨有较为发达的眶后突起。大多生活在山林之中,有树栖、地栖和地下穴居三种生活类型。树栖的种类尾巴较长,尾毛蓬松,耳壳大;地面生活的和地下穴居的种类尾巴短,耳壳小。常在早、晚活动,可以上树,善于跳跃,食物以坚果、浆果及农作物的种子为主。由于身轻体巧和行为活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数量过多时,可以对林木造成一定的危害。全世界约有240种,分布在我国的有26种,常见种类有灰松鼠、(Sciurus vulgari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花鼠(Tamias sibiricus)等。灰松鼠又称松鼠、灰鼠,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白天常在树上活动。口无颊囊,尾毛蓬松,尾长超过体长之半,背毛以灰色和灰褐色为主,腹毛白色。以松子、核果及嫩芽为食,巢多营在树洞中。岩松鼠多在岩石间活动,巢多营在岩石缝中,以坚果、胡桃、杏以及农作物为食。花鼠因背上有数条黑色花纹而被称作五道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华北一带,常潜伏在倒木下或树根基部的洞穴中,能攀树。颊囊发达,食物以松子、坚果为主,有贮藏食物的习性。 岩松鼠 ☚ 喜鹊 蝙蝠 ☛ 松鼠squirrel 松鼠squirre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