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束马悬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束马悬车原指上山时,包裹马脚,挂牢车子,以防滑跌。意谓山路险隘难行。《管子·封禅》:“ (齐桓公) 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羊佑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束马悬车包住马蹄,挂牢车子。形容道路极其险隘难行。也作“悬车束马”。战国时,齐桓公率军讨伐西南古国大夏,途中需要跨过水流湍急的流沙河,越过崎岖险隘的卑耳山。因为卑耳山山路非常难走,军队不得不在山脚下把战马的蹄子包住,把战车牢牢拴住,以防跌滑脱落。(见《管子·封禅》) 束马悬车 束马悬车把马脚包裹起来,把车子钩牢,以防滑跌。形容山间行路的艰难。 ☚ 山遥路远 束装就道 ☛ 难行 难行路面滑不好走:泥泞(泥泞难行) 泥滑 另见:行路 ☚ 道路弯曲 险阻 ☛ 束马悬车成语。把马蹄子包上,把车子钩牢,以防滑倒。在山间险峻地势行军时,防止马滑倒和车脱落而采取保护办法。《管子·封禅》:“(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晋书·段灼传》:“蜀地阻险,山高谷深,而(邓)艾步乘不满二万,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将士乘势,故能使刘禅震怖,君臣面缚。”《晋书·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 束马悬车把马蹄子包上,把车子钩牢,以防滑倒。在山间险峻地势行军时,防止马滑倒和车脱落而采取保护办法。 《管子·封禅》: “(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解义】束:捆。悬:悬挂。指行山路时,将马脚包住,将车子挂牢,以防跌倒。形容山路艰险难走。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包起马蹄,钩住车子。防止滑倒或脱落。形容山路难行。《管子·封禅》:“(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尹知章注:“将上山,缠束其马,悬钩其车也。” 束马悬车shùmǎ-xuánchē在山路上行进时,缠裹马脚,以防马跌倒,钩牢车子,以防其脱落滑跌。形容山路险峻难行。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缠裹马足,挂牢车子。指马车行山路时以防滑跌倾覆。形容山路险隘难行。也作“悬车束马”、“悬兵束马”。 束马悬车shùmǎ-xuánchē〔连动〕 上山时,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形容路险难行。语出《管子·封禅》:“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论〉序》:“乘危则栈山航海,历险则~。”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管子·封禅》:“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束马:包住马蹄,以防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防止脱落。形容车马在山路险隘难行,应以谨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