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蛇

中药名。

出《药性论》。别名:剑脊乌梢、乌风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全体。全长可达2米以上。

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

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

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

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

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

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

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

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

尾部渐细。

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

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

其后半部呈青灰色。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

以蛙类、鱼类为食。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4~11月间捕捉。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或炕干。

干燥品多卷成圆盘状,盘径约16厘米。头扁圆形,略似龟头,盘于中央,口内有多数刺状小牙。尾部渐细,尾端插入外缘的腹腔内,背部高耸呈屋脊状,俗称剑脊。通体乌黑色,表面可见菱形细鳞,腹部剖开,边缘内卷,内表面黄白色或熏成灰黑色;可见到排列整齐的肋骨。

质坚韧,气腥,味淡。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地。

❶ 炙乌蛇。

将乌蛇砍去头,温水洗净,切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❷ 乌蛇肉:乌蛇砍去头,用黄酒闷透后,取出,除去皮骨晒干。(每乌蛇50千克,用黄酒10~12.5千克)。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入肺、脾二经。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内服:煎汤,4.5~12克;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血虚生风者忌用。忌犯铁器。

❶ 治紫白癜风:乌蛇肉(酒炙)180克,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60克,熟地黄120克,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60克。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2斗中浸之,密封7日。每温服1小盏。忌鸡、鹅、鱼、肉、发物。
❷ 治骨、关节结核:乌梢蛇,去头、皮、内脏、焙干研粉,过120目筛,装入胶囊备用。第一周早晚各服2个胶囊;第二周早中晚各服2个;第三周早晚各服3个,中午2个;第四周早中晚各服3个;第五周早中晚各服4个(《全展选编·外科》)。

❸ 治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风蛇(酒浸,去皮骨,炙)0.5两,麝香1分。

为末,每用0.5分,荆芥煎汤调灌之。

主含蛋白质及脂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