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松花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松花江【同义】总目录 松花江速末水 松花江❶专区名。位黑龙江省南部,南邻吉林界。清初属呼兰副都统辖地,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拉林副都统,同治间置呼兰厅,光绪间,置宾州厅、五常厅和双城厅。1913年分属江省绥芬道和吉省滨江道。1954年属江省直辖。1958年置专区,辖巴彦、道河等13县,沿哈尔滨市。1970年改治阿城县,领县有变动。1972年复移沿哈市。地处松嫩平原中部,产玉米、水稻、大豆、甜菜、亚麻等,工业以酿酒、乳制品、纺织为主。境内有:龙山游览区和青云滑雪场。滨绥、滨洲、滨北、哈大、拉滨等铁路过境。 松花江中国河流。松花江南源为正源,曾称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河长958 km,落差1556 m,流域面积7.34万 km2;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河长1370 km,落差441.8 m,流域面积29.70万 km2。松花江正源在扶余县三岔河,与嫩江汇合后称松花江干流。松花江干流长939 km,落差78.4 m,在黑龙江省同江县注入黑龙江,区间流域面积18.64万 km2。松花江按南源计,全长1897 km;按北源计,全长2309 km。松花江流域面积55.68万 km2,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44.8%,占全国总面积的5.8%。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 km2的河流有86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0 km2的河流有17条。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26.8 mm,东南部山区可达700~800 mm,西南部平原仅350~400 mm。6~9月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70%~80%,而7、8月份雨量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734亿m3,其中嫩江227亿m3,正源172亿m3,干流335亿m3。水资源总量880亿m3。流域人均水量1568 m3,耕地亩均水量433 m3,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2/3和1/4。水力资源蕴藏量660万kW,其中正源140万kW,嫩江227万kW,干流及其支流293万kW。 松花江 053 松花江黑龙江最大支流。有南北两源。北源源于伊勒呼里山南麓,由北向南流。南源源于长白山天池,由东南向西北流,两源于大安和扶余附近相汇,往东北于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自天池至河口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流量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600万千瓦,建有丰满、白山等水电站。水系通航里程达1500公里。盛产鲤、鲫、鳇、鲑等鱼类。 ☚ 黑龙江 珠江 ☛ 松花江 松花江Songhuajiang黑龙江最大支流。上源有二:北源嫩江,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勒呼里山南麓;南源第二松花江,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上的白头山天池。西北流到扶余县三岔河汇北源嫩江后始称松花江。从三岔河起,又折向东北流,在同江市附近注入黑龙江。若以嫩江为源,全长1 927公里,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若以第二松花江为源,总长1 840公里。主要支流有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等。全长1 045公里的松花江干流,可分上、中、下游三段:从三岔河两源汇合处到哈尔滨为上游;哈尔滨到佳木斯为中游;佳木斯到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为下游。松花江干流一般都有较深广的河槽,坡降平缓,江宽水深,含沙量少,水量丰富,对航运最为有利,全流域通航里程共2 600公里。哈尔滨以下江段,可航行千吨级轮船,是东北地区最好的水运干线,其货运量占我国境内的黑龙江流域货运总量的95%。但是在其上中下游也有不利于航运的自然条件。上、下游位于松嫩和三江平原,坡度小,水流缓,蛇行现象严重,河中岛洲棋布。上游河面较窄、下游河床可宽至3—5公里。中游主要穿行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之间,坡度较大,河床窄,并有浅滩、岩石出露。如依兰浅滩,长27公里,河宽250—300米,底盘岩石出露,对航行造成极大威胁,成为松花江上有名的“铁门槛”。松花江流域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毫米,山区可高达700—800毫米。加之这里气温低,水面蒸发量小,所以松花江的径流量比我国降水情况相同的其他地区都要大,持续时间也较长。特别是夏秋季节,松花江洪水来势过猛,对周围造成极大威胁。据统计,自有水文记录以来到1957年的48年间,松花江曾发生过8次较大的洪水,平均每六年一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径流量丰富外,还与流域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有直接关系。松花江干流最大年径流总量为84.5立方公里,最小年径流总量为12.2立方公里,最多和最少年变差达6.9倍。松花江流域夏秋季,雨量过大、过分集中,且多暴雨。在降水的影响下,松花江干支流洪峰时起时落,常呈现出多峰的变化形式。松花江有5个月左右的冰期,河流冰冻层厚度可达1.2米左右。松花江水力资源丰富,总蕴藏量可达600多万千瓦,目前已开发的水力资源尚不及蕴藏量的十分之一。著名的大型电站有小丰满、白山等。松花江还盛产鲤、鲫、鳇、大马哈鱼等鱼类。 ☚ 黑龙江 第二松花江 ☛ 松花江黑龙江最大支流。主源第二松花江,出长白山天池,西北流到扶余县汇嫩江后称松花江。折向东北流至同江县入黑龙江。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55万余平方公里。 松花江水名。中国大河之一,亦为黑龙江最大支流。今吉林省扶余县以上流段,又曰第二松花江,此以下至注入黑龙江处称第一松花江。以其全程或一段流程与嫩江作为一河见于史载的名称有:弱水(汉至晋对第一松花江与嫩江及同江县以下之黑龙江的合称)、难河、那河(“弱水”之异译)、粟末水(为南北朝至唐第二松花江的名称)、混同江或黑龙江(辽金时指今松花江和其注入后之黑龙江)、鸭子河(辽圣宗时对第一松花江西段之称,一说指今吉林市以下之第二松花江,或说为洮儿河)、宋瓦江、浯剌江(一作乌拉江,蒙古人称之,疑以其流经乌拉地方得名)。今名始见于明代。清代亦称“松阿哩乌拉”(满语,“松阿哩”,意为“天”;“乌拉”,“河”之意),时也将松花江及其注入后之黑龙江流段统称为松花江。今松花江发源于中朝边境之白头山天池,全长1840公里。其流域为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五代以前,江以东为肃慎族系诸族区域,江以南和以西为貊族系夫余、高句骊、豆莫娄等族分布区。五代至明末,为女真人渔猎、农耕场所,清代属满族“肇兴”之地范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