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杏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杏栽培史history of apricot growing

杏(Prunus armeniaca L.)是中国早期历史上珍贵果品,原产中国,驯化栽培历史已有3500年以上。
杏在中国广为分布,以华北与西北诸省区栽培较盛,福建等少数省区也有杏的踪迹(见图)。


湖北光化出土西汉杏核


中国栽培的基本上都是普通杏,而且在历史的早期是以食用果肉为目的肉用杏。晋代的文献中即已记有肉用杏的不同品种。以后历代文献中不时著录有肉用杏的品种,其中不乏品质较优良者,如: 果大、色黄、熟最早、味最佳的金杏; 大而稍扁、赤色、肉厚、味佳的肉杏;味美的银杏等。不过,相对来说,典籍中记载的肉用杏品种比较少。大约到元代,个别地区才开始专门栽培仁用杏。
除作为果树栽培外,杏在中国古代也用作庭园观赏树种。早在汉代,皇室的上林苑中就搜罗有花杂五色的蓬莱杏。宋代已培育成重瓣杏与紫叶杏等观赏杏品种。明代更出现了花黄色的杏。
南北朝以前,主要采用实生或自根营养法繁殖杏。五代时的典籍始提到杏的嫁接繁殖。古代杏的嫁接时间为春季、梅季时或秋分后,所用砧木为梅、桃或本砧。据说用梅为砧木者,所结的杏味甜;用桃为砧木者,所结的杏比较大。这与今人在核果类果树互接中所观察到的不同表现有某些类似之处。典籍中大都说栽培杏不可过密,否则结实小(或少),且品质欠佳。具体营养面积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所记约折合3.7米×3.7米,清代的《齐民四术》中则说2.7米×2.7米,都比现在栽培杏的营养面积小。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注意此果树开花时的霜害问题,并已知道应用熏烟防霜的方法。其后的典籍中往往针对杏树开花期早,特别易罹霜害,因而多次强调杏园的防霜问题。唐代的文献中记有人工钩杀为害杏树的天牛类幼虫的方法,并且指出,将虫钩杀后,还应控制杏树结实,以恢复树势。
古代杏实的加工方法很多,有杏油(类似现在的果丹皮)、蜜饯、杏脯等。19世纪初的文献中,还记有新疆的包仁杏。杏树木材坚韧,纹理致密,古代用作精致的家具或雕刻工艺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