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行书录城南唱和诗卷
元。纸本。纵31.6厘米,横21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杨维桢(元元贞二年—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山阴(浙江绍兴)人。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进士,官天台尹,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任。避乱居富春山、钱塘,又徙居松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召至南京,不久辞归,抵家卒。工诗文。善书法,行草尤具一格。李东阳评:“铁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其为人。”此卷作品,行书录宋张栻《城南诗》20咏。朱熹所书《城南唱和诗》,元代为钱伯广收藏,遂请杨维桢补写了张栻原诗裱于后面,到清初才被孙承泽重装时分开,变成两卷。此卷写作时间为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杨氏67岁。书法拗强苍劲,沉着畅快,带有斜欹错落的狂态,具有“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的独特风格,与其恣肆不拘的性情相统一。卷后有陈献章、谢肇浙跋。《石渠宝笈三编》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