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十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十娘 杜十娘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篇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的形象源于宋幼清的《杜十娘传》。杜十娘是京城的“教坊名姬”,为了摆脱自己的卖笑生涯,迫切希望从良。一次在京城做太学生的李布政之子李甲来院游玩,与十娘相见,二人情深意浓,十娘愿以终身相托,但李甲害怕父亲反对,不敢应允。不久李甲钱已用尽,遭鸨母冷淡。鸨母逼迫十娘将他逐出院门,十娘不肯。鸨母明知李甲没钱,故意要他出300两银子,方可把十娘领去。十娘乃将自己私蓄150两给李甲,李甲又设法借得150两交与鸨母。鸨儿不料公子有银,嘿然变色,似有悔意,十娘针锋相对,句句截铁斩钉,不容反悔:“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迫使鸨母放她从良。临行时众姊妹把十娘装有价值万金的珠宝箱送回给她。十娘与李甲商议暂去苏、杭寄居,所乏资费,皆十娘从箱中拿出,李甲深为感激。不料在渡江途中遇见浮浪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美丽,想占为己有,趁机与李甲攀话,从中离间,并愿以千金收买。原就恐父亲动怒,不敢回家的李甲,见孙富肯出千金,不禁心动,回舟与十娘说。十娘气愤失望之极,假意应允,并叫他送来千金。之后,十娘打开描金百宝箱,在二人惊叹和哀求中,将价值连城的万金珠宝投入江中,然后沉江自尽。十娘投江后,旁观的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孙富。小说中的杜十娘是一个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她美丽坚贞,爱憎分明,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纯真的情感,渴望过真正人的生活,追求爱情,守身如玉,誓死从良。李甲重利轻义,使她受到欺骗后,毅然毁灭了自己的生命,以此来控诉这个罪恶肮脏的黑暗社会。 ☚ 潘金莲 白蛇传 ☛ 《杜十娘》川剧高腔,大幕。原名 《百宝箱》、《梨花院》。黄吉安编剧。剧本见 《川剧传统剧本汇编》第六集。1953年,徐文耀、吴伯祺改编并易名。明代,宦门子弟李甲上京赴试时与京都名妓杜十娘相恋。杜十娘自赎其身,并带积蓄的 “百宝箱” 与李甲同返故里。李甲虽恋十娘,但恐娶妓有辱家风,沿途忧心忡忡。行至瓜洲,富商孙富窥其心事,因慕十娘貌美,愿以千金交易。李甲为了名利,竟将十娘出卖。十娘知情后,拒而不从,愤然痛责李、孙二人,并将价值连城的“百宝箱”抛入江中,投江而死。李甲追悔莫及。此剧《归舟投江》常作单折演出。1956年,徐文耀曾将此剧改编为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成彩色戏曲片。 杜十娘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人物。原为京城“教坊名姬”,为了摆脱非人的境遇,她迫切要求“从良”,与贪酷的鸨母作了勇敢、机智的斗争,终于和所爱的李甲一起回家。途中却被李甲卖给富商孙富,她愤恨填膺,于痛骂李甲之后,抱持百宝箱,投身滚滚波涛,以青春和生命控诉了罪恶的社会,维护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杜十娘Du Shiniangmain female figure in Du Shiniang Angrily Sinks Her Jewel-Box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