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继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继洲明针灸学家。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万历(1573—1620年)中任太医院医官。巡抚山西御史赵文炳得痿痹疾,他以针灸治愈,声名远播。家传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在此基础上,利用前人医学文献,结合总结自己行医经验,补辑成《针灸大全》十卷,绘图立说,颇称详赅,在针灸医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杨继洲1522~1620明代著名针灸学家。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幼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而业医。曾任嘉靖帝侍医,隆庆二年(1568)任职于圣济殿太医院;万历年间(1573~1620)仍任太医院医官。他博览群书,通各家之说,行医4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尤精于针灸,治病常针药并重。他博采众书,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编成《针灸大成》一书。虽然该书在编次和取材等方面,有不够精妥之处,然而其中阐述并广泛引用古典医籍,材料颇为丰富,对穴位考证较详,可称集明以前针灸学的主要精华之作,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第十卷附入按摩法,是过去针灸书中所未强调的。他的著述,对国外针灸学界也有相当影响。 杨继洲(1522~1620)明代著名的针灸学家。又名济时。浙江三衢(今衢县)人。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他承家学,也曾任职太医院,长于针灸。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识,编著成《针灸大成》一书。是明以前针灸学成熟的总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继洲 063 杨继洲1522—1620明代针灸学家。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祖父曾任太医。少时习儒,科举不第,后继承家业,钻研医学,行医40多年,精通医理,擅长针刺,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提倡综合疗法,针灸药物齐用。于1601年著成《针灸大成》一书,汇集了历代针灸名家的学术成就,总结自己的临证经验。全书内容丰富,论述详尽,发展了我国的针灸疗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针灸学专著,并被译成德、法、英、日等国文字。 ☚ 沈之问 王肯堂 ☛ 杨继洲(1522—1620)yángjìzhōu明代著名针灸学家。又名济时。浙江三衢(今衢县) 人。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 他承家学,也曾任职于太医院。临证经验丰富, 博览各家著述, 医理甚精, 尤长于针灸。根据过去针灸文献以及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结合自己实践经验, 编著成《针灸大成》,阐述和引用古典医籍明晰简要, 对经穴的考证较详。该书是集明以前针灸学主要精华之作, 有承先启后作用。 杨继洲 杨继洲杨继洲(1522~1620年),明代针灸学家。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他少时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转而承继家业,于嘉靖年任侍医,隆庆二年(1568年)任职圣济殿太医院,任医官直到万历年间。他精于医理,尤长于针灸,行医数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博采针灸文献,结合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编成《针灸大成》(1601年刊)一书,对明以前针灸学成就做了较好的总结。虽编次和取材有欠精妥之处,然而资料丰富,对穴位考证、经络循行、辨证取穴、临床治疗等皆有详细论述。他讲究综合疗法,常针灸药并重,书中第十八卷附入按摩法,为过去针灸书中所从未强调的。杨氏的著述流传较广,在我国针灸发展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并传到国外,其全部或部分已被译成法、德、英、日等国文字。 ☚ 李时珍 方有执 ☛ 杨继洲1522—1620明医学家。又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少从家学,并任职太医院。临证丰富,博览各家著述, 医理甚精,尤长于针灸。著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对经穴考证较详,后扩充成《针灸大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