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来lái

❶助词,表示结果,犹“得”。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担》: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陆龟蒙《蔬食》:香稻熟来秋菜嫩,伴僧餐了听云和。
❷助词,表示某一时间以后。刘沧《题古寺》: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韦庄《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❸表示概数。杜牧《书情》: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来lái

❶往往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一个指示时间的词组,作用相当于一个时间名词,表示“……时”“……后”或“……以来”“……以后”。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习性懒,晚节慵转剧。”小来,等于说幼年时。张籍《赠王秘书》诗:“赋~诗句无闲语,老去官班未在朝。”“来”“去”互文,“去”亦为“时”字义。李益《塞下曲》诗:“古~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古来”与“今日”对举,显然不是指“自古以来”而是指“古时”。卢肇《嘲小儿》诗:“昨日见~骑竹马,今朝早是有年人。”皮日休《夏景冲淡偶然作》诗:“天台画得千回看,湖目芳~百度游。”湖目,莲子。芳来,成熟之时。又《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诗:“蒸处不教双鹤见,服~唯怕五云生。”韦庄《浣溪沙》词:“咫尺画堂深似海,忆~唯把旧书看。”吴泳《摸鱼儿》词《生日自述》:“生~不向春头上,却跨暮春婪尾。”意谓出生之时不在春初,却当春末。以上为“时”字义。
《乐府诗集》卷一七陈后主《有所思》:“当由分别久,梦~还自疑。”此“后”字义,意指梦醒之后。白居易《琵琶行》诗:“去~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亦言商人去后独守空船。李频《回山后寄范酂先辈》诗:“留住经春雪,辞~见夏云。”辞来,别后,诗题可为佐证。温庭筠《马嵬佛寺》诗:“曼倩死~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禽”一作“琴”。刘沧《题古寺》诗:“池水竭~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诗:“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今已久。”李郢《赠羽林将军》诗:“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两鬓霜。”于武陵《夜与故人别》诗:“语~天又晓,月落满城钟。”义均同上。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木坠凉~叶,山横霁后岚。”意即“凉后木坠叶,霁后山横岚。”“来”与“后”互文。周格非《绿头鸭》词:“破镜分~,朱弦断后,不堪独自对芳樽。”王迈《满江红》词《寿黄殿讲母》:“九十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用法亦同。以上为“后”或“以后”义。
另又有“来”之后再缀以时间名词的用法,“来”仍表“……以来”“……以后”义。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问翁臂折~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意谓臂折以来多少年。耿《春日即事》诗:“清明~几日,戴胜已堪听。”来几日,后几日。戴胜,鸟名。项斯《送僧》诗:“从小即行脚,出家~至今。”苏轼《临江仙》词《送王缄》:“忘却成都~十载,因君未免思量。”义并同上。

❷助词,摹写状态,表示“……般”“……样”。杨万里《观迎神小儿社》诗:“花帽铢~重,绡裳水样秋。”此犹云“铢般重”,“来”与“样”互文。辛弃疾《丑奴儿》词:“近来愁似天~大,谁解相怜。”天来大,天样大。吕渭老《如梦令》词:“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沉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泪。”李曾伯《水调歌头》词:“镜圆明,冰样洁,水~清。”《董西厢》一:“觑牌额分明是敕赐,写着簸箕~大六个浑金字。”又八:“早是辘轴~粗细腰,穿领布袋~宽布衫。”均犹云“簸箕般”“辘轴般”“布袋般”。《西厢》二之三:“昏邓邓黑海~深,白茫茫陆地~厚,碧悠悠青天~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这里共用五个比喻,前三个用“来”,后两个用“般”,可见“来”即是“般”。《午时牌》剧一:“~到飞虎峪灵丘县,又遇着一个壮士,将牛~大小毒虫三拳两脚打死了。”张养浩小令《庆东原》:“海~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整做了三个十年梦。”张可久小令《清江引》:“村醪蜜样甜,山栗拳~大。”义并同。

❸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略似今之结构助词,随文而有“了”“着”“得”等义。白居易《送萧处士》诗:“生计抛~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抛来”与“忘却”互文,均犹言“抛了”“忘了”。“却”有“了”义(参见506页“却”)。方干《题报恩寺上方》诗:“来~先向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来来”意即“来了”。欧阳修《阮郎归》词:“见~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全宋词》无名氏《永遇乐》词:“我咱忺后,神歌鬼舞,任尔万般毁谤;死~后,一家一个,那底怎向?”王恽《感皇恩》词:“饱谙世事,成败见~无数。”又同调词:“白发多~故人少。”《黄粱梦》剧二:“若是外人知道~,休恁的大惊小怪,丑名儿出去怎生揩?”此系倒装句法,“休恁的”句应在前。“来”字用法并同。以上为“了”字义。
杜甫《送长孙侍御》诗:“骢马新凿蹄,银鞍披~好。”此犹云披着好。李白《代美人愁镜》诗:“铅粉坐相误,照~空凄然。”亦犹言照着。《全宋词》无名氏《西江月》词:“冰瓷金缕胜琉璃,春笋捧~纤细。”程垓《瑶阶草》句:“睡~又怕,饮~越醉,醒~却闷,看谁似我孤另。”用法亦同。以上为“着”字义。
杜甫《佐还山后寄》诗:“已应舂得细,颇觉寄~迟。”姚合《寄王度居士》诗:“瘦马寒~死,羸童饿得痴。”“来”与“得”均互文。方千里《满路花》词:“揽镜沉吟,瘦~须有差别。”意亦云瘦得有所不同。元好问《朝中措》词:“好个一江春水,深~不似情深。”张之翰《婆罗门引》词:“为洗妆~晚,便带微嗔。”刘敏中《浣溪沙》词:“检得闲书能引睡,暖~薄酒胜煎茶。”用法并同。
本条参用蒋绍愚《杜诗语词札记》“来”字条说,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11页。然“得”字义蒋文未及。

❹语句中间之衬字,与用于语尾作助辞者异。《鸳鸯被》剧二:“索甚么问天~买卦,莫不我与那刘员外合做浑家?”问天买卦,犹云求神问卜,二事平列,中间衬一来字。《隔江斗智》剧三:“与他那结义的人儿,这几日离多~会少。”《渔樵记》剧二:“你向我这冻脸上不徕你怎么左掴~右掴。”《病刘千》剧三,“我恰才吐架子左闪~右闪,我踢了个提过脚里臁也那外臁。”《千里独行》剧二:“今日个你建节~封侯,登时间忘旧。”

❶犹言“……时”,“……后”,“……以来”,多用于动词、形容词后指示时间。如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此言商人去后独守空船。
❷表示“……般”,“……样”的意思。辛弃疾《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言愁似天样大。

☚ 初   连 ☛

❶以来。周邦彦《长相思》(夜色澄明):“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
❷时。晁端礼《清平乐》(娇羞未惯):“早来帘下逢伊。怪生频整衫儿。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❸样。吕渭老《如梦令》(多谢西池桃李):“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沉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

☚ 忒煞   抛闪 ☛

来lái

(1)般(这般、那般)、样(这样、那样)。辛弃疾《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3—1968)无名氏《乳燕飞·寿种春翁》:“试问种春春几许?尽芝田万顷天来阔。天有尽,春无极。” (5—3760)(2)语助词,略相当于“了”。朱敦儒《西江月》:“穷后常如囚系,老来半似心风。饥蚊饿蚤不相容,一夜何曾做梦。”(2—856)晏殊《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1—100) (3)表示概数。吕渭老《如梦令》:“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沉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水。憔悴,憔悴,又是落花铺地。”(1—1130)

☚ L   来禽 ☛

(一) lái ❶到。由此到彼,与“往”相对。《小雅·南有嘉鱼》四章:“翩翩者鵻,烝然来思。”毛 《传》: “鵻, 壹宿之鸟。”郑《笺》:“壹宿者,壹意于其所宿之木也。”孔《疏》:“翩翩而飞者,是鵻鸟也。此鸟由壹意于其所宿之木,故久如欲来,所以翩翩而飞来,集于木也。”《大雅·凫鹥》五章:“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鲁诗》作“公尸来燕熏熏”。毛《传》:“亹,山绝水也。熏熏,和说也。”郑《笺》:“亹之言门也。燕七祀之尸,于门户之外,故以喻焉。其来也,不敢当王之燕礼,故变言来止熏熏,坐不安之意。”朱熹《集传》:“亹,水流峡中,两岸如门也。” 《周颂·雍》一章:“有来雍雍,至止肃肃。”雍雍,谦和貌。肃肃,恭敬貌。此句:前来助祭的诸侯态度谦和,到达的诸侯仪态恭敬。
❷助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王风·丘中有麻》二章: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毛《传》:“子国,子嗟父。子国复来,我乃得食。”郑《笺》:“言子国使丘中有麦,著其世贤。言其将来食,庶其亲己,己得厚待之。”孔《疏》:“子国是子嗟之父。俱是贤人,不应同时见逐,当先思子国,不应先思其子。今首章言子嗟,二章乃言子国,然则贤人放逐,止谓子嗟耳。但作者既思子嗟,又美其奕世有德,遂言及子国耳。”朱熹《集传》:“来食,就我而食也。”《小雅·车舝》一章:“匪饥匪渴,德音来括。”毛《传》: “括,会也。”朱熹《集传》:“匪饥也,匪渴也,望其德音来括,而心如饥渴。”《大雅·下武》六章: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朱熹《集传》:“贺,朝贺也。”祜,福。
❸时间的以往与未来。《大雅·下武》五章:“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昭兹,承上句而言,兹、哉声相近,古盖通用也。来,后世也。许,犹所也。绳,继;武,迹也。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则久荷天禄而不替矣。”马瑞辰《通释》:“《广雅》: ‘许,进也。’来,犹后也。来许,犹云后进。”后进,即未来进行的事业。《大雅·文王有声》三章:“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引之《经义述闻》:“来,往也。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前世之美德,故为往孝。”
❹归顺。《大雅·常武》六章:“王犹允塞,徐方既来。”郑《笺》:“犹,尚也。允,信也。王重兵,兵虽临之,尚守信自实满,兵未陈而徐国已来告服,所谓善战者不陈。”马瑞辰《通释》:“来,犹归也。来与 ‘敕’ 通。《广雅·释诂》: ‘敕,顺也。’顺犹服也。既来,即是既服。”
❺小麦的古称。参见《草木篇》〔来牟〕条。
❻是。作动词的宾语前置,或复指前置宾语。《小雅·四牡》五章:“是用作歌,将母来谂。”郑《笺》:“谂,告也。”王引之《经传释词》:“来,词之是也。将母来谂,言我唯养母是谂也。”《小雅·采芑》四章:“征伐𤞤狁,蛮荆来威。”马瑞辰《通释》:“来,犹是也。威,犹畏也。蛮荆来威,犹云‘蛮荆是威’。”《大雅·江汉》四章:“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毛 《传》:“宣,示也。”马瑞辰《通释》:“旬,通借徇。《广雅》:‘徇,巡也。’来旬,为巡视之遍。来宣,为宣布之遍。”(二) lài
❼抚慰,慰劳。通“徕”。《郑风·女曰鸡鸣》三章:“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王引之《经义述闻》:“来,读为劳来之来。《释言》:‘劳来,勤也。’古者相谓恩勤为来。”一说,来到之来。郑《笺》:“我若知子之必来,我则豫储杂佩,去则以送子也。”《小雅·大东》四章:“东人之子,职劳不来。”毛《传》:“来,勤也。”郑《笺》:“职,主也。东人劳苦,而不见谓勤。”《说文》:“勤,劳也。”段玉裁注:“慰其勤亦谓之勤。”朱熹《集传》:“慰,抚也。”马瑞辰《通释》:“古以勤劳为勤,慰其勤劳亦为勤。”

☚ 忒   来下 ☛

来lái

小麦的古称。《周颂·臣工》一章: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郑《笺》:“於美乎,赤乌以牟麦俱来,故我周家大受其光明。”朱熹《集传》: “於皇,叹美之辞。来牟,麦也。明,上帝之明赐也,言麦将熟也。” 《周颂·思文》一章:“贻我来牟,帝命率育。”《韩诗》说:“牟,大麦也。”《广雅·释草》:“大麦,牟;小麦,来。”郑《笺》:“贻,遗; 率,循; 育,养也。天命以是循存后稷养天下之功,而广大其子孙之国。”

☚ 豕   扶苏 ☛

读音l·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洛代切,去,代韵。
❶通“徕”,安抚来者。《孟子·滕文公》:“劳之来之。”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l·ai(ˊ),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落哀切,平,咍韵。
❶与“去”相反,由彼一方到此一方曰来。
❷某一个时间以后。
❸来日;未来。
❹姓。
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
❻小麦。《诗经》:“贻我来牟(牟:大麦。)。”

上一条: 下一条:

来lái

及。例:~得及,~不及。
❍ 硬~住、粘~住。
❍ 连~住、挨~住。
《广韵》:“来,及也。”

1. 庄稼有收成。2. 吆喝牲口声,要求牲口向左靠拢或向左转。也说“累[lei44]”。


1. 了。用的动词或宾语后,表示行为已完成。《王定保借当》(贤孝):“李家的嫁妆裁是我裁来,缝是我缝来,包是我包来。” 《独弦操》(59):“我拴了她的爷们石学斌来,石学斌是我的干儿子,她不就是我的干儿媳妇吗?”2. 做的,干的。《狼祸》:“黑胡子舅舅听着——不是天来——不是地来——不是我来——不是他来——是陈儿沟的人来——有冤的,报冤去——有命的,讨命去——可不能糟蹋猪肚井的牲口呀。” 《独弦操》(151):“反正我没有掀四轮子,也没有砍鄢老师的哥哥。我也不知道是谁来,你们不了问我。”

来lái

用买卖等方法得到。〔例〕孙老头认为,做什么买卖也没有“吃瓦片儿”来钱。(款161)∣我这哥们儿动心了,倒腾这玩艺不比倒腾服装来钱?(款207)

〔lai〕 lol.
来不及〔lai·bu ji〕 jex daotjas.
来得及 〔lai·de Ji〕 lol daotjas.
来回 〔lai hui〕jid mongl jidnzhangd: ~有二十多里路。jid mongl jid nzhangd mexoub gul yangl hnant goud.
来来去去 〔lai lai qu qu〕 jidmongl jid nzhangd。
来年 〔lai nian〕 doux jut.
来日 〔lai ri〕 dand reul;dand ngangx.
来生 〔lai sheng〕yol ad reux.
来往 〔lai wang〕 1. jid mongljid nzhangd: 每天有车~。hneb hneb mex ched jidmongl jid nzhangd. 2.jidnghud: 他们两人还~。jidmix oub leb deit jidnghud.

来來《广韵》落哀·咍;lái‖lái

见下。

ㄌㄞˊlái2513在。吴语。上海〖〗。~屋子里。江苏启东吕四〖〗。◇ 《海上花列传》第二回:「耐拿三四十洋钱去用拨俚,也勿~俚眼睛里。」去(从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吴语。上海〖〗。过两天我会~白相个。《杂格咙咚集》:「吃饭弗吃,我一定~看侬,再会!」艰难地走;爬动。赣语。湖北蒲圻〖〗。老妈儿走不动,硬是~得来个。遗失;忘记。江淮官话。江苏盐城〖〗。我的伞~在那个店里了。遗(不自觉地排泄大小便等)。西南官话。云南楚雄〖〗。这么大的人还~尿。胡说瞎扯。东北官话。辽宁沈阳:他净胡~‖别~大玄啦!用在单音节动词后面,表示具有和该动词相关的某种能力。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维族话你听~听不~?我听~呢。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广东戏你看~看不~?我看不~。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写不~不会写‖做~会做。浙江金华岩下〖〗。讲得~‖唱弗~‖这种生活尔做得~弗?过来,用在动词后表示由远处向近处。吴语。浙江金华岩下〖〗。桌拖~点儿。起来,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开始、发展并在继续。吴语。浙江金华〖〗。花开~罢‖佢只顾不停地哭~‖天冷~罢‖水大~罢。浙江苍南金乡〖〗。落雨~了‖他笑~了。在。胶辽官话。辽宁丹东〖〗。~哪儿住家?吴语。上海〖〗。《海上花列传》第十四回:「我就晓得耐到倪搭来,跟~耐背后。」《女优现形记》第九章:「唔哚两只饭桶嗄,真正饿煞~饭箩边格人哉。」浙江杭州、金华、余姚。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相当于普通话里结构助词「得」。吴语。上海〖〗。伊吃~好来‖做~人坍脱做得人都垮了!‖伊拉朋友听之第个说话,就吓~了勿得。《女优现形记》第一章:「徐大少是日逐打扮~像屁精,实梗专门来浪转别人格念头。」上海松江:讲~蛮好‖吃~也勿大利害。◇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遣》:「晋王广为扬州都总管,生~聪明俊雅,仪容秀丽。」闽语。广东汕头〖lai55〗。伊生~过雅他长得真漂亮。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吴语。上海〖〗。远~‖冷~‖白~‖小菜鲜~小菜多么鲜。用在句末,表示辩解等语气。吴语。上海〖〗。迭个月用脱两百只洋,还省~?‖一点点路?交关路~!侬讲几钱啊?表感叹。吴语。上海〖〗。《沪剧小戏考》:「迪两日走起路来勿便当~!」1982年4月16日《新民晚报》:「酱油瓜子好吃~!」相当于「啦」。胶辽官话。山东平度〖〗。吃~‖听说~。呢。冀鲁官话。山东博山〖〗。小陈~?‖说这话,才是不懂人活人情~。

来lai

招致。《庄子·应帝王》:“虎豹之文~田。”(文:纹,花纹。田:畋,打猎。)《史记·孔子世家》:“政在~远附迩(er)。”(远:远处的人。附:使归附。迩:近,这里指近处的人。)

❶〈隐〉清末以来山果业指数目五。参“集、道、听、西、来、滚、限、分、宿、色”。
❷〈隐〉清末以来湖南长沙旧货业指数目二。参“秋、来、邪、凤、上、天、西、道、合”。
❸〈隐〉旧时四川什邡小菜行指数目八。参“尖、幺、斩、飞、银、天、限、来、足”。

来;以来lái yǐlái

【同】 都可用作方位名词;用在时间词语后面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说话时(或特指的某一时刻)为止的一段时间;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 “来”只限用于表时间段落的词语后;前面不能用“从”、“自”、“进入”等词语。此外,还可表示概数,用在“一、二、三”后表示列举理由;除作助词外,还可以作动词,表示多种意义;“以来”没有这些意义和用法。[例]3天~,展览馆已接待了上万名观众。“以来”用在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或含有时间意义的词语后面;语气比“来”更强调;前面可用“从”、“自”、“进入”等词语;构成的短语修饰句子时,“以来”后面要用逗号隔开,而“来”后面一般不用逗号隔开。[例]入冬~,天气一直比较暖和。
【反义】 来—去/ 以来—尔后 过后 往后 今后

来來lái

❶向说话人方向移动(跟“去”“往”相对)
 △ 快~吧!
❷未来的;以后的
 △ ~日|~生。
❸从过去某一个时间到现在
 △ 几天~|向~。
❹来到;发生
 △ 会议通知~了|问题又~了。
❺表示要做某事或来做某事
 △ 校长看望我们~了|大家~跳舞。
❻做某个动作
 △ 再~一次。
❼表示动作的趋向
 △ 出~|请~。
❽表示大概的数量
 △ 十~年|五十~人。
❾在诗歌、熟语里用作衬字
 △ 三月里~好春光。
❿姓。

来lái


来來

❶由彼至此:~人︱~宾︱~件︱~函︱~历︱~文︱~书︱~信︱~稿︱~鸿︱~往︱~回︱~归︱~临︱~源︱~路︱~势︱~意︱~潮︱往~︱回~︱进~︱过~︱~者不拒︱~龙去脉︱~势汹汹︱嗟(jie)~之食︱明~暗往︱倘(tang)~之物︱熙(xi)~攘(rang)往︱颠~倒去丨翻~覆去︱逆~顺受︱先~后到︱后~居上︱寒~暑往︱心血~潮︱空穴~风︱姗(shan)姗~迟︱召之即~︱礼尚往~︱卷土重~︱突如其~︱信手拈(nian)~︱否(pi)极泰~︱苦尽甘~︱源源而~︱纷至沓(ta)~︱古往今~︱死去活~︱眉头一皱,计上心~︱机不可失,时不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
❷做某个动作:胡~︱乱~︱让我~干︱请~下棋︱我们打球~了︱你~念一遍。
❸某一个时间以后:从~︱素~︱向~︱自~︱古~︱近~︱比~︱迩~︱日~︱夜~︱后~︱有史以~。
❹现在以后:~日︱~年︱~兹(zi)︱~生︱~世︱将~︱未~︱~日方长︱鉴往知~︱继往开~。
❺表示约略估计的数字:十~天丨二十~岁。
❻在数词“一”“二”“三”等后面,表示所列举的理由:一~天冷,二~路滑,我就不去了。
❼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的衬字:不愁吃~不愁穿。
❽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我们俩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❾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一路走~︱说~话长︱看~你是不打算干了。
❿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钢笔拿~︱前方传~了捷报。

来lái

❶ 从别处到说话人这里:晚上来吧│欢迎来我家。
❷ 问题、事情等发生:麻烦来了│任务来了。
❸ 以后的:来年│未来。
❹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近来。
❺ 做某个动作:胡来│来一段儿。
❻ 放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我来烧饭│我来说两句。
【提示】这种情况不用“来”,意思相同。
❼ 放在动词后边,表示来的目的:他回家探亲来了│我们支援你们来了。
❽ 放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从远处飞来│把你们盼来了。
❾ 放在动词后边,在动词和“来”之间嵌入“得(不)”,表示融洽(不融洽):两个人谈得来│这种歌我唱不来。
❿ 放在重叠的动词中间,在重叠动词之后有“去”,表示多次重复:跑来跑去│飞来飞去。
⓫ 助词,表示数目:百十来人│五丈来高。
⓬ 在一、二、三等数字后边表示列举:这些天一来气温低,二来刮大风,所以觉得特别冷。
⓭ 姓。

来lái

❶ 由彼至此;由远及近。与去、往相对。《离骚》:“帅云霓而来御。”
❷ 招邀之词,表呼唤号召的语气。《离骚》:“来吾导夫先路。”钱杲之《离骚集传》:“来,引导之辞。”汪瑗集解:“来者,招邀之词,欲君弃彼之恶,巍峨从此之善也。”王夫之通释:“来,相召告戒之辞。”姜亮夫通故:“来,招美人使之来也。”《离骚》:“来违弃而改求。”赵逵夫《屈骚探幽》:“‘来’同于‘来吾导夫先路’之‘来’。”

来lái

❶喝。如:我平常不喝酒,只是遇着朋友的时候爱~这么一杯。
❷买。如:~二斤糖。
❸要求别人再做某事时用“来”表示。“再唱一个”、“再跳一个”都可说“再来一个”。
❹弄的意思。如:闹肚子没憋住~一裤子。

来lai

来宾 来潮 来到 来得 来电 来犯 来访 来稿 来归 来函 来鸿 来回 来火 来件 来劲 来客 来历 来临 来路 来年来去 来人 来日 来生 来世 来势 来书 来水 来头 来往 来文 来向 来信 来意 来由 来源 来照 来者 来着 本来 出来从来 到来 迩来1 飞来 古来 归来 过来 后来 胡来 回来将来 进来 近来 看来 历来 乱来 年来 起来 日来 上来 生来 素来 外来 往来 未来 下来 想来 向来 夜来 以来 由来原来 自来 来不得 来不及 来得及 来复枪 来复线 来回倒 来路货 舶来品 过来人 数来宝 外来词 自来水 吃不来 吃得来到头来 反转来 合不来 合得来 何苦来 划不来 划得来 说不来说得来 下不来 来而不往 来回来去 来回摇摆 来龙去脉 来路不明 来去匆匆 来去无踪 来日方长 来势汹汹 来者不拒 来者居上来者可追 来之不易 来之能战 来踪去迹 后来居上 嗟来之食 眉来眼去 逆来顺受 先来后到 迎来送往 空穴来风 心血来潮 纷至沓来 蜂拥而来 古往今来 继往开来 接踵而来 卷(juan)土重来苦尽甘来 礼尚往来 否(pi)极泰来2 死去活来 突如其来 信手拈来 有生以来 自古以来 老死不相往来 来无影,去无踪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来lai

❶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也比喻发生:我~这儿看看|昨天~过三位客人|老宋有急事,~不了啦|~了一封电报|解决了老问题,又~了新问题。
❷ 使来:给我~杯牛奶|~人哪! 把他给我绑起来! |~两位师傅修理修理。
❸表示来的目的(用在主要动词词语之后):战士们报到~了|我们到你们村慰问军属~了|炖只鸡~吃|把桌子摆好~下下棋。
❹表示要做某事(用在别的动词词语前面):你去买车票,我~收拾行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先~谈谈你的看法。
❺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具体的动词:你唱得真好,再~一个|你搬不动,我~|我们都去跳舞,你~不~?
❻(·lai)趋向动词。用在动词词语后面,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的方向:他寄~一张贺年片|前面走~一个人|小妹借了几本小说~|上级给我交了个重要任务~。
❼(·lai)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结果,或表示估计:这事儿说~话长|一觉醒~已是中午|想~你身体还好|我们看~要迟到了。
❽用在时间词语后面,表示从以前直到说话时为止的某一段时间;以来:多少年~,他都喜欢早睡早起|两个星期~,他们一直忙着储藏大白菜。
❾(·lai)〈助〉用在“十、百、千”等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或用于列举理由:十~天|五百~人|二里~地|七斤~重|一~客观条件好,二~他自己努力,所以他取得了好成绩。
❿(·lai)〈助〉用在句末,表示“曾经发生”,同“来着”:我刚才到学校去~|这话我多会儿说~? |上午你说什么~? |以前你妈妈怎么教你~? […得来(不来)]跟动词连用,表示能(不能)或会(不会):这道题我做得来,那道题我做不来。[…来…去]用于相同或相近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或交替进行:老师在课堂上走~走去|说~说去就是那么一回事|我躺在床上翻~覆去睡不着。

(反)往 去 回

来lái

❶从彼处到此处(与“去”相对):这是你一高兴,所以鬼使神差~了这些人。(四九·1131)尤氏已梳洗了,命人伺候车辆,一时~至荣府。(四三·990)
❷出现; 发生:他这些日子不知是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十·220)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了。(七四·1816)
❸代替某种具体的或不便说的行为:薛蟠未等说完,先站起来拦道,“我不~,别算我,这竟是捉弄我呢。”(二八·643)这秋桐便和贾琏有旧,从未~过一次。(六九·1686)
❹在动词后面与“得”连用,表示能做某事:自东汉贾复以来,枝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二·35)这四五百(银子),小的一时那里办得~!(六四·1549)
❺在另一个动词的前面,表示要做某事:你到~替人派我们不是,我怎么浮躁了?(三十·687)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整治整治,都特不像了。(十四·285)
❻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a)表示动作方向:见他进~,宝钗才放下笔,转过身~,满面堆着笑让“周姐姐坐着”。(七·152) b)表示动作目的: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 (五三·1238)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了。(二七·623)
❼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等之间,表示后者是目的: 你老人家又跑了~作什么? (七·158)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一处过活。(六·129)(士隐)便伸手接~抱在怀内,逗他顽耍一回。(一·13)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挽住。(十五·303)
❽用于句末,表示动作朝说话人所在地: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七·155)你真是个鬼灵精儿,到底找了我~。(五十·1168)
❾表示到现在为止的一段时间:这一年~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十六·326)痴心父母古~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一·22)
❿用在表数量的词后面,表示概数:连上你我这十~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作? (四六·1062)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长,有灯草粗细。(三七·844)
⓫句末语助词。来着: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 (三三·761)薛蟠听说,忙收了泪,笑道,“我何曾招妈哭~!”(三五·791)
⓬句末助词。a)表示姑且口气: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四八·1104)邢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也就往园内散散心~。(七三·1780)b)用于反问句,加强肯定口气: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那一个~? (三五·790)大夫们见人已死,何处诊脉~? (六三·1512)
⓭表示招呼人:(尤氏)说着,把平儿的一分拿了出来,说道,“平儿,~,把你的收起来,等不够了,我替你添上。”(四三·991)宝玉笑道,“好,好,~,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二三·523)
⓮在韵语中用作衬字:一足高~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二五·578)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又记挂着他。(二八·642)


来lái

❶使…来;唤来:书上说的,师旷鼓琴,能~风雷龙凤。(八六·1121)
❷与“不”连用,表示行为不可能:老太太始终疼我,如今也疼不~了。(一○九·1376)众人更加着急,明知此事掩饰不~,只得要商议定了话,回来好回贾母诸人。(九四·1215)
❸用在“老”后面,表示结果:大凡养儿女是为着老~有靠,便是小户人家,还要挣一碗饭养活母亲。(一○○·1281)怎么人到了老~,就混说白道的,叫人听着又生气,又好笑。(八二·1064)
❹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概数:今儿从早起闹起,已到三更~的天了,你瞧林妹妹已经掌不住,各自去了。(九五·1222)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小麥 > 來
來  lái

即小麥。

来lái

❶旧时北京古书店镜古堂货价暗码,谓数目七。参“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条。
❷旧时山果业谓数目五。参“集、道、听、西、来、滚、限、分、宿、色”条。
❸旧时北京古书店通学斋货价暗码,谓数目二。参“由、来、仁、里、美、况、接、圣、诸、荣”条。
❹旧时北京古书店来薰阁货价暗码,谓数目一。参“来、南、北、薰、东、西、生、财、有、道”条。

返、归、还、回;来;去、往

○返fǎn

(动)回:~国|~还|~里|~老还童|往~|一去不复~|徒劳往~|流连忘~。

○归guī

(动)回:~家|~国华侨|衣锦荣~|落叶~根|荣~故里。

○还huán

(动)回:~家|把家~|返老~童|衣锦~乡。

○回huí

(动)到原来的地方:~还|~去|~来|~家|~乡 |~北京|~归故土|送~原处|打马~城|得胜~朝|打道~府。

●来lái

(动)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回|~宾|~函 |~稿|~去分明|~龙去脉|~者不拒|~了一条船|~了两封信|~北京看看|~无踪,去无影|我~了。

○去qù

(动)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路|~向|~了个信儿|~了一辆车|~各地走走|~留听便|一来二~|扬长而~|拂袖而~|他~了|那里危险,~不得。

○往wǎng

(动)去:~来|~返奔走|徒步而~|乘船前~|联袂而~|来~。


来;去

○来·lái

(动)(一)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你是走~的吗|拿把锯~|像潮水般涌~|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飞~一只燕子。
(二)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或估量、目的等: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超产没问题|想~不会错|这是买~给自己用的。

●去·qù

(动)(一)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上~|进~| 向河边走~|汽车向前开~|把这个给他捎~|给老师送~。
(二)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由你想~|让他说~|一眼看~,群山起伏,十分壮观。


来;去

○来lái

(动)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宾|~函|~稿|~龙去脉|~者不拒|~了两封信|~北京看看|~无影,去无踪。

●去qù

(动)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路|~了封信|~各地走走|~留听便|扬长而~|拂袖而~|那里危险,~不得。

来←→往 去lái ← → wǎng qù

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往:去。
去: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例】 玉凤姑娘道:“我也正在这里想,论我出去这趟,倒不要紧;但是他们既说来上祭,他以礼来,我以礼往,却不可不叫他到灵前,尽这个礼。” (清.文康: 《儿女英雄传》)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呵!一样的美。”(鲁彦:《听潮的故事》)

来lái

〖助词〗
一、用在动词前,表示要进行某一动作(18)。《冯煖客孟尝君》: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煖]驱车到薛地,派小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老百姓,都来验合券契。《李陵答苏武书》: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我左右的人,见到我这样,便说些不中听的让人高兴的话来劝勉我。《祭十二郎文》: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呆了一年,请求回去接家眷。
二、用在代词、数词等表示时间的词后,表示某段时间后(3)。《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在军事失利的时机接受委任,在危难的关头接受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祭十二郎文》: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全白了,动摇的牙齿有的脱落了。《寄欧阳舍人书》: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所以千百年以来,从公卿大夫到平民百姓,没有人没有铭志。
三、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出(6)。《冯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冯煖客孟尝君》: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长剑啊,咱们回去吧’那个人。”《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


来lái

〖动词〗
一、到来。由彼至此,和“往”、“去”相对(119)。《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第二天,徐公来了。《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看到渔人,就非常吃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我不能离开,你又不肯来。
二、产生,发生(1)。《石碏谏宠州吁》: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四种恶习的产生,是由于宠爱享受过度了。
三、招致,使……归附(1)。《待漏院记》: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四夷还没有归附,考虑招致他们归附的办法。

来來lài

慰劳。后写作“徕”。《诗经·小雅·大车》:“东人之子,职劳不~。”(职:主管。)《孟子·滕文公上》:“劳之~之,匡之直之。”
另见327页lái。


来來lái

❶ 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贻:赠送。牟:大麦。)
❷ 到来,与“往”相对。《鸿门宴》:“旦旦不可不蚤自~谢项王!”陶潜《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使动用法,使……来,招来。《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既~之,则安之。”李斯《谏逐客书》:“~丕豹、公孙支于晋。”
❸ 将来。《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者犹可追。”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者。”
❹ 某一时间之后。姚鼐《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其远古刻皆漫失。”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❺ 语气助词。《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乎,食无鱼。”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另见328页lài。

*來lai

COB4
❶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宾/有朋自远方~。
❷(问题、事情等)发生:事~了/问题~了。
❸做;干;操作:你别忙了,让我~吧/~盘棋/你别~这一套。
❹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我~写/大家~出主意。
❺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游泳~了/他们报名~了。
❻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谈得~/做不~/划不~。
❼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目的:大家齐声把歌~唱/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❽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估计或动作的结果:说~话长/看~容易/一觉醒~/算~不会亏本。
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方向进行:传~消息/把那本书拿~。
❿未来;将来:~日方长/继往开~。(11)助词。1.表示形容、比较,可理解为“一般”、“那样”:碗口~粗/一人~高。2.用在数词或数量词之后,表示约数:三十~个/二里~地。3.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列举:一~不得罪人,二~自己不生闲气/他这次进城,一~是汇报工作,二~是修理机器,三~是采购图书。(12)诗歌、熟语等中用为衬字:二月里~是新春/上有老~下有小。(13)姓。

加入

加入

置身,加入:投身
加入人群中:来(我~一个)
加入某团体:在(~党;~校)
 参加某团体或某组织:加入 加盟
加入某组织:入(~会;~党;~籍)
 加入宗教组织:皈依(~佛门) 归依 归处 归落 入教
加入某集体或团伙:入伙
加入军队:参军 从军 入伍 从戎 抚剑 投身行伍 坏裳为裤
 志愿参军:投军
 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弃笔从戎 投笔请缨 投笔从戎
 弃农从军:卖犊买刀
(参加进去:加入)

☚ 参加   参与 ☛

以后

以后

过天 过后 往后 嗣后 后头 后来 以来 日后 他日
表示在某时间的后面:之后
现在以后:来(~日;~年;~生)
今天以后:今后 从今以后 自今而后而今而后 自今已后 自今已往 自今以后 自今以往
从这以后,今后:此后
从此以后:迩后 尔后
事情发生或处理以后:事后
多时以后:久之
过很短一段时间后:等会儿
过几天后:过天
春天以后:逾春 春后
秋天以后:秋后 逾秋
(现在或某时以后:以后)

另见:以前

☚ 时间先后   时间连接 ☛

发生

发生

生(~病;~变;萌生;滋生;新~) 起(~风;~疑;萌起) 发(发见;发兴;发作;发起;发祥;~水;~病) 犯(~难;~错) 出(~岔;~问题;~水痘) 闹(~病;~灾;~笑话)
问题、事情发生:来(麻烦~了)
引起发生:开萌
开始发生:蘖芽
某事物刚刚发生:发芽
导致发生:诱发
挑动诱发:挑发
由于自身因素而导致侮辱的发生:侮由自取
长期做错事,最终会导致灾祸发生:积非为虐
牵连发生:关生
无故发生:空发
暗中发生:密发
同时发生:交(~发;~加;~集;~困;~迫)
人行事不正,怪异不祥的事物或现象便会随之而生:妖由人兴 妖由人作
事变就发生在身边:变生肘腋 事生肘腋
不发生:不起(~泡)

另见:产生 出现 生病 发脾气 出乎意外

☚ 发生   表示发生 ☛

将来

将来

未 来(来日;当来) 日后 嗣后久后 前头 前去 久以后
以后,将来:
未来的时子:来日
未来的:前(~途;~程)
未来的某个时候:余日 迩时
不远的将来:明日 明天(展望~)
将来有那么一天:一旦 有一天 有朝一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

另见:时间远 时间长

☚ 现在   年 ☛

比较

比较

比(比次;比校;比拟;比量;比例;比类;比匹;打比;对比) 较(较量;计较;辜较) 方(方比) 订 讲 谕 拟 吡 等(等量) 均 侔 照 校 视 类 差(~可告慰) 棿(棿拟) 衡 形 相况 角量
表示比较:于(高~;小~) 要(他~好些) 莫(~过于) 来(天~大) 有(他~他哥高) 何与 孰与 孰若
 表示正反比较:与否(成功~)
相互比较:项背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对比
进行比较和推测:比度
收集比较:集比
选择比较:论比
排列比较:贯比
考查比较:比(比次) 考较 考校 程量稽合
 考校武力:校武
研究比较:商较 商校 商敌
比照,比较:订况
对照比较:对勘
权衡,比较:称 权县 诠较
评论比较:评点
竞争比较:角较
向高处比较:攀比 攀引
私自比拟:窃比
详细比较:详较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

另见:辨别 衡量 对照 事物 差异 好坏

☚ 比较   对照 ☛

趋向

趋向

趋 归(归于;归趋) 走 势(势头) 趣 动向 皈向 样子
趋向或取舍:趣舍 趋舍
表示动作的趋向:来(我~拿) 上(赶~) 下(坐~) 往(~南走) 向(~东流;天天~上)
事物发展的趋向或势头:理势
事物发展的主要趋向:主流
形势发展的方向:锋头
时势变化的趋向:风向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大势所趋 百川归海 百川汇海 百川朝海 百川赴海 百川灌河 百川注海
发展变化的趋向:命运(国家~)
趋向于:趋于
趋向于这方面:归向 属意(天下~)
趋于文雅:雅化
不同的趋向:歧趋
趋向不同:殊趋 别趣 别致
志趣、趋向各异:集苑集枯
背弃邪念,趋向正道:背邪向正
(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向)

☚ 趋势   倾向 ☛

时间先后

时间先后

时间的先后顺序:时序 灰管
时间在前的:先(~前;~期;在;原~)前(~段;~期;~朝;~夜;头~;以~;早~;此~) 早(~先;~期;~年;~春) 上(~午;~月;~年;~古) 头(~年;~月)
表示在某个时间的前面:之前
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预(预前;预先;预早;~先八先) 逆(逆先) 豫(~早) 事先 事前
表示时间在中的:中(~期;~叶;~年;~世) 半(~夜;月~)
时间、位置不前不后:正好 恰好 恰巧刚好 偏巧
时间合适:以时 及时 守时 趁时 趋时 趣时 孔时 匝时 迫时 及辰
时间在后的:后(~来;午~) 下(~午;~年;~代;~世) 晚(~期;~世;~秋;~清) 旰
表示某一个时间后:来(从~;素~;向~;古~)
一段时间的结尾:

另见:先 后

☚ 时间先后   以后 ☛

不定的数量

不定的数量

些(些个;这~;那~;有~) 若干 如干 若如 若而
表示大约的数目:数(数个;概数;荒数;约数) 庶(庶几) 来(二十~岁;两个~月;五尺~长) 谱 论 恕几 大约 大体 大致 八成 左右 上下 光景 模样 内外 前后 摸边儿 差不多 八九不离十
一千与八百之间:千儿八百
表示不定的少数:数个
表示一至十的不定数:几(几多;几何;几许;十~年;~十岁) 两(过~天;说~句)
表示少量的不定数:点(一点;有点;一点儿;吃~再走) 些(些些;些子;些儿;些须;些少;些微;些许;些子儿)
数量很少的一点儿:一丝一缕 一丝半缕半丝半缕
极微小的一点儿:一丝一毫
表示数目不大的约数:头(十~八块)
表示弹性较小的约数:十来个
表示不定的多数:些(好些) 九(~十)百(~十)
表示整数后还有大概的零数:余(四十有~) 多(四十~岁) 有零(四十~) 挂零 出头 冒头 冒尖
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把(千~人;个~月) 可(近~四十)
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许(一里~)

☚ 各种数量   数量多 ☛

来/接连着来

☚ 来往不断   来 ☛

来(~访;~人;过~;到~;走~;朅来;飞~) 至 格
到这里来:前来
自己来:自来
 亲自来:亲来
一个人来:独来(~独往)
初次来:初来(~乍到) 新来
再次来:重来
有事才来:无事不登三宝殿
高兴而来:乘兴而来
从各处奔赴而来:云趋鹜赴
闻风而来:趋风
仰慕其名声而来:慕名而来
特地前来:特来
没有事先约定而到来:不期而至
乘其不备而来:掩赴
不怀好意而来: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
群集而来:麋至
 如鱼鸟成群而至:鳞集毛萃 鳞萃羽集
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杂沓而至
不断到来,来得很多:纷至沓来 杂沓纷至
 成群结队,纷至沓来:麇至沓来
来得迅速:电至
 来者之快:随踵
 来得非常迅速:闻风而至
 来得迅速猛烈:集如风雨
来得晚:来迟
 行走从容,来得晚:姗姗来迟

另见:回来 到达 ︱去

☚ 来   接连着来 ☛

表示列举

表示列举

如(~次;例~;比~;诸~;譬~) 哩(肉~) 啦 啊
表示下面所列举的:下列 如下 如次 如后
表示上面所列举的:上列 如上 如前
表示顺序,列举原因或目的:第一 一来一则 首先
表示列举,说明的项目多:来(一~忙;二~苦)
表示未列举完:等(等等)
表示不止此例:诸如(~此类)

☚ 列举   列举不完 ☛

表示动作

表示动作

打(~水;~伞)
 表示某种动作:上(~台;~书;~车;~坟)
 表示做某动作:来(让我~)
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将(打~进去)
表示动作的进行:乍 正(正在) 方(~兴未艾)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并且 边…边…(~说~走) 且…且…(~战~走)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一壁…一壁…
表示动作紧接:继(~之;~而;~后) 之后 而后 然后 随后 随即 随之 随手 跟手 跟着 接着
表示动作简便短暂:一(不妨~试)
表示动作频繁:直(~哭) 一个劲儿
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来(一路走~) 着(走~;看~) 还 仍旧
表示动作接连不断:一下下 一下又一下
表示动作不能顺利完成:不上来(答~)
表示动作完成:上(骑~;考~)
表示有所动作:裸袖揎衣

☚ 动作   动作快 ☛

麦黍等粮食

麦黍等粮食

麦子:麦(麦子;~浪;大~;小~;燕~;黑~;莜~;油~)
大麦:麰(麰麦;麦麸) 倮麦
大麦的一种:稞(青稞) 元麦 裸麦 穬麦
米和麦:米麦
小麦:
小麦的皮屑:麸(麦~) 稃(粰) 麦糠
高梁:秫(秫秫) 稷(木稷) 粱 芦穄火谷 桃黍 木稷 荻粱 乌禾 芦檫 茭子 名禾
一种高粱:蜀黍
高粱米:秫米
包谷:粟(~米) 玉米 玉麦 玉茭 包米 包芦 棒子 珍珠米 玉蜀黍
黄米:黍(黍子;黍米) 糜(糜子;糜黍) 穄(穄子) 黄粱 香合
黍的不粘者:糜(糜子)
黑黍:秬(秬黍)
一种黑黍:
小米:粟米 颗子

☚ 各种用途的粮食   豆类 ☛

来來lái;lài

(一)洛哀切,平咍。
❶同“”。小麦。《诗·周颂·思文》:“贻我~牟”朱集传:“~,小麦;牟,大麦。”
❷未来,将来。《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
❸到来,来到。《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
❹招徕,招致。《管子·小问》:“致天下之精材,~天下之良工。”
❺助词。吧,咧。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归去~。”
(二)洛代切,去代。勤勉,劝勉。《孟子·滕文公》:“劳之~之,匡之直之。”

来來lái

❶从别地到说话人所在地。如:来函、来宾,来信。
❷发生,来到。如:问题来了;机会来了。
❸做动作。如:我来处理;胡来;少来这一套。
❹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和不可能。如:谈得来;买不来。
❺表示要做或来做某件事。如:你来报靶;大家来讨论;我们支援来了。
❻表示目的。如:带领大家来卸车;发动群众来完成任务。
❼表示动作方向朝说话人。如:把机械开来;把东西拿来。
❽表示动作结果。如:一路走来;看来没问题;打起来。
❾未来的。如:来日,来手。
❿从过去到现在。如:从来,向来。(11)表示概数。如:30来个敌人;百来斤重。(12)姓。

来lai

助词。(一)用于句末,相当于“吧”“呵”。如:❶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来”句:虽然如此,你一定有原因,试告诉我吧!)
❷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庄子·外物》“来”句:鲫鱼呵!你是干什么的呢?) (二)用于句末,表过去时态,相当于“来着”等。如:
❸恪身经事萧家来,今日不忍见许事。(《陈书·沈恪传》“来”句:我曾侍奉萧家来着,今天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
❹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 (《太平广记·尧君卿》“来”句:老贼,你吃虎胆来着,敢偷我的东西?) (三)用于短语、小句、数量词语前,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相当于“以来”; “来”在“以”后,还可表示未来时间,相当于“以后”。如:
❺自贬官来,无事,读百家书。(《柳宗元集·与杨京兆凭书》“来”句:从贬官以来,没有什么事情,读了诸子百家的书。)
❻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来”句:您十年以来又如此困顿坎坷。)
❼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史记·孝文本记》“来”句:从今以后,有犯言论罪的,不要判刑。)
❽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汉书·西南两粤朝鲜传》“来”句:从今以后,还象原来一样互通使节。)类 lei 副词,用于动词或名词短语前,表示对动作或情况的大体估计或猜测,相当于“好象”“似乎”等。如:❶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类”句:我看吴王的脸色,好象有深沉的忧愁。)
❷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汉书·贾谊传》“类”句:改变陈规陋习,使人们追求善心向往道义,似乎不是普通官吏所能做到的。)

☚ 况   立 ☛

来lái

《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小麦(441)。药名。小麦的别名,参见“小麦”条。

或作“麳”。亦称“来牟”。小麦的古称。《广雅·释草》: “麳,小麦。”可能原产西藏地区。文明时代初期,传入中原地区,因与牟即大麦类似, 故称来牟,或单称来, 后又称麦。《说文》: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或谓来为青稞。或谓小麦原生于高加索山两麓、西南亚及地中海东北角土耳其一带,史前晚期传入中国。或谓黄河流域也是小麦的起源地之一,欧洲小麦是从中国传入的。小麦在殷周种植较广。甲骨文中多次出现麦字。西周种麦地区包括今河南、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并已有冬麦、春麦等不同的品种。1955年,安徽亳县钓鱼台出土西周时期的炭化小麦粒。战国以前,麦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不高,仅为上层人物的食用品。汉以后麦的种植有较大推广,特别是在南方。遂成为粮食生产中的主粮之一。

☚ 芑   粱 ☛

来(來)lái

Ⅰ  ❶ (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come; arrive: 跟我 ~! Come along with me. 你 ~ 啦! Hello!; So you're here already. 她过一两个星期就 ~。 She'll come over in a week or two. 她说今天早上没有信 ~。 She says no letter arrived this morning. 电 ~ 啦! The electricity is on. 他们 ~ 自全国各地。 They hail from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❷ (发生; 来到) crop up; take place; come up: 别人一干涉, 麻烦就 ~ 了。 When others interfere, it always makes trouble. 今年雨季 ~ 得晚。 The rainy season is backward this year. 雷阵雨马上就要 ~ 了。 A thunder shower is coming up. 那一年, 流行性感冒 ~ 得异常凶猛。 The grippe hit unusually severely that year. 问题 ~ 了。 Problems have cropped up.
❸ (做某个动作, 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 ~ 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make an about face; make a 180-degree turn; ~ 一盘棋。 Let's have a game of chess. 你歇歇, 让我 ~ 吧。 You take a rest. Let me do it. 我们去踢足球, 你 ~ 不 ~? We're going to play football. Do you want to join in? 我自己 ~ 吧。(指吃东西) I'll help myself.; (指做事) Let me do it myself. 再 ~ 一点吧? (指请人吃东西) Would you like a little more? 再 ~ 一个! (请演员表演) Encore!
❹ (跟“得”或“不”连用, 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大事做不 ~, 小事又不做 be unable to do big jobs and look down on small ones; 辣椒我吃得 ~, 但不特别喜欢。 I can eat red pepper, though I'm not overfond of it. 坡太陡, 车子上不 ~。 The car can't come up, the slope is so steep. 他脾气好, 和谁都处得 ~。 He is good-tempered, he gets along with everyone.
❺ (用在另一动词前面, 表示要做某件事): 大家 ~ 想办法。 Let's pool our ideas and see what to do.; Let's put our heads together and see how to do it. 要不要我 ~ 帮你翻译? Would you like me to interpret for you? 咱们 ~ 试试, 看它会不会折断。 Let's try whether it will break.
❻ (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 表示来做某件事): 他回村看望乡亲们 ~ 了。 He's come back to the village to see us folks. 我们报喜 ~ 了。 We've brought you good news.
❼ (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 表示后面部分是目的): 用我们自己的双手 ~ 建设祖国 build our country with our own hands; 你能用什么办法 ~ 帮助他呢? How are you going to help him? 我们将开个会 ~ 交流经验。 We'll hold a meeting to exchange experiences.
❽ (来自; 来源于) derive; come from: “girl”这个词是由中世纪英文中的“girle” ~ 的。 The word “girl” is derived from Middle English “girle”. 这个词是从希腊文 ~ 的。 The word comes from Greek. Ⅱ  (未来的) future; coming; next: ~ 春 next spring; ~ 岁 the coming year; next year Ⅲ  ❶ (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你这是何苦 ~? Why have you done such an abominable thing? 这话我多会儿说 ~? When did I say so?
❷ (从过去到现在) ever since: 两千年 ~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10多天 ~ for the last ten days and more; 别 ~ 无恙乎? How have you been since I saw you last?
❸ (用在“十、百、千”等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about; around: 80 ~ 个 around eighty; 20 ~ 岁 about twenty (years old); 两米 ~ 高 about two metres high; 6点 ~ 钟 about six o'clock
❹ (用在“一、二、三”等数词后面, 列举理由): 一 ~ ..., 二 ~ ... in the first place ..., in the second place ...; 我好久没有看她, 一 ~ 路太远, 二 ~ 没工夫。 I haven't been to see her for a long time now. For one thing, she lives too far away; for another, I've been rather busy.
❺ (诗歌中间用做衬字): 不愁吃 ~ 不愁穿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food and clothing; 正月里 ~ 是新春。 Spring comes with the first moon of the new year. Ⅳ (姓氏) a surname: ~ 俊臣 Lai Junchen
另见 see also lɑi。
◆来宾 guest; visitor; 来不得 won't do; be impermis ̄ sible; 来不及 there's not enough time (to do sth.); there's no time; it's too late; 来潮 (of tide) rise; 来到arrive; come; 来得[口] be competent; be equal to; emerge (from a comparison) as; come out as; 来得及 there's still time; be able to do sth. in time; be able to make it; 来得容易去得快 Light come, light go!; Easy come, easy go.; Soon got, soon gone.;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To arrive early is not so good as to arrive at the most opportune moment.; To come early is not as good as to come in time.; 来电 incoming telegram; your telegram; your message; send a telegram here; inform by telegram; 来而不往非礼也 It is impolite not to reciprocate.; Friendship cannot stand always on one side.; It's impolite not to make a return for what one receives.; One should return as good as one receives.; 来犯 come to attack us; invade our territory; 来访 come to visit; come to call; 来稿 contribution; contributed article; 来归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ce; [旧] (of wome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 来函 [书] the letter which you wrote; 来亨鸡 Leghorn; 来回 make a round trip; make a return journey; go to a place and come back; back and forth; to and fro; cycle; 来回来去 [方] back and forth; over and over again; 来件 communication or parcel received; supplied parts; 来劲 [方] full of enthusiasm; in high spirits; exhilarating; exciting; thrilling; jest with; annoy; offend; 来客 guest; visitor; 来来往往 come and go; go to and fro; coming and going in great number; 来历 origin; source; antecedents; background; past history; 来历不明 unknown source or origin; It is not clear how he comes by so many valuables.; It is not clear how he comes to occupy the present important position.; obscure [unknown] origin; of dubious background; of questionable antecedents; one's legal identity not clarified of unknown origin; 来历可疑 a person of shady antecedents; 来料加工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supplied by the foreign businessmen; accept customers' materials for processing; process on commis ̄ sion; 来料组装 assemble imported components; 来临 arrive; come; approach; 来龙去脉 sequence of events [actions]; cause and effect; origin and development; the ins and outs; 来路 incoming road; approach; source; 来路货 [方] imported goods; 来路 (来历) origin; antecedents; 来年 the coming year; next year; ... 来 ... 去 back and forth; over and over again; 来去分明 There is no secret about one's movements.; open and aboveboard; 来去无踪 come and go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come and go mysteriously leaving no trace; 来去自如 come and go freely; 来人 bearer; messenger; 来人儿[旧] middleman in business deals or employment service; 来日 days to come; days ahead; time ahead; 来日方长 The coming days would be long.; have years ahead of sb.; Many a day will come yet.; Many are the years to come.; There are many days yet (to do sth.).; There are many days yet to provide for [think about] ....; The day is yet to come (for sb.).; There is ample time ahead.; There will be a time for that.; 来生 next life; 来世 {佛教} future world; next world; the world to come; afterdeath; 来势 the force with which sth. breaks out; oncoming force; 来势汹汹 break in in full fury; bear down menacingly; come to look for trouble; One's aspect is like the noise of rushing water.; 来书 [书] incoming letter; 来苏儿 {药} Lysol; 来头 connections; background; backing; the motive behind; cause; [口] interest; fun; 来往 (来和去) come and go; 来往帐目 open account; 来往 dealings; contact; intercourse; 来文 document received; 来无影去无踪 approach without casting a shadow and leav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来信 send a letter here; incoming letter; 来意 one's purpose in coming; 来由 reason; cause; 来源 source; origin; originate; stem from; 来者不拒 refuse nobody; All are welcome.; All comers are welcome.; All'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 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 The one who is coming surely has bad intentions; with good intent (he) would not come.; He who has come, comes with ill intent, certainly not on virtue bent.; He who has come is surely strong or he'd never have come along.; Those who have come are not friendly; those who are friendly have not come.; 来之不易 be not easily won; be hard won; be not easily come by; 来兹 [书] the coming year; 来自 come from; 来踪去迹 the footprints leading to a certain point and from these onwards the traces left behind; the clues; traces of sb.'s movements; traces of sb.'s whereabouts


来(來)lɑi

 ❶ (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过 ~! Come over here! 你是一路跑 ~ 的吗? Did you run all the way here? 请把那本书拿 ~。 Bring me the book, please. 什么风把你给吹 ~ 了? What brings you here? 喜讯传 ~, 欢声雷动。 The glad tidings gave rise to thunderous cheers.
❷ (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的结果): 信笔写 ~ write down one's ideas as they come to mind; 一觉醒 ~ wake up after a sound sleep; 说 ~ 话长。 It's a long story. 想 ~ 好笑。 It's ridiculous to think of it. 他的话听 ~ 很有道理。What he says sounds quite true.
另见 see also lái。

来lái

处不易|鸿去燕|历不明|龙去脉|路不明|日方长|势汹汹|者不拒|者可追|之不易

❷ 别无恙|跋报往|初乍到|翻覆去|饭开口|飞横祸|风八面|古今往|寒暑往|后居上|呼喝去|呼挥去|祸神昧|嗟之食|眉眼去|明暗往|南北往|你我往|逆顺受|年岁去|其有自|人人往|日月往|神之笔|时运转|倏忽往|暑寒往|水土掩|泰否往|倘之物|往如梭|先后到|新乍到|一二去|迎送往|由已久|有无回|直直去|左右去

❸ 八面风|凤凰仪|凤舞仪|空穴风|姗姗迟|天外客|心血潮|有凤

❹ 乘兴而|春去秋|独往独|纷至沓|蜂拥而|否极泰|否往泰|甘尽苦|告往知|古往今|观往知|滚滚而|寒往暑|厚往薄|继往开|鉴往知|卷土重|麇至沓|礼尚往|慕名而|暮去朝|扑面而|攘往熙|日往月|柔远怀|时不再|时至运|手到擒|暑去寒|数往知|死去活|送往劳|随手拈|随之而|突如其|信手拈|兴尽悲|与生俱|源源而|紫气东

来lái

(甲·来) (甲·麦)
繁体为“來”,字形与繁体的“麥”(麦)相似。本义也为麦。甲骨文字形象麦穗,上加一指事符号:“丿”。这种称作“来“的作物是引进的品种。《诗·周颂·思文》说:“思文后稷……贻我来牟。”“麦”字底下的“夂”表示脚步,有来去的意思。《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也。”古,小麦叫“麦”,大麦叫“”(或写作“牟”)“麦”是“牟”与“来”的合音。“来”是麦类的总称。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ai
阳平:莱(莱芜,地名,在山东)
崃(邛崃,山名,在四川)
涞(涞水,地名,在河北)
铼(金属元素)
去声:睐(青睐)
赉(赏赉)
徕(劳徕,慰问的意思)

来來lái

(7画)

【提示】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来(來)lái

7画 一部 
(1) 从别处到说话人所在处(与“去”“往”相对):~往|~信|~去自由|有~无回。
(2) (情况、问题等)发生: 麻烦事~了|问题~了就得解决。
(3) 现在以后的时间: ~日|~年|未~|继往开~。
(4) 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 ~历|近~|古往今~|几千年~。
(5)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此处做某事: 我们看您~了|他们参观~了。
(6) 用在动词前,表示打算做某事: 我~试一试|你~打水,我~扫地。
(7) 代替具体的或不易选择动词的动作: 别胡~|再~一碗|你累了,我~吧|这个人会~事儿。
(8) 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表示动作朝向说话人: 过~|拿个凳子~|跑~一群孩子。
(9)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延续至今,或表示结果与估量: 信笔写~|一觉醒~|看~形势不妙|想~你已经知道了。
(10) 用在动(介)词结构与动词(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为方式、态度,后者为目的: 买把刷子~刷墙|拿什么~报答父母?|以何种方式~合作?
(11) 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动作、行为能实现或不能实现: 他俩合得~|这事儿我做不~|儿子和邻居的孩子玩得~。
(12) 用于句尾,表示曾发生过什么事(又说“来着”): 我说什么~|你是不是打架~着?
(13) 用于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十~个|三十~斤|五米~远|二尺~高。
(14) 用在“一二三”等十以内的序数词之后,表示列举: 一~探亲,二~旅游|一~没时间,二~没兴趣,所以就没去。
(15) 用在诗歌、熟语或叫卖声里做衬字: 正月里~是新春|磨剪子~抢菜刀。

来來lái

甲骨文以来的象形字。早期中一竖象秆,两边有穗象两人字,竖下两旁有叉象根,整个象麦。实即麦的初文。假借为往来的“来”。“来”下加倒止(足),成麦字;种麦常需劳动,所以加足旁。商代晚期上加一横,直到小篆。隶楷字形基本还象。西汉隶书以后有把两“人”变两点加一横的,作“来”。群众多如此写。现以为规范字。见《总表》。春秋和战国时个别写法有加走之旁的,表义。有人说来和麦两字应互换就对了。来义即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和往、去相反。甲骨文晚期常用“往来”一词,《易经》也有。如:我来北京三年了|来信。组词如:来源|来往。引申表示时间的经过。如:从来|向来|未来|来年。又常用作虚词。如:十来个|再来一个|大家来想想|刚才开会来着|拿来|进来|一来二去。

来來★繁◎常★常◎异


lái象形,甲骨文、金文象小麦形,中为茎,上为穗和叶,下为根,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來”。本义为小麦,一种常见作物,是“麦(麥)”的本字,假借为到来,由此引申为从过去某时间到现在、未来的等。汉代俗字、《手头字》、《简化字表》简作“来”,据草书楷化。
【辨析】
❶以“来”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ɑi,但声调不同。lái:崃、涞、莱、徕、铼∣lài:睐。
❷“来(來)”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涞(淶)、睐(睞)、莱(萊)。

來;隶lái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株成熟的小麦,上部是麦穗,中间的两侧是麦叶,下部是麦根。麦穗垂直上扬,与禾穗之下垂、黍穗之散开有别,反映在文字上亦然。金文字形在上部增一横。小篆字形麦叶部分分离,隶、楷字形从之。
【释义】《说文》:“周所受瑞麦来麰也。”本义是小麦,后来“来”借为“来去”的“来”,其本来意义以“麦”表示。麦和黍、稷、菽、麻,并称为古代“五谷”,即五种主要粮食作物。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the character is shaped like wheat with its upper part like the wheat head and the middle like wheat leaves on the two sides,the lower part like wheat root.The raising wheat head is different from the sagged and spread millet.This difference is shown in character shape.The character is added a decretive line on the top in Bronze Inscriptions.
【original meaning】Wheat.

1

〈名〉方位词。里;里面。
《金》五: 我先去惹那老狗,它必然来打我,我先把篮儿丢在街心~,你却抢入。
《醒》一: [晁源]后来知识渐开,越发把这本千字文丢在九霄云~。又二四: 才交过七月~,签秫,割黍穄,拾棉花……忙个不了。又七十: 汗巾子我留在你家~了。
<方>今山东、江苏徐州话有此语。


2

〈助〉(1)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状态的实现。(a) 相当于“了(le)”。
《金》六: 大官人往那里去~?怎的不过去看看大娘子?又十七: 拙夫从去岁十一月得伤寒病死了,今已八个月~。
《醒》二六: 剩下的饭食,下次热~吃了,这又叫是积福。又六八: 他怕我使~他的家当,格住你不叫见我。
《聊·姑》二: 沈大姨一行拉着他说:“我儿,你怎么~?”又
《富》十二: 太公说:“你那雨单呢?”公子说:“呀!搁在号房上忘了拿~。”(b) 相当于“的”。
《金》二一: 西门庆听了,便问:“谁教他唱这套词~?”又三四: [西门庆]问道:“你在那里捉住那韩二~?”众人道:“昨日在他屋里捉~。”又五九: 金莲问:“是谁说的?”月娘指着:“是奶子和迎春说~。”
《聊·磨》十二: 官人怎么来~?
(2) 语气助词。(a) 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或确认事实。来着;呢。
《金》十六: 今日我和应二哥、谢子纯早辰看灯,打你门首过去~。
《醒》五五: 这九月里的雷还劈杀人?我听见人说,只当是说谎~,原是真个么?又九六: 俺刚才也劝俺的徒弟~。
《聊·快曲》二: 我在将军身上也有好处~。又
《增》二四: 他是个秀才,极会吹弹,我也曾跟着他学筝~。(b) 用在祈使句末尾。吧。
《金》一: 俺众人把大虫绻了,请壮士下冈,往本县去见知县相公讨赏去~。又十一: 六姐,他大娘来家了,咱后边去~。又七八: 端的甚么买卖,你说~。(c) 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呢。
《金》八: 我做下的,孝顺你~?又十八: 兀得大人还问甚么好也~?把个见见成成做熟了饭的亲事儿吃人掇了锅儿去了。
《醒》二十: 这庄子上,谁还有这双小脚~?
《聊·慈》三: 你看,我来做嗄~?又
《寒》六: 是怎么着~?(d) 用于表示比喻或比拟的名词状语和形容词中心语之间。
《金》一: 扑地一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斑斓猛虎来,犹如牛~大。又: 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热便好。又六二: [刘二]吃的楞楞睁睁,提着碗~大小拳头,走来谢家楼下。
《醒》八三: 狄爷是平步青云,天~大的喜事,快每人且先挂一匹大红云鋋,再赏喜钱!(e) 用在重叠的形容词后。相当于“的”。
《金》二四: 俺每在家酒饭吃的饱饱~。(f) 用于句中其他位置,只起衬音作用。
《金》七九: 骂的他~在我这里好不丑的三行鼻涕两行眼泪的哭。
《醒》三九: 可耐又把一个结发妻~死了,家中没了主人婆。
《聊·富》四: 都说是好他娘,几乎~废了命。‖<方>今山东、江苏徐州话有此语。
另见lái(“来辈子”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