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杵臼之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杵臼之交 【出处】:《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故事】:东汉时,有个儒生叫公沙穆,是一个有才学的人,特别对韩诗、公羊春秋很精通。为了求得更高的才学,他就外出游学去。到了京都太学里求学时,路费已全部用完。怎么办呢?他就换了一下衣服,打扮成做帮工的样子,到吴祐那儿去舂米。吴祐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家。在舂米时,吴祐和他闲谈。吴祐听了他的谈论,十分惊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帮工,公沙穆也说了自己的情况。两人在学业方面有共同语言,在杵臼旁边就结交为朋友。 【意思】:在杵臼旁边结交的朋友。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舂米的器具。比喻不讲身分、不计贫贱而结交成为朋友。 【古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
杵臼之交 杵: 舂米的木棒。臼: 石臼。典出《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便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在东莱山求学,因缺少资助求学的钱粮,他便穿上百姓的衣服去当雇工,为陈留郡吴祐家舂米。吴祐得知真情后,大惊,便与公沙穆结为朋友。 后来,人们便借“杵臼之交”指不计身份地位而结交的朋友。 杵臼之交chǔjiùzhījiāo杵: 舂米的木棒。臼: 石臼。典出《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便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杵臼之交杵臼:舂米的工具。在杵臼旁结交的朋友。比喻不计较地位结交的好友。东汉时,胶东人公沙穆曾任辽东属国都尉。他早年游太学时钱粮用光,化装成佣人到经学家吴祐家中舂米挣钱。吴祐偶尔与之谈论经书,公沙穆出语不凡,令吴祐惊诧不已,两人在杵臼旁结为挚友。(见《后汉书·吴祐传》) 各种友谊 各种友谊同学的友谊:窗谊 同窗之情 ☚ 友谊 友谊很深 ☛ 杵臼之交chǔ jiù zhī jiāo杵臼:指木棒和石臼,为舂米用的工具。和舂米的人结为朋友。形容结交朋友不以贫贱为标准。making friends with the poor, true friendship 杵臼之交chǔ jiù zhī jiāo杵臼:棒槌与石臼,舂捣粮食的工具。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杵臼之交chǔ jiù zhī jiāo指不计较贫贱的友谊。杵臼: 棒槌与石臼,舂粮的工具。也作“臼杵之交”。 杵臼之交chǔjiùzhījiāo见“杵臼交”。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6:“追忆乾隆丙辰荐鸿博入都,在赵横山阁学处见美少年张君名顾鉴者,彼此订~。” 杵臼之交chǔ jiù zhī jiāo杵:古时舂米的棒槌。臼:古时舂米的石臼。交:结交,交情。《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指交友不嫌贫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