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秀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杨秀峰1897,一作1898、1896—1983河北迁安人 杨秀峰1897—1983河北迁安人。早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五四”运动,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1929年赴法留学,次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留法学生和华侨反帝同盟组织,积极进行反帝爱国斗争,1931年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他辗转比利时、德国和英国,参加当地共产党中国语言组工作,随后,到苏联学习。1934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以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在平津教育界从事抗日统战工作,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被青年学生誉为“红色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投笔从戎,组建冀西抗日游击队,任司令员,并任晋豫区党委委员。1938年任河北抗战学院院长,培养大批抗日骨干力量。同时,参与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斗争,担任冀南行署主任,冀南区党委常委。1940年担任冀南、太行、大岳行政联合办事处主任。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建立,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并先后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为创建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组织领导的“精兵简政”,被誉为“模范的例子”。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党组书记、华北局委员,协助董必武处理华北人民政府日常政务。建国初期,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党组书记,华北局委员,中共河北省委常委。从1952年到1965年,先后担任高教部、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并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1965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积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出任五届政协副主席,五届人大常委委员、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他是党的七大、八大和十二大代表和中共八届中央委员。 杨秀峰
杨秀峰
杨秀峰1897—1983河北迁安人。1929年赴法留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赴苏联学习。1934年回国后领导华北各界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豫地区党委委员、河北抗战学院院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等。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