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杭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杭州 杭州倪锡英著。1936年8月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列入都市地理小丛书。收《杭州——人间的天堂》、《湖中胜迹》、《北山》、《南山》、《杭州生活印象》等11篇。 ☚ 南京 文人剪影 ☛ 杭州【同义】总目录 杭州武林 杭州 215 杭州浙江省省会。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大运河南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秦设钱塘县,南北朝末期置钱塘郡。隋改为杭州。隋炀帝开凿运河达杭州,使之一跃成为重要的商城。唐朝后修凿“六井”,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五代时为吴越国都,当时即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宋苏东坡在其任职期间,对西湖进行了疏浚,使这一佳处保留至今。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把杭州改行在所升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迁都临安,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南宋亡后杭州一直为浙江省省城。杭州是我国重要的丝绸工业基地之一。麻纺、棉纺、食品、造纸、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建材工业都有相当规模,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都锦生丝绸织锦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就在杭州市区。 ☚ 扬州 宁波 ☛ 杭州 杭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隶江南东道。《旧唐书·地理志》:“杭州上,隋余杭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李子通,置杭州,领钱塘、富阳、余杭3县。六年,复没于辅公祏。七年平贼,复置杭州。八年,废潜州,以于潜县来属。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分钱塘置盐官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余杭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杭州。旧领县5,户30571,口153720。” ☚ 汉代郡县 杭州路 ☛ 杭州 杭州古时名城,别称武林。今为浙江杭州市。秦置钱塘县,陈改县为钱塘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杭州。五代时吴越建都于此,称为西府。宋初为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改为临安府,为南宋时期国都。元至正十四年改府为杭州,十五年升州为杭州路,明改为杭州府,清因之。城原有,明太祖年间重筑,城周六千四百余丈,高三丈。设城门十座,东五门,曰候潮门、永昌门、清泰门、庆春门、艮山门,西三门,曰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南门曰凤山门,北门曰武林门,水门四。府治位于城之西南,有钱塘、仁和二县附郭。宋、元时置有市舶司。丝织业发达,特产织锦、丝绸、檀香扇、张小泉剪刀等。有西湖、雷峰塔、六和塔、开元寺、积善海会寺、圣因寺、富景园、琼花园、北园、桂隐园等名胜古迹。西湖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断桥残雪等著名景观。文澜阁为清代《四库全书》 藏书地之一。 ☚ 上海 湖州 ☛ 杭州 杭州今浙江杭州,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杭州最早称余杭。相传,大禹曾在此舍杭登陆,故名。早在4700多年前,杭州已有了以黑陶文化为特征的“良渚文化”。春秋战国之际,杭州大部分属越国,北部属吴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杭州为会稽郡属下的钱塘县,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史籍记载中。杭州之名始用于隋朝。开皇九年 (589),隋文帝杨坚平定南朝陈后,改钱塘县为杭州,州治设在余杭。开皇十二年 (592),在凤凰山麓筑城,城周约36里,即今日杭州市的前身。杭州作为都城的历史始于南北朝。南齐永明三年 (485),齐豪强借校籍敲诈舞弊,致使百姓大量破产流亡。富阳 (今浙江富阳) 人唐寓之率流民在新城 (今浙江新登) 起义,次年,唐寓之攻占钱唐县自立为帝,设百官,立太子,国号吴,以新城戊为天子宫,钱唐县厢为太子宫,建立了钱唐县 (即杭州) 历史上第一个都城,不久,起义失败,五代十国时,钱镠在此建吴越国。都杭州,改称西府,又名西都,并进一步开发杭州,对杭州城进行扩建。又修筑捍海塘,使城市免受潮汐的干扰破坏,以利发展生产。唐末大顺元年 (890) 及景福二年 (893),钱镠先后在杭州兴建、扩建罗城,罗城城周达70里,东南沿江,西濒钱塘湖、霍山,南至六和塔,北达艮山门外范浦。据《吴越备史》载,罗城有城门十座,建筑十分考究,修有高大城楼,东有钟鼓报时,西有武台,可容兵百余人,罗城要道有重兵把守。因城南北宽、东西窄,形如腰鼓,故又有 “腰鼓城” 之称。钱镠时还在杭州筑 “子城”、“夹城” 子城位于凤凰山东麓,为宫城、夹城筑于子城之外围。罗城与夹城的面积之和大于今日杭州市。吴越国时,西湖得到疏浚、修整,华屋高宇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商旅如织,风帆如云,一片繁华景象。吴越国佛教盛行,灵隐寺、六和塔、保俶台、雷锋塔都是当年佛教兴盛的标志,故吴越有 “佛国” 之称。北宋统一后,杭州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东南的一大都会。南宋都城南迁,建炎三年 (1129),升杭州临安府,故杭州又称临安。绍兴八年 (1138),正式定临安为行都,从此,杭州不仅是 “东南第一州”,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入到我国六大古都的行列之中。宋高宗都临安后,即在城内大兴土木。宋临安城分内、外二城,内城建于凤凰山,为皇宫,又称大内。城周9里,在吴越旧治基础上加以扩建,内有皇都宫殿,气势森严。从皇宫和宁门向北至武林门建有一条御道,称天街,又名御街,长达13500尺。御道两旁开凿河渠,将皇帝与百姓分开。外城即以罗城为基础修建而成,开城门13座,并有护城河、瓮城等防卫系统。为便于管理,临安城被分为13厢,其中城内9厢,城外4厢,各设厢官管理。城内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不同经济区,东门菜、西门水、北门米、南门柴,各区既有区别,又互有联系。御街、荐桥街、后市街等主要街道,构成了临安城繁华的商业区,人称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各种专业性集市、商行、茶坊、店铺遍布里弄巷坊。商业繁荣也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造纸、印刷、瓷器制造都是临安城中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对宋及后代有着巨大影响。印刷业、造纸业的兴盛,标志着临安文化的发达。南宋,西湖被进一步开发利用,不仅用于农田水利,而且建成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沉缅于湖光山色,饮宴游乐。马可波罗面对秀丽的西湖称羡不已,将杭州誉之为 “世界最富丽名贵” 的 “天城”。南宋,是杭州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在宋辽、宋金交战时,这只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入临安。临安结束了近140年的都城历史 元改临安府为杭州路,杭州之名沿用至今。随着全国政治重心的北移,杭州失去了政治桂冠,但其经济地位仍旧重要。明清两代,以其物产富庶,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商业繁荣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仍为我国东南的一大都会。 ☚ 汴梁 临安 ☛ 杭州 杭州Hangzhou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在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大运河南端,沪杭、杭长、浙赣三铁路交点。全市辖6个区、6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30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人口131.96万,非农业人口107.3万。杭州历史悠久。据郊区“良渚文化”遗址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周代以前杭州称“禹航”。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唐改钱塘县。五代吴越和南宋先后在此建都,成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元代建立行省制度,杭州从此为浙江省省会。明、清又为杭州府治。1927年析杭县为杭州市。杭州在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部一大都会。唐代为商埠,五代和南宋时商业、手工业发展鼎盛。北宋后期发展为全国四大商港之一。但是直至1949年,杭州一直是落后的消费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原有丝织、制茶等工业迅速发展外,还兴建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目前工业结构以机械、纺织、化工、食品为4大支柱,电子仪表、家用电器、冶金、橡胶、造纸等产业也有较大发展。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9.7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93.74%。杭州传统性的丝绸工业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自古有“丝绸之府”之称,是全国主要丝绸工业基地之一。全市共有丝织品生产厂20多家,绸缎产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出口绸缎占全省2/3,与苏州、湖州并列为全国“三大绸市”。著名的丝织品种有织锦缎、古香缎、彩锦缎等。手工业工艺品,如剪刀、绸伞、扇子、花边、织锦等做工精细,花色品种繁多,驰名中外。龙井茶叶、西湖莼菜、西湖藕粉、天竺筷、糖桂花等名特产也有很大发展。杭州文化发达,有著名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学校。杭州是一座山清水秀的风景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著名于世的西湖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沿湖胜景有:三潭印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双峰插云等;环绕西湖有玉皇山,虎跑,黄龙洞等名山、名泉和名胜;著名的古迹有飞来峰、烟霞洞、岳飞墓、灵隐寺、六和塔等。 ☚ 南通 宁波 ☛ 杭州háng zhōu《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粉锡(4)。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 杭州浙江省省会。古称余杭、钱塘。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30平方公里,辖6区7县,人口533万。杭州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并称中国六大古都。秦朝始置钱唐县。隋开皇9年置杭州。唐朝改称钱塘。五代时的吴越国和南宋王朝曾先后在杭州设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浙江省会。杭州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山、水、洞、泉、园林,古建筑兼而有之,以西湖为中心构成了49平方公里的风景游览区,计有名胜风景5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环湖山峦迭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杭州也是浙江省文化中心。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是全国名牌大学。浙江博物馆内的文澜阁为藏放《四库全书》的7大书阁之一。杭州著名土特产有西湖龙井茶叶、杭州白菊花、西湖藕粉、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丝绸织锦。杭州系对外开放城市,同日本歧埠市、美国波士顿市、澳大利亚碧瑶市缔结了友好城市。 ☚ 努库阿洛法 奈良 ☛ 杭州 杭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胜地。今浙江省省会。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内北岸。历史悠久,秦代建钱塘县,隋开皇九年 (589) 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 (907—978) 和南宋 (1127—1279) 在此建都。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南宋时称临安,是该城鼎盛时期,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和外贸重要城市。处京杭大运河南端,沪杭、浙杭等铁路交汇点,公路、航运发达,是中国东南沿海交通枢纽之一。工业以丝绸业为中心,素称 “丝绸之府”。有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古迹。著名的有灵隐寺、六和塔、岳飞墓与庙、凤凰寺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南宋皇城和宫窑遗址等。又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以西湖风景最著名。 ☚ 扬州 绍兴 ☛ 杭州 杭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胜地。今浙江省省会。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内北岸。历史悠久,秦代建钱塘县,隋开皇九年 (589)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907—978) 和南宋 (1127—1279)在此建都。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南宋时称临安,是该城鼎盛时期,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和外贸重要城市。处京杭大运河南端,沪杭、浙杭等铁路交汇点,公路、航运发达,是中国东南沿海交通枢纽之一。工业以丝绸业为中心,素称 “丝绸之府”。有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古迹。著名的有灵隐寺、六和塔、岳飞墓与庙、凤凰寺(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南宋皇城和宫窑遗址等。又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以西湖风景最著名。 ☚ 扬州 绍兴 ☛ 杭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余杭县(今浙江余杭县西余杭镇苕溪南岸),次年移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余杭郡,唐武德四年 (621年) 复名杭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余杭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杭州。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 升为临安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