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杜仲
杜仲  dùzhòng

亦稱“思仲”、“思僊”、“木棉”、“檰”。木名。杜仲科。落葉喬木。高可六丈。體含膠。葉互生,長橢圓卵形。雌雄異株,無花被。果實扁平,周圍有翅。木材可製器具。樹皮入藥。爲我國特產,主要分佈於西部至中部。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上品·杜仲》:“一名思仲,一名木綿。生上虞及上黨、漢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杜仲》:“〔釋名〕思仲,思僊、木棉、檰。”《三才圖會·草木》:“杜仲……木高數丈,葉如辛夷。”

杜仲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杜仲
杜仲  dùzhòng

亦稱“思仙”、“木綿”、“思仲”、“檰”。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相傳古時有名杜仲者服此得道,故以此名之。平坦的板片或卷片狀,外皮灰棕色。具不規則縱裂及横裂皮孔,内表暗紫色。斷面有白色絲狀物相連。嚼之有膠狀殘餘物。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餘瀝。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杜仲》:“一名思仙。”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杜仲》:“一名木綿,一名思仲。”宋·蘇頌《本草圖經·木部·杜仲》:“江南人謂之檰。”

杜仲

杜仲【同义】总目录


思仙木棉杜仲玉丝皮

杜仲cortex eucommiae

助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木绵、思仲、绵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切块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或炒炭用。主产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等地。甘、微辛,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❶肾虚腰痛,阳痿、滑精,与补骨脂、山茱萸、菟丝子、枸杞、熟地黄、牛膝等配伍。
❷肝肾不足,腰胯痹痛,与独活、细辛、桑寄生、牛膝、桂心、秦艽等配伍,如独活寄生汤。
❸胎动不安,与党参、白术、阿胶、续断等配伍。牛、马15~60克;猪、羊6~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火旺者慎用。本品含杜仲胶(gut-ta-pereha)、杜脂醇二葡萄糖甙(pinoresinol diglu-coside)、桃叶珊瑚甙、绿原酸、筋骨草甙(ajugoside)、哈帕甙乙酸酯(harpagide aceiate)、杜仲甙(eucom-miol)、山奈醇(kaempferol)、咖啡酸、酒石酸、还原糖、半乳糖醇、雷扑妥甙、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少量生物碱。杜仲制剂动物实验,具有降压、利尿、镇静、镇痛等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活力;煎剂或醇提物,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和兔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福氏痢疾杆菌、肺炎杆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杜仲Chinese gutta percha

Eucommia ul-moides,别名思仙、思仲。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为第三纪孑遗树种。产中国,为中国稀有二级保护植物。染色体数2n=2x=34。杜仲作为经济树种,在中国栽培已有1000多年历史,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1896年传入欧洲、1899年引入日本、1906年引入俄国、1907年引入美国、加拿大等。高达20m,树冠球形至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枝、叶、果断裂后有弹性丝相连。小枝灰棕色或灰绿色,无顶芽。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长6~18cm,缘有齿。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雄花簇生,雌花单生于苞片腋内,花期3~4月。翅果狭长椭圆形,扁平,果期10~11月。主要栽培品种有:‘粗皮’杜仲和‘光皮’杜仲。原产中国黄河以南、五岭以北各省。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300(2500)m之间。在北纬22°~42°、东经100°~120°的广大区域内都有栽植。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寒(-25.8℃)、干旱及高温(44℃)多湿。喜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土壤。对城市碴土耐性较强。根系发达,萌蘖性强。以播种为主,也可采用扦插、分蘖、压条等法繁殖。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蚜虫、青刺蛾、扁刺蛾、褐蓑蛾、木蠹蛾等。杜仲树形整齐、美观,树干端直,枝叶繁茂,园林中宜用作庭荫树,或作行道树。树皮、枝叶、果实入药,并可提炼优质硬橡胶。

杜仲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木绵、思仲、丝棉皮、扯丝皮。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树皮。主产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甘、微辛,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壮筋骨,安胎,降血压。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阳痿,尿频,先兆流产,高血压病。煎服:9~15g。杜仲初生的嫩叶名檰芽,治风毒脚气,风冷痔血。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以及杜仲醇(Eucommiol)、杜仲树脂醇-4′-葡萄糖苷(Medioresinol-4′-glucoside)、杜仲臭蚁苷(Ulmoside)等。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有持久、较弱的降低血压作用。重复给药在急性试验中,能产生急速耐受性。炒杜仲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煎剂比酊剂作用强。对动物还有镇静、利尿作用。杜仲可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还对抗垂体后叶素等引起的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

杜仲eucommia

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称思仙、思仲、木棉、丝棉树、丝棉木。杜仲科,杜仲属。中国特有的单属科、单种属植物,为国家级保护树种。落叶乔木,高达20 m,胸径40 cm。枝、叶、树皮及果实内均有白色胶丝。小枝髓心片状分隔。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8 cm,上面叶脉凹下。雌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簇生,雄芯5~10枚;雌蕊具2心皮。翅果窄椭圆形,长3~4 cm,棕褐色或黄褐色。原产中国中西部地区,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南部及以南地区广泛栽培。喜光,耐阴性差。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性极强。树皮为贵重药材。树皮、枝叶及果内富含杜仲胶,为硬性橡胶,为海底电缆必需的材料,并适于航空工业及制作绝缘器材。木材坚韧,洁白,有光泽,不翘裂,为优良用材。

杜仲

杜仲

❶杜仲科落叶乔木。又称丝棉木。高可达15米~20米。树皮入药,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在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很有声誉; 叶子可制保健茶,外销日本,也可提取杜仲胶。品种有粗皮杜仲、光皮杜仲。四川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全省120个县 (市) 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广元、绵阳、成都、万县、巴中等市地。1994年全省栽种面积约7.6万公顷,杜仲皮产量约1800吨。
❷杜仲的干燥树皮,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又称思仙、思仲、丝棉皮、扯丝皮。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主产于巴中、达川、绵阳、青川、平武、温江、彭州、都江堰等地。栽培或野生于山地林中,春、夏两季剥取种植近10年的树皮。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断面丝多,内表面色暗紫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杜仲胶。由于日用量大,各地出现多种混用品。

杜仲

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本属仅1种。树高10~20 m,胸径可达40 cm以上。单叶互生,椭圆卵形,长6~15cm,宽4~6.5cm,先端渐尖,具锯齿。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具雄蕊4~10枚,雌花具雌蕊1枚,柱头2裂。坚果扁平具翅,条形,长1.5~2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翅果长3~4 cm,宽1~1.5 cm,内含种子1粒。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温度约15℃,年降水量约1000 mm,主要分布于25°~35°N,104°~119°E,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300 m之间。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引种。产秦岭以南广大省区。北京栽培生长良好。在湿润肥沃土壤条件,生长茂盛,叶片浓厚,遮阳效果好,是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的优良树种。杜仲科单属、单种,中国特产。树皮药用,治疗高血压有良好效果。提取硬橡胶,树皮含胶量10.5%~22.5%,果含12.1%~27.4%,干的枝叶4%~6%。胶耐酸碱,作电缆、输油胶管和黏着剂。

杜仲

007 杜仲

杜仲科,只此一种。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活化石。50万年前甚为繁盛,但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相继灭绝。仅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幸存。落叶乔木,高达20米。体含硬性橡胶,树皮折断拉伸,露出细丝。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有锯齿。春季开花,雌雄异株,无花被。果实扁平,长椭圆形,周围有翅。喜光,喜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树皮、叶与果实所含杜仲胶,绝缘性强,并具抗海水侵蚀特性,为电器工业原料。木质坚韧细腻,光亮美观,供制造枪托、家具、舟车、建筑和雕刻工艺等用。种子榨出的油可供食用。中医以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胎漏胎坠等症。其树干通直,树形美观,适应性强,是优良绿化树种。

☚ 金钱松   名贵花卉 ☛

杜仲eucommia bark

系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内含杜仲胶、桃叶珊瑚甙、鞣质、树脂等;近年研究叶也可药用,内含生物碱、黄酮类、山奈酚、咖啡酸等。本品有补肝肾、强筋骨、镇静、利尿、安胎、降压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腰腿痛、肾虚尿频、筋骨痿软、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用时常与其他药伍用,用量6~9g,水煎服。制剂有杜仲叶针、杜仲降压片。

杜仲

杜仲

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树的树皮。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北为多。甘,温。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固经安胎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❶肝肾不足,腰酸腿痛。常与补骨脂、胡桃肉、怀牛膝同用;若见风湿腰痛者,又可与桑寄生、川续断、独活、细辛,甚至川乌、草乌相配。
❷肝肾不足,冲任不固,妊娠下血。多与桑寄生、续断、杜仲、菟丝子等相配。

☚ 菟丝子   续断 ☛

杜仲dù zhòng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杜仲(67)。药名。
【基原】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别名】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
【性味】甘微辛,温。
❶《本经》:“味辛,平。”
❷《别录》:“甘,温,无毒。”
❸《药性论》:“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❶王好古:“肝经气分。”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❸《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
❶《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❷《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❸《药性论》:“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❹《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❺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❻《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❼《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❽《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❶《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
❷《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细母同入。”
❸《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成分】树皮含杜仲胶(Gutta-percha),为易溶于乙醇,难溶于水的硬性树胶。此外,还含糖苷、生物碱、果胶、脂肪2.9mg%、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种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酯、棕榈酸。杜仲中含有谷氨酸、胱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齐全、精氨酸和组氨酸含量较高。杜仲含有锗和硒等15种微量元素。
【药理】
❶降压:树皮的提取物及煎剂对动物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在3只肾型高血压狗,每天以煎剂5~8g/kg灌胃,共4周,收缩压降低最多时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疗效不够满意。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每日20~25g/kg)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
❷利尿: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❸对血液的影响:给大鼠灌服杜仲醇提取液40g/kg后,血清总脂、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关。给小鼠灌服杜仲水煎醇沉液10g/kg,每日1次,连续5日,可引起小鼠血浆cAMP和cGMP含量增高。
❹其他: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体外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体外子宫反呈兴奋作用。有报道,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杜仲

杜仲

杜仲科。落叶乔木。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有锯齿。春季开花,无花被,雌雄异株。果实长椭圆状,周围有翅。喜光和温湿气候和肥沃土壤。中医学上以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胎漏胎坠、腰膝酸痛、足膝痿弱等症。湖南栽培杜仲历史悠久。公元12世纪时,宋寇宗在《本草衍义》中载道:“杜仲产湖乡,湖南者良”。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时,全省有杜仲林面积10581亩,主要产地有龙山、慈利、大庸、桑植、沅陵、安化等县,约350吨,仅次于贵州,居全国第二位。销往国内各大市场及东南亚。

☚ 厚朴   黄柏 ☛

杜仲

杜仲

张家界市慈利县为全国两大杜仲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量居全国首位,有“杜仲之国”的美称。杜仲,又名丝棉木、丝楝树、上天梯等,属杜仲科,落叶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卵形,有锯齿,春季开花,雌雄异株,无花被。果实周围有趣,全形扁平,长椭圆状;喜光、喜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杜仲树叶、树皮、果皮都可入药,通称厚仲、神仲、行仲。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瘘弱、胎漏胎坠等症。杜仲还是重要工业原料,皮、叶和果实等可提炼杜仲胶,绝缘性强,能抗海水侵蚀,可制硬橡胶和电器绝缘材料,经济价值很高。

☚ 名特产品   青岩茗翠 ☛
杜仲

杜仲

地方传统中药材及经济作物。湖南栽培历史悠久。公元12世纪时,宋寇宗著《本草衍义》记载: “杜仲产湖乡,湖南者良。”又名丝棉木、丝楝树、上天梯等。主产于慈利县,湘西、常德、怀化、邵阳、郴州等县、州、市也有零星分布,为杜仲科落叶木,按树皮形态特征分为粗皮杜仲 (青岗皮) 和光皮杜仲 (白杨皮) 二类,其枝叶、树皮、果翅、果皮等折断后均有白色弹性细丝相连。植株除木质部分外,其他部分均含杜仲胶,具有热塑性、高度绝缘性、耐水性和粘着性,对酸、碱及强烈药品具有高度稳定性,是重要工业原料。树皮入药,性温,味微辛,有镇静、镇痛、补肝肾、益精气、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足膝痿弱、胎漏胎坠等症,并有降血压作用。慈利县为全国两大杜仲林基地之一,年产量居全国首位,除内销外,亦供出口,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组织确认为全球是最大的杜仲生产基地,并援助1000万美元用于开发以杜仲为主的山地经济。

☚ 芍药   金樱子 ☛
杜仲

杜仲

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产康县、武都、文县、舟曲及小陇山。兰州、庆阳、酒泉等地引种栽培。杜仲为特有经济树种,单种属植物,在科研上有重要意义。数量较少,但经济价值颇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于湿润肥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杜仲皮为名贵中药材。叶、皮含有硬性橡胶。木材不翘不裂,少虫蛀, 耐腐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山白树   绵刺 ☛

杜仲dùzhònɡ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思仲、扯丝皮、丝连皮。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甘, 温。入肝、肾经。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降血压。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阳痿、尿频、胎漏、胎动欲堕、高血压病, 煎服: 6 ~9克。树皮含杜仲胶、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本品醇提取物对麻醉狗有降压作用, 重复给药可快速产生耐受性; 煎剂对肾型高血压狗的降压效果不够满意; 炒杜仲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 煎剂比酊剂作用强。主要降压有效成分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杜仲

杜仲

杜仲

杜仲,又名思仙、木棉、丝棉皮、扯丝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树皮。选生长10年以上的植株,在4~5月剥取树皮,趁鲜刮去粗皮,晒干; 或堆置“发汗”至内表面呈紫褐色时再晒干。
树皮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或纵裂槽纹,其中树皮较薄,未刮去粗皮者,有斜方形横裂皮孔,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嚼后有胶状残余物。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省。
本品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肝肾亏虚的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耳鸣、眩晕、小便余沥、阴下湿痒,以及胎动不安、妊娠下血等证。治肾虚腰痛偏阳虚者,常配补骨脂、胡桃肉同用,《和剂局方》青娥丸即是; 也可配动物肾脏煮服,如崔元亮《海上集验方》以本品浸煎取汁,配羊肾煮羹,空心服; 若属风冷伤肾,《三因方》杜仲酒,单以本品浸酒服。治风湿久痹,腰膝酸痛,常配独活,桑寄生等,如《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治中风后遗症及痿症,如《圣济总录》杜仲饮,以本品配川芎、附子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之证。现代临床报道,以本品配猪脚,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因本品有补肾强筋骨作用,所以亦可用于跌打损伤,常与续断、地鳖虫等同用,故前人有“合筋骨之离,莫如杜仲”之说。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属虚者,配山萸肉、五味子; 属湿热者配苍术、黄柏、车前子等。治肝肾亏虚,冲任不固及肾经虚寒的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白术等同用,如《证治准绳》杜仲丸,即本品配续断而成。此外,本品用治高血压症有效,对肾虚型见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者为宜,常配桑寄生、枸杞子、菊花等同用。炒杜仲煎剂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酊剂为强。《本草汇言》记载:“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本草求真》也谓本品为“痿痹瘫软必需”,“胎滑梦遗切要”,是对本品功效主治的概括。本品虽温而不助火,因此又能益肝肾而治虚风,故王好古有:“补肝经风虚”之说。本品常配伍熟地同用则能补益肝肾,有阴阳相济之妙; 与桑寄生同用则有祛风湿,壮腰膝的作用,不仅可以补肝肾,强筋骨,疗伤损,而且有止崩漏,安胎元的功效。煎服,5~15g。阴虚火旺者慎用。
实验研究: 树皮含杜仲胶,为反式异戊二烯聚合橡胶样物质。还含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又含松脂醇葡萄糖甙、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甙、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甲醚、杜仲甙、筋骨草甙、杜仲醇及其2-葡萄糖甙、哈帕甙乙酸酯、杜仲烯醇、山柰酚、卫矛醇、咖啡酸、绿原酸、酒石酸等。
杜仲制剂对各种动物静脉注射,可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但有急速耐受现象,煎剂作用强于酊剂,炒杜仲优于生杜仲。对肾型高血压犬,以煎剂灌胃,有一定降压作用,但不够满意。降压机理可能属外周性,使外周血管舒张。其降压有效成分主要是松脂醇二葡萄糖甙。临床应用杜仲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醇浸液灌服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可能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关。杜仲各种制剂对动物有利尿作用,但可能与其所含钾盐(0.4%)有关。大剂量煎剂对动物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对离体大鼠、家兔子宫有抑制作用,煎剂或醇提取物口服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煎剂可增加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 胡芦巴   续断 ☛

杜仲

杜仲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在清明至夏之间,剥下树皮,刮去粗皮,堆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干燥树皮呈扁平板状,两边稍向内卷曲,大小厚薄不等。外表未去粗皮的显粗糙,去掉粗皮的较平坦,淡棕色或灰棕色,具明显的纵皱纹及纵裂痕,并有斜方形横裂的小孔;有的常附有灰绿色地衣。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而富弹性,拉至适当长度才断。臭微弱,味稍苦。
少阴人药。功能为固肾安胎。用于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积等证。《东医寿世保元》宽中汤,治小便不利、湿病、水积、气滞、气痛、气痰、胸痛、腹痛等证,若加杜仲可加强补肾作用,治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积证。

☚ 薤白   丁香 ☛

杜仲

杜仲

蒙古名浩热图宝茹、达布僧、敏达松·海利素图一毛都。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野生品春季发芽后剥皮。栽培品栽种10年后,于春季4~5月间剥皮,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取局部剥皮,将剥下的树皮以内面相对平叠放置,外加稻草包围,压紧使它发汗,经6~7天后,内皮成黑褐色,取出压平晒干,再削去部分外层糙皮。
本品味甘、微辛,性平、燥、钝、重、柔、软。有清热,接骨之功效。用于
❶骨伤:与石韦、赤石脂、熊胆、贴生接骨木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接骨愈伤丸用。
❷骨蒸热:与蓝刺头配伍,制成二味杜仲汤用;或与地锦、蓝刺头等配伍,制成八味杜仲丸用。
❸骨伤,筋断,骨热: 用独味汤或与接骨石药相配伍,制成六味杜仲丸用。

☚ 金莲花   星状凤毛菊 ☛

杜仲du zhong

【医学】the bark of eucommia

杜仲

cucommia(Eucommia ulmoid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