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崇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崇伊?—1908在世江苏常熟人 杨崇伊(1852—1909)清常熟恬庄(今属江苏张家港)人。原名同楏,字思大,号正甫,又号莘伯。杨汝孙次子,杨沂孙、杨泗孙侄,杨圻父,李经方亲家。光绪六年(1880 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充武英殿协修、会典馆详校、国史馆纂修。十九年丁忧归。二十一年补江西道监察御史,首疏即劾康有为、梁启超所创强学会,次年参劾文廷式,推举盛宣怀督办卢汉铁路工程。二十三年转广西道监察御史。反对维新变法,疏请慈禧太后再行垂帘听政。二十五年授陕西汉中知府,二十七年护理陕安道,曾署凤翔知府,有政绩。二十九年开缺。三十四年以浙江候补道丁忧,寓居苏州,因案革职,永不叙用。著有《杨崇伊书札》。 杨崇伊字莘伯。清末江苏常熟人。清光绪进士,授编修。任广西监察道御史。李鸿章之姻亲。光绪二十一年(1895)北京强学会成立,年底,他疏劾该会“植党营私”,“贩卖西学”,“请旨查禁”。强学会遂遭封禁, 《中外纪闻》亦被迫停刊。二十二年春又劾强学会发起人之一文廷式“广集同类,互相标榜,议论时政”,文被革职永不叙用。二十四年百日维新期间,阳则保持沉默,实则阴谋阻挠新政。怀塔布等礼部六堂官被革职后,他与怀塔布先后由京赴津,与荣禄密议。八月初三日(9月18日)至颐和园,向慈禧太后上密折,所言三事: (1)“文廷式不思悔过,又创大同学会,外奉广东叛民孙文为主,内奉康有为为主”。(2)“康有为偕其弟康广仁及梁启超来京讲学,将以煽动天下士心。……不知何缘,引入内廷,两月以来变更成法,斥逐老成,以位置党羽”。(3)“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请慈禧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成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政变后,又上密折称:“乱党”虽平,孙文尚在,“宜慎防后患”,疾视革命甚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