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杭州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杭州湾 083 杭州湾位于浙江东北,上海东南,钱塘江口处。湾口称王盘洋,有王盘山、白山等岛屿。海湾呈喇叭形,水浅,两岸筑有海堤,潮汐现象强烈,“钱塘潮”景象壮观。 ☚ 胶州湾 厦门港 ☛ 杭州湾 杭州湾Hangzhou wan在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接钱塘江。海湾北岸延伸到上海南郊的南汇嘴,南岸延伸到穿山半岛的峙头山。东部大体与东经122°线相合。整个海湾在平面上为一个巨形三角港。北岸主要为平原岸线,沿岸有大片海涂,西部独山至钱塘江口有少量海岸山和离岸较近的岛屿;南岸除龙山、伏龙山一段外,几乎全为平原岸线,海涂面积比北岸更大。湾内岛屿有王盘山、滩浒山、白山、东西霍山等。杭州湾长年水浑,含泥沙较多,水底泥沙层较厚,基本属浅水湾。泥沙主要来源于钱塘江和长江。这里由于受“北赤道海流的黑潮”影响,潮流方向一般自南向北;但在自北向南的“中国沿岸流”的作用下,长江下泄泥沙被搬运到杭州湾域,形成该湾一股泥沙流带。其含沙量达1 000克/m3。杭州湾的水深与潮流流向流速有关。如在正常涨潮流和落潮流交换水域,其水深为10—12米;在涨潮流快速水域,水深为20—40米;两海岸地带及其未到落潮就先转流向的水域,一般水深较浅,在6米以内;海湾西部怒潮刚开始形成的地方,由于泥沙流带迂回,水深也较浅。杭州湾水域的潮汐主要属半日潮,但也有日夜潮。一般而言,春分至秋分,夜潮大于日潮;秋分至春分,日潮大于夜潮。杭州湾因入海口受潮流的强烈顶托和处于外宽内窄的喇叭口形胜之状,使这里聚集了比我国其他河口都要大的潮波能量,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钱塘秋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涌潮达到最大。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为抵御海潮对岸区冲刷,保护农田和村镇不受侵袭,在杭州湾沿岸修建了长达三百公里的浙江海塘工程。杭州湾的潮汐,自东向西平均潮差在3.5—5米之间。其中澉浦附近海湾潮差最大,可达8—9米。据推算,杭州湾的潮汐能若能开发,其年发电量至少可达200亿度。潮能资源之富,不仅在国内屈指可数,就是在国外也颇有名气。杭州湾水域中的表层水温,冬季高于气温,夏季低于气温。海水含盐量,从东往西渐低,幅度在30‰—10‰之间。杭州湾水下泥层较厚,质地松软,加上来自长江、钱塘江的有机物质,使这里成为一些鱼类最佳的洄游场地和产卵场地。海湾内常栖鱼虾有子鱼、鲳鱼、齐鱼、白虾;一般性洄游鱼类有海蜇、银鱼、鳓鱼等。 ☚ 中国的海湾 北部湾 ☛ 杭州湾在浙江省东北部及上海市东南。西接钱塘江,东临东海。呈喇叭形。加之湾底沙坝的雍水,潮汐现象强烈,以钱塘潮(海宁潮)著称。富潮汐能和渔业资源。 杭州湾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上海市东南,钱塘江口外,地处沪、杭、甬地区前沿。1932年1月, 日军以10万兵力,80艘舰船,300架飞机,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犯。当时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展开了著名的“淞沪”抗战,给日军重大杀伤,使日军4次更换司令,7次派出援兵。最后, 日军利用大雾,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登陆,实施侧后包围,使上海守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日军于11月11日占领上海,随即直抵南京城下,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迁往武汉,致使江南大部河山沦陷。 杭州湾han zhou wanHangzhou Ba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