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潮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潮观 杨潮观1712—1791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入实录馆供职,后外放为地方官,曾十六任县令,官至四川邛州知州。宦居四川时,在邛州卓文君妆台旧址建吟风阁,广征文人吟咏其间。所撰杂剧即总称《吟风阁》,包括短剧三十二种,每种一出。其中《寇莱公思亲罢筵》、《汲长孺矫诏发仓》、《李卫公替龙行雨》、《东莱郡暮夜却金》等较为出色。上四种皆写仕宦生活。余如《穷阮籍醉骂财神》、《偷桃捉住东方朔》讽刺世态,大胆有力。作品设想新奇,流畅明快,但失于简单。 ☚ 董榕 金兆燕 ☛ 杨潮观 杨潮观1710—1788字宏度,号笠湖。江苏常州金匮(今无锡)人。父希曾,擅诗文书法,供奉武英殿。潮观少有神童之称。清雍正三年(1725),江苏布政使鄂尔泰课试七郡一州之士,选其优者六十人集苏府学宫春风亭吟咏唱酬。时潮观年十六,得与会,受知于鄂尔泰。乾隆元年(1736)中举,赴京参加博学鸿词科,先后任知县、知州,历官晋、豫、滇南、四川等省。乾隆四十四年任泸州知州,同年致仕还乡。为人笃诚,居官廉政爱民,酷嗜禅学,晚年戒律益严。著作有《左鉴》、《周礼指掌》、《易象举偶》、《心经指月》等,诗文甚有时誉。知音律,以《吟风阁杂剧》(包含三十二个短剧)闻名于世。今人赵山林著有《杨潮观年谱》。 ☚ 吴立三 廖景文 ☛ 杨潮观1712—1791又名潮,字宏度、又作闳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市)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元年举人,曾为山西、河南、云南等地县令。后任四川邛州知州,乞老归。在邛州时,曾于卓文君妆台旧址建吟风阁,作杂剧三十二种,以庆新阁落成。今俱存,合称《吟风阁杂剧》。 杨潮观 杨潮观1710—1788Yang Chaoguan清代戏曲作家。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后入实录馆供职,三年后出任河北、山西等县、州地方官。任职40年中,正直廉洁,关心民生疾苦。辞官后返乡从事著述,直至病卒。 ☚ 孔尚任 蒲松龄 ☛ 杨潮观 杨潮观1710—1788清代戏曲作家。字虫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曾入实录馆供职,后出任河北、山西、四川等地的县、州地方官。在任职四十年中,正直廉洁,关心民生疾苦。辞官后返乡从事著述,直至病故。作有杂剧《寇莱公思亲罢宴》、《荀灌娘围城救父》等三十二种,都是一折的短剧,合称《吟风阁杂剧》。因其在四川邛州任知州时,曾于卓文君妆台旧址所建吟风阁而得名。杨潮观重视戏曲的讽谕劝惩作用,每剧前都附有一小序,以表明其创作意图。杂剧题材多取自历史、笔记小说、神话或时人故事。内容多反映民间疾苦,文人遭遇,痛斥贪官污吏,赞颂勤俭廉洁,讽刺世态炎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较突出的作品有《东莱郡暮夜却金》、《穷阮籍醉骂财神》、《汲长孺矫诏发仓》等。这些剧作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宾白流畅,妙语叠出,曲文清新优美,富有诗意。 ☚ 黄图珌 蒋士铨 ☛ 杨潮观 杨潮观1710~1788或1712~1791清代戏曲家。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曾先后在山西、河南、四川等地任县令,官至四川泸州知府。善画竹,也能诗,以戏曲闻名于世。平生著杂剧三十二种,皆为一折短剧,以其在邛州任所所建书室“吟风阁”为总名,合称《吟风阁杂剧》。剧作多写历史题材,或歌颂庶民智慧,或赞美清官能吏,或戒奢崇俭,或抑恶扬善,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罢宴》、《发仓》、《骂财神》为其代表作。所作构思新颖,结构紧凑,曲调南北兼用,语言精警凝练,韵味悠长,富于诗意,具有较高艺术性。惟有些剧本情节过于简单,忽视舞台演出要求,有“案头之曲”倾向。 ☚ 吴敬梓 曹雪芹 ☛ 杨潮观1710~1788Yang Chaoguanplaywright of traditional opera of the Qing Dynasty.Works: Miscellaneous Plays from Chanting in Wind Pavilion,etc. 杨潮观清著名戏曲作家。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曾任四川邛州知州。在邛州卓文君妆台旧址建吟风阁,作杂剧,招集艺人演唱,对川剧形成和发展颇有影响。作有杂剧《寇莱公思亲罢宴》、《荀灌娘围城救父》等三十二种,均存,合称《吟风阁杂剧》,共四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