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杧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杧果mángɡuǒ

现在一般写作“芒果”。

杧果mango

漆树科杧果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檬果、果、蜜望子、檨(福建、汕头、台湾)。果实又称芒果。学名Mangifera indica L.。
起源与分布 原产印度至东南亚。印度已有4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相传唐代(8世纪前)传入中国。16世纪前后传至非洲和拉丁美洲, 30°N~30°S内的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多有栽培。1988年世界产量为1496.1万吨, 主要生产国有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中国和菲律宾等, 以印度栽培最多, 占世界产量的2/3。主要出口国有菲律宾、泰国、墨西哥和印度等。
中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陈藏器的《本草拾遗》(739年)都有杧果记载。16世纪荷兰人侵略台湾时, 又将其传入台湾省, 并由此传至福建。云南西双版纳和广西百色、东兴山区尚有很多野生杧果, 且种类繁多, 成熟期、果形和风味与一般品种不同。有人认为中国华南地区也是原产地之一。台湾、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和福建等省(自治区)均有栽培。
特征与特性 高10~20米。主根粗壮深生, 侧根枝叶搓之有杧果香味。主干明显, 分枝粗壮。树皮厚而粗糙。单叶互生, 披针形, 长10~20厘米, 宽3~6厘米, 全缘, 革质, 中脉粗壮; 基部叶片较疏, 顶部叶片密集, 呈假轮状排列。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 花小, 黄色, 密生, 每花序有花500~2000朵, 杂性花;花萼花瓣均4~5裂; 发育雄蕊1, 花粉长球形;子房上位, 柱头二裂。肉质核果, 一般重150~500克,卵形、椭球形或象牙形, 稍扁, 长5~15厘米,核大而扁平,木质,外被纤维(见图)。花期1月至4月。5月至9月果熟。

杧果
1. 花枝; 2. 核; 3. 果实纵剖面4. 果实; 5. 两性花; 6. 雄花长而稀疏。


杧果要求高温、干湿季明显而光照充足的环境。28~32℃最适生长,低于18℃生长缓慢, 低于5℃会遭寒害, 高于37℃并干旱时果实和叶片会受日灼。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花期晴朗无雨有利于授粉坐果, 连绵阴雨或大雾则授粉难, 坐果少。果实发育期阳光充足可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年平均气温≥22℃, 最冷月平均气温≥15℃,绝对最低气温≥5℃,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 花期无阴雨和大雾的地区最适于商品栽培。冬春季节有低温阴雨的地区不宜作经济栽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5.5~7.5的壤土最宜。
主要品种 杧果属约有41个种, 果实可供食用的有15个种,以杧果的品质最佳。全世界主栽品种有100多个, 印度、美国、墨西哥等国栽种的优良品种较多。印度、美洲大多数栽培品种为单胚, 多为印度品种及其后代, 果皮红色、深黄色或橙黄偏黄色,果肉结实,纤维少或中等, 腻滑或较粗, 有些有松香味, 种子较圆、饱满。由于其果皮色泽鲜艳美观,在欧美市场较受欢迎, 故分布也较广。优良品种有阿方索(Alphonso)、椰香杧(Dashehari)、秋杧(Neelum)、哈登(Haden)、肯特(Kent)和缅甸球杧等。多胚品种包括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的栽培种。果皮多为黄色。除中国品种外, 肉质腻滑, 纤维少,种子较薄,可食百分率较高, 如吕宋杧(Carabao)、泰国白花杧(Okrong)、象牙杧(Aroemanis)、鹰嘴杧(Golok等。适于加工果汁的品种有朱莱(Julie)、齐尔(Zill)等。有些品种一年可开花结果两次。
中国台湾省主栽哈登、爱尔文(Irwin)、肯特、齐尔等品种。其他各省(自治区)过去主栽地方品种, 如海南种黄皮杧和乌皮杧, 广东高州有仙桃杧, 福建有红花杧, 云南有三年杧、小杧、硕师杧、龙杧和象牙杧, 这些品种除象牙杧外, 都不符合商品果要求。目前各地已重视发展引进品种, 广东、海南、广西主要发展秋杧、泰国白花杧、吕宋杧、椰香杧、留香杧、白象牙杧、红象牙杧和粤西1号, 绿皮杧、紫花杧、象牙22号等,云南主要发展马切苏杧、象牙杧和香蕉杧。
栽培技术要点 多用贴皮芽接法繁殖, 种子不耐贮, 宜采后即播。播种前剥去种壳, 取出种仁于沙床催芽,苗出土而真叶未展开时移植于苗床。苗径粗0.8厘米即可嫁接, 嫁接后长出二次梢并完全转绿老熟后带土定植。定植行距6~8米,株距4~6米,每公顷210~420株, 也可先密后疏。矮生品种(如秋杧)结果早,宜密植。幼树每年施肥4次, 以速效氮肥为主, 兼施磷钾肥和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结果树在花芽分化前(约11月)、果实发育期(3月至6月)和采果前后(6月至8月)施肥。前两次肥以氮钾肥为主, 最后一次宜施氮磷钾、镁, 并根据果园中硼、锌等元素的丰缺情况,补充缺乏的元素。秋冬季忌施重肥。冬季合理应用B9等生长延缓剂可缩短花序长度, 有利于坐果。主要病虫害有杧果炭疽病、杧果白粉病, 脊胸天牛、杧果尾夜蛾、杧果短头叶蝉、柑橘小实蝇和杧果象等, 要及时防治。
经济价值 杧果味甜芳香、风味怡人, 在欧美誉为“热带果王”。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蛋白质0.6~0.9%, 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10~179毫克, 维生素A13.2~80.3毫克, 维生素B微量。可鲜食、制罐头、果汁、干片和加工饮料, 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经济价值也较高。因难保鲜, 运输费贵,目前国际市场鲜果贸易量不大, 脱水杧果和冷冻杧果也受欢迎。中国海南、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福建等省(自治区)1月平均气温≥15℃的地区, 可选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发展, 在冬季不出现寒害和冻害的地区可作庭院绿化树和行道树。

杧果mango

Mangifera indica,别名木𣙷果树。漆树科杧果属常绿乔木。染色体数2n=40。中国从印度引入,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株高达20(27)m,树冠圆头形。树皮灰褐色,鳞片状剥落;小枝绿色。叶互生,常聚生枝端,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40)cm,全缘或呈波状。圆锥花序,花杂性,形小,黄绿色或带红色,芳香,花期1~3月。核果椭圆形或肾形,略扁,黄色,芳香,果期5~6月。产印度至马来西亚,中国云南南部海拔1300m以下森林中有野生,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四川及台湾等地有栽培,海南西部荒原有逸为野生状态的大树。喜阳光充足和湿润而春雨少的气候环境,适生于年均温在22℃以上的地区。宜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寿命可达300~400年。播种和嫁接繁殖。播前可将种壳开一小孔,以利种胚呼吸和水分渗入。种子具多胚性。嫁接繁殖一般用于优良品种,多用芽接。主要病虫害有杧果横线尾夜蛾、脊胸天牛和炭疽病。植株高大,叶色浓绿,花果均具芳香,是优良的果树兼园林绿化树种,适作行道树和庭园树。同属常见栽培的还有扁桃(M. persiciformis),叶窄长椭圆形至带状披针形;果实桃形,略压扁,产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及台湾。

杧果

药名。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又名庵罗果、 蜜望子、 𣙷果、 望果。 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的果实。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甘、酸,凉。止咳,和胃止呕。治咳嗽,晕船呕吐,坏血病,妇女经闭。内服: 生食。果实含三萜酸: 杧果酮酸(Mangiferonic acid)、异杧果醇酸 (Isomangifer-olic acid)、阿波酮酸 (Ambonic acid)、阿波醇酸(Ambolic acid); 多酚类化合物: 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间双没食子酸、没食子鞣质; 槲皮素、异槲皮苷、杧果苷、多种类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及胡蝶梅黄素等十多种) 及一些B族维生素 (B1、B2及叶酸) 和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糖类,挥发油。杧果苷有中枢抑制及抗炎作用。并没食子酸为止血剂,并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叶酸能抗营养性大细胞贫血。本品可抗病毒、抗菌。未成熟杧果可致敏。

杧果mango

Mangifera indica L.,漆树科,杧果属。常绿大乔木。热带著名果树。2n=40。原产印度和马来西亚。中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省区有栽培。树冠圆头形或伞形,树高15~25 m。单叶互生,革质,全缘,椭圆状披针形,常丛生于枝顶,叶揉碎后有松脂味。花顶生,圆锥花序,花小,每花序有数百至千朵以上,有雄花和两性花,子房上位一室,胚珠倒生。一般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成熟期5~9月。肉质核果,果多肾形,淡绿或淡黄色;果肉黄色或橙黄,常有纤维附于核上,味甜有香气,有些具松节油味。果核一枚,扁平,单胚或多胚。用实生、嫁接和压条繁殖。果实供鲜食,加工成蜜饯、果干、罐头等。

杧果

杧果

漆树科杧果属常绿乔木。又称芒果、檬果。原产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唐代引入栽培,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全属60余种,其中15种果实可供食用。中国有2种。树高约10~20 m,叶长10~20 cm,顶生圆锥花序,花小而多,杂性同株。花瓣4~5,浅黄色。果长卵形偏扁,长8~15 cm。花期2~4月,果熟期5~9月。可耐43℃高温,不耐寒,5℃时枝叶即受冻害,气温0℃左右幼苗即冻死。生长适宜温度15~35℃。果核扁平,有纤维与果肉相连。果实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含糖11%~12%,鲜食,还可作蜜饯、干果、果醋。树姿优美,可作观赏树、行道树。栽培品种1000多个。嫁接苗4~5年结果。1~3月开花,4~9月陆续都有果实成熟。

杧果

杧果Mangguo

漆树科。热带著名果树。常绿大乔木。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圆锥花序,花小,黄色或带红色。核果椭圆形或卵形,微扁,长5—10厘米,熟时黄色,果核(内果皮)木质,并覆被粗纤维。原产喜马拉雅山以南。我国台湾、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果味鲜美,可生食或干制;果核和果皮可入药;叶和树皮为黄色染料;树皮含胶质树脂,木材暗褐色,坚重、致密、韧性强、耐海水浸渍,易加工,可制舟车、器具、细木工等。

杧果

☚ 黄栌   槭树 ☛
000018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