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口裹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口裹足杜:杜绝,堵塞。堵上嘴,裹上脚。形容不敢说话,不敢行动。战国时,魏人范雎化名张禄来到秦国。当时,秦昭王同母异父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以及舅父魏冉等权势很大,对王室构成很大的威胁。范雎想为昭王献计又怕招致杀身之祸,于是试探说:“如果天下之人看到我为秦国尽忠而被杀,就会杜口裹足,不敢为秦国效力了。”昭王恭敬相待,打消了他的顾虑,范雎这才献出计策。(见《战国策·秦策三》) 避开 避开避(避让;避去;迴避;回避;闪避;敛避;避乖龙) 谢 让 躲(躲开;躲避;躲让) 远(远身;~小人) 违(违避) 闪开 闪脱靠后 辟易 另见:旁观 躲避 逃避 避责 ☚ 避开 让开 ☛ 停步 停步跓 住脚 停履 停踪 停足 植足 收迹 辍步 敛马 躇足 歇足 驻步 驻足 驻屐 驻脚 ☚ 不敢前进 徘徊 ☛ 杜口裹足dù kǒu gǔo zúkeep one’s mouth shut and halt one’s steps 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解义】杜:堵塞。裹:缠住。堵住嘴,缠住脚。形容不敢说话,不敢行动。 杜口裹足dù kǒu gǔ zú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形容很恐惧。“杜口”,闭嘴;“裹足”,止步。《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史记·范睢蔡泽传》:“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 杜口裹足dù kǒu ɡuǒ zú塞住口,裹住脚。形容因害怕而不敢说、不敢动的样子。 MK4Z【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闭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有顾虑而不敢接近。杜口:闭住嘴。裹足:停步不进。 杜口裹足dùkǒu-guǒzú〔并列〕 形容不敢说话,不敢行动。《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莫肯即秦耳。” 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杜口:闭住嘴。裹:缠扎。裹足:停步不前。即紧闭嘴巴不说话,停住脚步不向前。形容非常害怕。《战国策·秦策三》:“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