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建成汉
成汉为十六国之一,由巴氐族首领李雄建立。公元229年,氐人齐万年领导的抗晋运动失败以后,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賨人、氐人,共十余万口,流徙至梁、益地区。略阳賨人李特、李庠兄弟,在流徙中,“道路有疾病穷乏者,特兄弟常营护振救之,由是得众心” ( 《资治通》晋惠帝元康八年), 因而被推举为流民领袖。对进入巴蜀地区的流民,晋廷限期迫令返回秦、雍,地方官更是搜索逼遣,流民不得不举行起义。301年,李特在绵竹 (今四川德阳北) 结大营,收容流民,“流人既不乐移,咸往归特……旬月间,众过二万” ( 《晋书·李特载记》)。流民打败晋军,推李特为主,成立军政府。后来,李特战败被杀,其子李雄继续领导流民反晋。经过几次大的战斗,太安二年 (303) 十二月,李雄终于逐走西晋益州刺史罗尚,攻下成都。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 306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334年,李雄病死,兄子班立,李雄子李期杀班自立。338年,李特弟李骧之子李寿又杀李期自立,始改国号为汉。李寿即位之后,务为奢侈,大起宫殿,“百姓疲于使役,嗟呼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 ( 《晋书·李寿载记》)。李寿死,子李势继位,淫杀尤甚,致使上下离心。347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出兵伐蜀,李势兵败出降,成汉亡。自李雄称成都王至李势降晋,成汉立国共四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