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达1890—1966湖南零陵人 李达1905—陕西眉县人 李达1890—1966哲学家。号鹤鸣,常用笔名有江春、李特、胡炎。湖南零陵人。191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当时想走“实业救国”之路。十月革命后,转向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研讨和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著作,系统地向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新青年》等刊物。并为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大量工作。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尔后,负责宣传、出版工作。1922年到长沙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主编《新时代》杂志。五四运动后,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表了不少文章,尤其在与“研究系”分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功劳卓著。其理论著作和实践活动对奠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思想基础起了较大作用。1923年秋退出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军事学校代理政治总教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长沙、武昌、上海、北京、桂林等地任大学教授,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但仍坚持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1949年在北京重新入党。先后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曾当选为党的八大代表,第一届、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8月24日在武汉被迫害去世。遗著有《李达文集》、《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并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李达
李达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石壁蛩吟湿,松林月照明。 入山时雨又时晴,何事精蓝钟鼓遣人听? 未割妻孥去,还遭节序惊。 从无胜侣此同行,况乃前峰卜宅对青青?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过雨重云,滋菭小阁。 倦怀无托。 欲作中秋,青天閟蟾魄。 谁将令节,还报与,幽人知觉? 山角。 丛桂晚风,度秋香帘箔。 微霜乍落。 催发无情,连宵缀红萼。 商量仙子绰约,缓飘却。 好与岁寒相守,不管蛩声哀乐。 任崄巇山路,料理一双芒屩。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入排空叠嶂,访当日,老仙翁。 过翠被篁林,黄云稻垄,都未相逢。 遗踪。 自骑鹤去,剩芳荪两岸满西风。 鸡犬知争药鼎,料应已到云中。 扶筇。 袖泪龙钟。 流落意,恨无穷。 看清溪麂子,无才似我,仙隐难从。 千峰。 对斜照远,早人间去路晚烟浓。 不是渔郎鼓枻,武陵去住匆匆。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嘉穟吹香,野畦鸣渌,晚来清露团团。 素晖先映,微逗密云端。 老蚌含珠半吐,连峰耸,抵死遮拦。 金盘涌,长风相送,放出九秋寒。 凭栏,凝望久,溪山绝胜,图画应难。 叹唫情老去,酒兴都捐。 堪羡高人避世,还邀我,彭泽田园。 孤光外,绕枝翻影,倦鹊意难安。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访瑶溪缭碧园遗址,乃王叔果、王叔杲昆仲早岁读书处。有荷沼如环者三,即仰天镬也。溪上有觞咏亭、华阳洞,披榛涉水,摩崖娟妙,诗碑存焉。 依水名园,对万丈龙冈,百里东谷。 夜发轻雷,晓添残雨,镜奁乍输寒绿。 正堪濯足。 又穿院宇红蕖馥。 最反复。 风起,翠盘香谢一何速。 留恋废圃,顿作荒烟,但馀涓流,犹响哀玉。 念当时,吟窗钓石,华阳僲洞閟幽躅。 攀折桂枝山诘曲。 料驾车去,应是虎豹成群,未须招隐,苦辞催促。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一瓢流水,一拳顽石,已销磨,多少寒暑。 写入诗篇,便算作,登临佳处。 也欺人,得江山助。 差同蝉噪,差同蛩泣,晚凉天,又来搜句。 商略前贤,眇不及,渊渊襟度。 久沈吟,露飞月午。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绀宇山中,珠宫世外,诸天遍覆香云。 唤客尝茶,能消下界炎氛。 绿阴清昼听啼鸟,纵无风、凉意纷纷。 笑忘归,占断幽深,直到黄昏。 浮生但愿长如此,有堆盘野蔌,对坐天民。 顿觉身轻,清谈滋味堪珍。 山林钟鼎皆天性,看英豪、旋转乾坤。 为疏慵,到处看山,终日论文。 共1首 (词)当代·李达 洞天风细吹香雾。 翩翩绿绦轻举。 碧碗冰浆,铜槃玉屑,还遣笙簧声助。 苍官万树。 料年少风流,爱寻歌舞。 老寿谁知,笑拈九节杖相拄。 人间白头最苦。 远来搜欲遍,天上官府。 挹注甘泉,平铺锦石,今托灵根何处? 依依涧户。 叹千里云山,漫遮归路。 月弄幽窗,又将秋意吐。 李达1890—1966中国当代哲学家、经济学家、法理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号鹤鸣。湖南零陵人。1905年入零陵承州中学,1909年入京师优级师范。1913年公费留学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师范,攻读理科,1918年转而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夏回国,与陈独秀、陈望道、李汉俊等在上海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即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主编,并参加了党的公开机关刊物《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1921年2月任党的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宣传部长。1921年9月,主持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21年10月任上海女校校长。1922年7月,出席“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主编自修大学机关刊物《新时代》。在自修大学被封闭后,先后任教于湖南公立法政学校、湖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讲授唯物史观。1923年夏,因与陈独秀就国共和作的问题,发生激烈争执,离开了党组织。1926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和代理政治总教官,并主持中央政治学校的教务和招生工作。1927年回长沙创办国民党省党校,并任教育长。1928年与邓初民在上海创办昆仑书店。1930年至1947年先后任教于上海法政学院、暨南大学、北平大学商学院、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1949年5月应毛泽东之邀到达北京,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作历史证明人,刘少奇作介绍人,于1949年12月重新入党。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及新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著述有《现代社会学》(湖南现代丛书出版社,1926年版,昆仑书店,1928年修订版)、《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昆仑书店,1929版)、《社会之基础知识》(新生命出版社,1929版)、《民族问题》(南强书局,1929年版)、《社会学大纲》(北平大学法商学院,1925年刊印)、《货币学概论》(1936年初版,三联书店,1949年新1版)、《法理学大纲》(湖南大学,1947年刊印,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论宪法》(中南人民出版社,195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唯物辩证法大纲》(主编,人民出版社)等。还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译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达1890—1966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鹤鸣。湖南零陵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党中央宣传主任。后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主编《新时代》杂志。大革命失败后,长期担任大学教授,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前夕,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第一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毛泽东哲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伦理思想方面,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研究道德问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和建立奠定了基础。第一,在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由于社会共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而产生的。道德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它被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在道德发展规律问题上,认为道德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永久不变的道德,在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人们的经济欲望相同,道德观念也就相同,进入阶级社会,各阶级没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也就不存在共同的道德原则。第三,在人性问题上,清除了自然人性论的影响,宣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强调要正确解决人性问题,必须从劳动——实践入手。认为劳动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而且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的生活,也决定了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人类的本性是社会性。他又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性。第四,在婚姻家庭道德方面,对“男子好像天神,是主人,女子好比是奴隶,囚犯”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女子解放论》),指出两性的结合全然不以爱情为基础是酿成种种家庭悲剧的原因。真正的婚姻家庭道德,必须以男女平等和恋爱为基础,而这一点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运动,使妇女获得彻底解放,才能够实现。他还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标准的相对性,道德的社会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等诸多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先驱,他在中国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达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05年4月19日生,1993年7月12日去世。1926年入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历任红8军、红2军团、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第129师参谋长,太行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参谋长,云南军区司令员。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达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1890年生,1966年去世。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人。1905年入永州中学学习,1909年考入京师优级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第一师范学习理科。1918年代表中国留日学生回国,与许德珩等共同发起反对段祺瑞政府秘密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的爱国示威活动。失败后再赴日本,全力钻研马克思主义,翻译出版了《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3本专著。1920年春回到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等共同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主编《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三位委员之一,任中共中央宣传主任,创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工作均由他一人承担。一年多时间,翻译出版马克思、列宁的著作15种。中共“二大”后辞去中央领导职务,应毛泽东之邀回长沙创办自修大学,任学长,讲授唯物史观,主编《新时代》杂志。1923年与陈独秀发生重大分歧,离开了党的组织,但仍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1926~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代理总教官,著《现代社会学》,在革命队伍中影响深远,重印12次。1927~1932年,与邓初民等创办昆仑书店,在北平设立分店,自任总编辑,出版近百种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译著,他的译著达13种。此后,他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任教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进化史等课程。1949年重新入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哲学会会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他通晓4种外文,翻译的著作有《唯物史观解说》、《政治经济学批判》等16种。撰写的专著有《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等10种。他的《〈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得到学术界和毛泽东本人的高度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的发行量各达百万册以上。 李达 076 李达早在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时,就发表了《现代社会学》一书。1937年担任大学教授时,又写了《社会学大纲》等著作。(生平见14112条。) ☚ 许德珩 孙本文 ☛ 李达 196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零陵县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留学期间翻译并在国内出版了《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著作。1920年回国后,与陈独秀共同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担任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主编。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当选党中央宣传主任。1923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激烈争论,随后退出党组织,在长沙湖南大学担任教授。曾发表过《现代社会学》,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河西一郎的《农业问题之理论》。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撰写了《经济学大纲》、《货币学概论》,与熊得山合译了拉比托斯等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程》。1949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努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著作编为《李达文集》。 ☚ 张嘉璈 吴蕴初 ☛ 李达 112 李达1890—1966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曾赴日留学。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党中央宣传部主任。1922年任湖南长沙自修大学校长,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主编《新时代》杂志。1923年因故脱离党的组织。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在白区长期担任大学教授,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一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曾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委员。他翻译《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重要译著有《社会科学概论》、《现代世界观》和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建党前夕发表《社会革命商榷》、《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伍公》等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1926年出版《现代社会学》,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29年发表《中国产业革命概观》、《社会之基础知识》、《民族问题》,系统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1935年出版《经济学大纲》、《货币学概论》。1937年出版第一本中国人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社会学大纲》,较系统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著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其重要论著已编入《李达文集》。 ☚ 戴季陶 胡适 ☛ 李达 142 李达现代哲学家。用唯物史观探讨道德问题,认为道德决定于经济基础,并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两类,道德服从于物质关系,“不同的社会状态,要求与它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之基础知识》)。他注重研究人类道德观念与生产关系和人们阶级地位的关系,认为随着无阶级社会的消失,“万人共同遵守的普遍的全面的道德,就变为偏颇的阶级的道德了”(《法理学大纲》)。否认有“永久不变”的道德,批判道德不变、道德复古、道德万能、道德无用等伦理观。主张道德对社会的改造有巨大的反作用。他写《女子解放论》,抨击封建的婚姻和家庭道德,认为真正的婚姻和家庭道德,必须以男女平等和恋爱为基础,只有铲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他评述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人性论,在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中,通过社会性说明人性,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人类之内在的、永久的自求保持并改进其物质生存形态的倾向”(《法理学大纲》)。 ☚ 李大钊 胡适 ☛ 李达 198 李达1890—1966马克思主义启蒙宣传家,“五四”前后著名报刊政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编辑撰稿人。字永锡,号鹤鸣,笔名李特、江春、H·M,胡炎等。湖南零陵人。1912年去日本留学。1920年夏回国,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担任《共产党》月刊主编和改组后的《新青年》编辑,同时为《劳动界》、《民国日报》、《觉悟》等报刊撰稿,积极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他主编的《共产党》旗帜鲜明,影响广泛,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重要教材,也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酝酿建党的重要纽带。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任党中央宣传主任,主持人民出版社秘密出版工作。1922年到长沙,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任校长,主编校刊《新时代》月刊,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因故脱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1950年任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8月24日病逝于武汉。 ☚ 任白涛 戴季陶 ☛ 李达 065 李达1890—1966哲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号鹤鸣。湖南零陵人。191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当时想走“实业救国”之路。十月革命后,转向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研讨和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著作,系统地向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回国后,翻译了 《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等。1923年4月,《新时代》创刊号刊登了他译的马克思著作《德国劳动党纲领栏外批评》(即《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著作最早的两个译本之一。翌年,他迻译了《中国关税制度论》。1928至1930年他翻译的马克思所著《政治经济学批评》,是该书的最早中译本。据不完全统计,他自译与他人合译的著述不下35种(其中25种是专著),总字数达两百万以上。他的译著,多编入《李达文集》。 ☚ 苏曼殊 陈望道 ☛ 李达 李达1890—1966Li Da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开始幻想走“实业救国”道路,后接受十月革命影响,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比较系统地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920年回国,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3月担任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负责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宣传主任。同年9月,任中共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主编,主持出版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这前后,写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1922年应毛泽东之邀到湖南任自修大学校长,主编《新时代》杂志。1923年秋退出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出版了《现代社会学》一书。大革命失败后,长期在白区从事教学活动,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写了《经济学大纲》、《社会学大纲》等专著,翻译了《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等书。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常委、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等职。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遗著编有 《李达文集》。 ☚ 邓恩铭 直皖战争 ☛ 李达1890—1966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主编《共产党》月刊和《新时代》杂志。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党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学会第一任会长。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理论著作,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大纲》、《社会进化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等。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译有《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 李达见“哲学”中的“李达”。 李达❶明代将领。安徽定远人。永乐初以都指挥使镇守洮州,征破西宁少数民族诸族各部落,累官进都督佥事。 李达 李达字行季。明天启(1621~1627)中游京师,耻作公卿揖客。时魏珰擅政,达以诗文讽刺之,名动一时。吴应箕、丁耀、刘城序其集以行世。 ☚ 桂早馨 李㦂 ☛ 李达 李达明永乐初(1403)以都指挥佥事镇洮州,历40年,为番汉所畏,进都督佥事,正统中归隐。 ☚ 胡敏 苗衷 ☛ 李达 李达李达(1890—1966),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毕业于永州中学和京师优级师范,在校期间,受到爱国活动的锻炼。 ☚ 陈望道 胡适 ☛ 李达 李达1890~1966字永锡,号鹤鸣。零陵(今永州)人。1913年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习理科,后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参加组织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主编《共产党》月刊,编辑《新青年》。主持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创办并主持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一年内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15种书籍。党的“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主编《新时代》。1923年夏,离开党组织,到湖大任教授。北伐时任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委会主席、中央军政党校代理总教官。1927年初与谢觉哉、郭亮等筹办国共合作的湖南省党校,任教育长。大革命失败后,长期在白区任教,坚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撰有《社会学大纲》等。1949年重新入党。历任湖大和武大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委,被推选为第一届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人大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文化大革命”初,指出“顶峰论”违反辩证法,被开除党籍,含冤去世。1980年恢复党籍和名誉。 ☚ 李文 李贞 ☛ 李达 李达1890—1966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字永锡,号鹤鸣,永州人。1909年就读京师优级师范。1913年赴日本第一高等学校理科留学。1918年师事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五四运动之后,于1919年秋至1920年8月翻译《马克思经济学说》、《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等书,并于建党前先后出版,是我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者之一。1920年8月归国后,立即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并主编 《共产党》月刊。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1922年底,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并主编《新时代》杂志。1923年因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的分歧,离开党组织,但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等职。1926年出版《现代社会学》,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大革命失败后,任大学教授。1929年发表《中国产业革命概观》、《社会之基础知识》、《民族问题》; 1931年出版《社会学概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还翻译河上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西洛可夫等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亦颇有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广西桂林大学、广东中山大学教授。1947年春任湖南大学教授。194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学会首任会长,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人大常委委员,并著《 〈矛盾论〉解说》、《 〈实践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其重要论著,编入《李达文集》。 ☚ 萧孝嵘 左舜生 ☛ 李达 李达1890—196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学生运动,译介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春回国,参与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主编《共产党》月刊,发表《马克思还原》、《社会革命的商榷》等一系列论文,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革命的理论。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党中央宣传主任。1923年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兼主编,《新时代》杂志。为国共合作问题与陈独秀发生激烈争执,随后离开了党的组织。脱党后仍坚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6年出版论述唯物史观的专著《现代社会学》,轰动了思想界,重版12次之多。1927—1932年在上海从事著述和翻译,开办昆仑书店,出版马列主义书刊,利用大学讲坛传播革命真理。1929年出版《中国产业革命概观》剖析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证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1932—1937年在北平继续译介、教授马克思主义,并撰写了四部理论著作: 《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社会进化史》、《货币学概论》。其中,《社会学大纲》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准确、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七七”事变后回到南方,执教于两广,避难于瑶山。1947年到湖南大学任教,著成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著作《法理学大纲》。194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八大代表,一至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解放初期著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60年代初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害致死。数十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货币学、法学、史学理论等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主要论著已编入《李达文集》。 ☚ 张东荪 胡适 ☛ 李达 李达李达 (1890—1966),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毕业于永州中学和京师优级师范,在校期间,受到爱国活动的锻炼。 ☚ 陈望道 胡适 ☛ 李达 李达1890~1966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字永锡,鹤鸣,湖南醴陵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0年回国,参与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当选中央委员。后因与陈独秀有严重的意见分歧而脱党,在上海、北京、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许多高等院校任教。194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30年代所著《货币学概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货币学原理的著作。 ☚ 俞佐廷 徐新六 ☛ 李达 李达1890—1966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毕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奋斗不息,在任何困难危险的环境下,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勤奋研究,不断前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达,字永锡,号鹤鸣,湖南省零陵县人。他在求学期间,笃信“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介绍和宣传。1918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毅然放弃采矿冶金专业的学习,转而专攻马列主义。1920年夏回到上海,和陈独秀等人发起建立了上海共产党组织,任该组织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主编,同时参与编辑《新青年》。1921年2月代理上海共产党小组书记,主持筹备中共一大的工作。7月,作为上海党的代表,和李汉俊一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党中央宣传局主任,主持创办中共第一个秘密出版机关——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1922年初在上海创办平民女校,兼任校务主任。7月出席中共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1月应毛泽东函邀回长沙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讲授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列课程,还亲自主编该大学校刊《新时代》。1923年8月,在湖南《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想》上发表长篇文章,旗帜鲜明地批判江亢虎的假社会主义。之后在湖南大学讲授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邓演达之邀当过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代理总教官,曾被毛泽东聘请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参加筹办国共合作的湖南省党校并任教育长。 ☚ 李大钊 李汉俊 ☛ 李达 李达1890—1966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中央委员。20年代初,李达同梁启超、张东荪等人进行社会主义论战中,指出: 在帝国主义“万国竞争”掠夺之下的中国,决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必须经由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论调,是“糟糕到极点”的空想。他主张“在今日而言开发实业,最好莫如采用社会主义”,把“自由竞争和私有制度永远铲除”,“建设永久的共产社会”。他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已有力量进行社会革命,“把资本家完全铲除”(《李达文集》卷一)。此时对中国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还缺乏明确精当的认识。大革命前夕,李达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应用马克思学说改造社会”问题后指出:“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推倒军阀政治的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上也是有基础的”,“假使中国无产阶级能够掌握政权,当然可以利用政治的权力把私的资本主义促进到国家资本主义去”,而“国家资本主义乃社会主义之过渡”(《李达文集》卷一)。1923年李达因同陈独秀发生争执而退党,先后任教于湖南自修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暨南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中国大学等校。新中国成立前夕,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李达一生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的哲学、经济学著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重要著作有《现代社会学》、《中国产业革命概论》、《经济学大纲》、《货币学概论》、《先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李达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一、二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届常务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等。1958年后,李达经常批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针对当时流行的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谬论,发表《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等文,明确指出: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毕竟还是相当低的。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阶段”,“因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不但不会取消,而且要继续发展”。直接指出“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共产风”等“左”倾错误,并表示支持彭德怀对此的批评和建议。李达一生著译甚丰,出版有《李达文集》等。 ☚ 陈独秀 毛泽东 ☛ 李达?—830唐代宗第十九子。大历十年(775)封原王,大和六年(830)薨。 李达1890—1966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1913年留学日本,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组织社会革命党。1920年夏以留日学生会理事身份回上海,参加中国学生联合会。8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成立了上海共产党组织。主编《共产党》月刊,并参加编辑党的公开刊物《新青年》。1921年3月任上海共产党组织的代理书记,负责筹备召开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兼宣传主任。中共“一大”后兼任人民出版社主编和上海平民女校校长。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22年参加中共“二大”后,应毛泽东之邀,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兼《新时代》主编。1923年夏到上海,因国共合作问题和陈独秀意见不一,不愿加入国民党,想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遂于1924年9月退出中国共产党。脱党后,先后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地许多高校任教,办过昆仑书店,写了《经济学大纲》、《社会学大纲》等专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贡献。1949年4月到北京,12月经刘少奇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等职。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常委及武汉分院院长等职。还任中国哲学学会会长。还任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受迫害,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遗著有《李达文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