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白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白花 杨白花邹铨作。初载《天铎报》,后辑入1913年9月上海国光书局印行之《流霞书屋遗集》卷四,又有绘图石印本。作于清宣统三年(1911)。取材于当时所传之宫廷秘事。六出。叙清末代皇帝溥仪之母、摄政王载沣之妻某福晋与京剧名伶杨小楼相恋,值武昌起义爆发,福晋知从此天下大乱,决心不归王府,欲与杨相偕至西方定居。作者借此揭露清廷之腐败,预言其覆灭已指日可待。柳亚子谓论者将该剧“比之张苍水满洲宫词云”(《邹亚云传》)。 ☚ 开国奇冤 章台柳 ☛ 杨白花阳春二三月②,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③,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④。 秋去春还双燕子⑤,愿衔杨花入窠里。 《杨白花》,据传为北魏胡太后所作。 胡太后是魏宣武帝之妃,其子明帝即位后,她就掌握了政权,称太后临朝。胡太后很有才能,善谈书作文,射箭能中针孔,政事都由自己裁决。但她的生活十分奢侈,“淫乱肆情”,曾与魏名将之子、容貌壮美的杨华 (本名白花)私通。杨害怕祸及自己,逃入梁朝。胡太后追思不能巳,便作 《杨白花》歌,令宫女昼夜歌唱,情致缠绵悱恻。 这篇歌诗虽出自北魏胡太后之手,但其风格却酷似南朝民歌,在北朝文人乐府中独具一格。 歌诗通首隐切姓名,笔笔双关。诗一开始,从春景写起,在春日的二三月里,杨、柳开花,白絮散飞,飘荡如雪。通过春景的描写,很自然地将借用的春物——“杨花”形象托出,用春物“杨花”来影射恋人杨华,借对“杨花”春物的惋惜,以表达自己对所恋爱者的追念深思。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夜来春风起,杨花“落南家”,“落南家”,便将杨华逃奔梁朝的情景形象而逼真地描写了出来。这二句似乎是对春景的描绘,但实际上是把心灵的东西借助于感性化的东西显现出来,反映了诗人对情人南逃入梁的哀伤和眷念。 作者的这一心情,在“含情出户脚无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深含恋情走出闺房时,双“脚无力”,诗人那种因相思不能自已以至痛苦困顿的心情便不言而喻了。在这种心境下,当拾得“杨花”以后,见物思情,想起了爱恋者杨华,便不由得“泪沾臆”。一个“脚无力”,一个“泪沾臆”,在情调上虽都给人一种凄惋的情感,但二者相互映衬,互相补充,将作者情感的深沉变化反映了出来,这正是作者手法的高明之处。 秋天过去了,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结伴成侣的“双燕” ,“愿衔杨花入窠里”,反映了诗人因惋伤其已经破灭的恋情而怀藏着空幻的希冀。 这篇歌诗是从“吴歌”得来,歌诗以双关影射的写法,用哀怨曲折的笔调,既表现出了热烈的恋情,反映出了凄惋的相思,又描写出了追念恋人的无可奈何和空幻情思的复杂心情,这比起浪漫热烈的“吴歌”来,却进入了较高的艺术境地。 杨白花❶借指所爱慕之人。清尤侗《访冯静容校书》诗: “闲情久作沾泥絮,又逐东风杨白花。” 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北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杨华,本名白花,勇武英俊。胡太后逼迫杨华与己私通,杨华怕延祸及身,投降南朝梁。胡太后追思不已,因作 《杨白花歌辞》。见《梁书》、《南史·杨华传》。 柳絮 柳絮绵(柳绵;香绵) 柳花 柳绒 柳棉 粉絮 花絮 絮花 雪絮 杨白花 杨白歌 另见:柳条 飞扬 ☚ 白花 各种形态的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