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饮《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三方。炒杏仁、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炒桑白皮、黄芩、生甘草、麦门冬、浙贝母、橘红。加生姜,水煎服。功能解表清肺,祛痰止咳。治伤风,发热憎寒,头疼有汗,咳嗽喷嚏,鼻塞声重,脉浮缓。 杏苏饮 《医宗金鉴》卷五十三【组方药物】 杏仁(炒,去皮、尖) 紫苏 前胡 桔梗 枳壳(麸炒) 桑皮(炒) 黄芩 甘草(生) 麦冬(去心) 浙贝母(去心) 橘红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引用生姜,水煎服。 【适应病证】 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杏苏饮 《医宗金鉴》卷五十八【组方药物】 苏叶 枳壳(麸炒) 桔梗 葛根 前胡 陈皮 甘草(生) 半夏(姜炒) 杏仁(炒,去皮、尖) 茯苓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引用生姜,水煎服。 【主要功效】 解表散邪,降逆化痰。 【适应病证】 痘证初起,风寒客肺而喘,喷嚏频频,鼻流清水。 【编者按语】 今亦用于一般风寒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