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德(1890—1959年)
字干如,今武山县洛门镇冶扶村人。自幼勤学,民国四年(1915年),考入北京中华大学,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返兰,先后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学监兼教员,省教育厅视学(督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省财政厅秘书兼编辑主任,主编《财政月刊》。民国十八年(1929年),受命携带大批银元赴陇南各县施赈。次年施赈将结束时,马廷贤部回军进占陇南,便将余款5000元暗埋老家厕所,与随员迅速返兰。回军进村后,挨户掘地,搜掠一空,他以此款被劫上报销案。家人出粪时无意中挖出银元,杨即如数交公,省府以“廉洁可风”传令嘉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被委任为海原税务局局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任天水专员公署财政科长。当年秋季,被聘任甘肃学院总务长兼高中部语文教员。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毅然返里,发起募捐,筹集资金与其弟杨承天创建武山中学。作《武山中学校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3月,选为县临时参议会议长。仍坚持为中学义务授课,深受学生爱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著有《春明堂诗集》《知不足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