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❶ 中国古代音乐官署。 名称始于秦。秦与西汉惠帝时均设乐府令。这里的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汉武帝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作为为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其任务:一是掌管朝廷宴会和皇帝出行时所用的音乐;二是采集民歌和民间乐曲。汉哀帝时,乐府这一机构曾被撤销;晋、隋、唐时,又被恢复,但名称稍有变化,有时曾称为太乐乐府。 唐时还另设教坊、梨园。唐以后不再有此设置。 ❷ 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原指汉朝主管音乐的官署所采集、所创作的“歌诗”,形式与古体诗同,但要求能配乐演唱。魏晋六朝时,将这种汉代所称的“歌诗”叫作“乐府”。后来,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创作的作品为乐府。 宋元以来的词曲,因为配合音乐可演唱,也有人称为乐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